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安顺》2018年第30期(总269期)黔中游子 张晓雨:一粒顽强的漫画种子

开栏语

致客居异乡的游子

草长莺飞絮漫天,又是清明祭祖时。漂泊四方的安顺游子,您或许已经踏上归乡的路,探亲访友,祭祖扫墓;或许因种种原因无法成行,只能仰明月以寄乡思,望故乡而托梦魂。但不管怎样,乡情、乡愁,终归一体,同样的浓稠缱绻,同样的萦绕低徊…… 正所谓“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值此逆旅思亲、游子怀乡的特殊时刻,我们《文化安顺》(微信公众号)特意推出一个不定期栏目“黔中游子”,专门向旅居在外的安顺乡亲(含安顺所辖各县区)敞开。不管您身处何方,也不管您是外出打工还是已谋得稳定职业;是居无定所,四处漂泊,还是已在外定居多年;更无论您是小有所成甚至贡献卓著,还是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只要您情系故土,您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让家乡了解您,让您了解家乡!这是本栏目唯一的宗旨。因此,除了陆续选介一些工作在外有所成就的故乡人外,我们更期待着您惠赐稿件,把您的经历、见闻、所思、所感付诸笔下,与家乡人一同分享。同时,我们也将在本栏目中适当配发一些反映安顺在不同历史时期风情风貌的新、老照片,俾各位聊解乡愁,略纾积愫。

《文化安顺》是一个公益性的微信平台,参与其事者无非是几个无缘走出安顺的困守者兼志愿者。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宣传安顺、推介安顺、服务安顺!因此,本刊没有稿酬,只有热忱!

谢谢您的关注、支持、点赞和转发!

《文化安顺》编辑部

戊戌年二月清明






张晓雨在巴黎为排队等候的法国读者签名售书

张晓雨:用漫画向世界问好

人物介绍:

张晓雨,男 ,生于1975 年,贵州安顺人。现居成都。1995年毕业于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因酷爱漫画,毕业后一直从事漫画创作,迄今已逾二十余载,创作漫画作品25部。

艺专毕业后的张晓雨,并未四处求职,而是一头扎进他所喜欢的漫画创作里。随着他的作品一篇篇在当时漫画界影响甚大的《红树林》、《少年漫画》和《科幻世界》等刊物上发表,引起《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关注,1997年张晓雨应邀来到成都,担任《科幻世界》的编辑。此后即在该刊供职,曾任美术总监、执行主编等职。2007年辞职,成为独立撰稿人和职业漫画家。

二十来岁即在漫画界崭露头角的张晓雨,初出茅庐,就以其特有的专业功底,认真细致、笔笔不苟的创作姿态,以及巧妙的构思等等,赢得了很多青少年读者的青睐。如今的许多八零后,对当年《科幻世界》上出自张晓雨笔下的那些插图都留有深刻印象。他不仅喜欢画画,而且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具有很强的叙事能力。因此,他的早期作品除了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性外,还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1999年作品《蒂咪》即荣获第二届全国漫画大赛第三名;另一部作品《飞》(载2002年《少年漫画》)获得第二届全国漫画大赛中篇第一名以及优秀剧本奖。因此,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满足不了他对漫画的追求和抱负,在大量繁杂、琐碎的编务几乎掏空了创作的灵感后,张晓雨于2007年毅然辞职,走上了他独立而又率性的求索之路。但此时的中国漫画,已在市场化的严峻检验下发生了剧烈的分化,与张晓雨一同出道的那一批发烧友们,或者已经改弦更张,另谋出路;或者与现实妥协,走上彻底的“娱乐化”。这是一个漫画语言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漫画题材需要大力拓宽的瓶颈时期,宁愿坚持自己的漫画理想也不愿妥协的张晓雨,就只能选择被边缘化的处境。他在无奈中困守,在困守中求索,又在求索中突围。经过短时期的观察、尝试,他决定走出国门,把自己的发展空间放到更宽广的国际漫画市场。他成功了。随着《小丑》、《十字军》、《血统》、《蛙之歌》、《拯救人类》等一部部作品在比利时、法国、美国的出版和在欧美漫画市场的成功销售,他深厚的功底,诚实的画风,和富于人文气息的叙事,以及浸淫着浓郁中国味的漫画语言,受到了国外读者的喜爱。他的一些中文作品如《面人麻生》、《云中若兰》等,也被翻译成法语、荷兰语和意大利语,相继在欧洲出版。尤值一提的是,在张晓雨的诸多作品中,都贯注着抹不掉的中国印记,他完全是自觉地、有意识地将中国文化的元素,甚至是来自故乡安顺的文化元素,融汇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越来越突出的中国气味,而且丰富了他的漫画语言,增强了作品的原创性。

张晓雨这一代漫画家,多是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漫画的直接影响下催生的,因此,他们的创作大都带有很强的模仿性。张晓雨也不例外,他的早期创作就深受日本漫画的影响:故事是中国的,但人物的造型、刻画和画面的构成,却具有明显的日式痕迹。这是中国的“卡通”漫画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难以克服的一大问题。可贵的是,张晓雨深知这一点,并一直在为这种外来艺术形式的中国化而自觉地努力和探索。所以,他一直坚持最原始的手绘表达,认为手绘“是最本质的绘画方法,手绘能够使得你的绘画技艺以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方式得到保留和提升。”通过手绘保留的原稿,他像反刍一样不断检审自己创作的得与失,思考和探索如何形成富于个性的漫画语言。如今,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了突出的、遮掩不住的中国味道,而且,事实上已经将这种连环漫画的中国化托升到一个新的标杆,基本形成了自己较成熟的漫画风格和漫画语言。这才是他能够在欧美漫画界和国际漫画市场站得住脚的真正原因。他的获奖作品,除前述《蒂咪》和《飞》之外,2004年有《神圣的梦》获国际动漫大赛“金龙奖”银奖;2005年《拯救人类》获第5届全国漫画大赛中篇第一名及优秀剧本奖;2008年《小丑》获第7届全国漫画大赛长篇第一名;2009年《蛙之歌》获第二届国际漫画节、第六届“金龙奖”最佳漫画画技奖;2014年《面人麻生》获法国第38届尚贝里漫画界金象奖;2014年《云中兰若》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漫画金奖。2017年,他以十字军东征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力作《铁血骑士》下册(上册已于2016年引进)中文版和全球限量版的《铁血骑士黑白线稿集》首发式在北京举行。张晓雨以他深厚的实力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已成为中国漫画界最引人瞩目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晓雨认为,漫画几乎可以看作是他唯一可以向世界问好的语言。有此信心,未来的张晓雨还会为我们、为中国、为喜欢他的国内外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富于中国风貌的优秀作品。他对漫画的痴迷及其不忘初衷的忠诚决定了这一点。一如他在接受法国文化网的采访时所言:“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从接触到漫画那天开始,我就认为这是最适合表达自己感情和思想的方式。后来,我在艺术学校学了八年美术。漫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兼具绘画、文学,以及影视艺术的诸多特征,这使得它的表现手法极其丰富。通过画面来叙述真是引人入胜。一页一页地讲故事,赋予每一幅图以生命,最终让故事成形,我真是乐此不疲。”

《文化安顺》编辑部 特约撰稿杜应国

于2018年四月清明前夕

法国报纸对张晓雨作品出版签售的报道

张晓雨:一粒顽强的漫画种子

                        ——沉默梧桐

2017年5月,张晓雨(左)的长篇力作《铁血骑士》(下册)中文版及全球限量版的《铁血骑士黑白线稿集》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图为发布会现场。

他坐在那里,清瘦而略显颓废,点一根烟,倒一杯红酒,在昏暗的灯光下慢条斯理地细述过往。这时,你很难相信他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漫画少年,一俟振臂高呼,万千拥趸就会从画纸背后站出来欢呼。

然而世易时移。从漫画少年到漫画家,张晓雨的顽强,已然不再是日式漫画主角那种咬牙切齿的爆发,而是一种在繁华浮躁面前的静默坚持。
 

中国味十足的《云中兰若》 2014年法国蚊子出版社出版

懵懂学画少年郎

1995年对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来说真是一个好年头。随着国家“ 5155”动画推广工程的展开,大批的日本漫画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涌入中国,如《七龙珠》、《圣斗士》、《怪医秦博士》、《侠探寒羽良》等等,现在看来,几乎部部都是经典;与此同时,数百本少年漫画杂志也一夜涌现,“老板,《少漫》到没有?”,诸如此类的问话,在成千上万的书报亭门口,由激动的红领巾们发出。

优秀的漫画杂志自然需要牛逼的画手,而张晓雨就是从那时开始崭露头角的“大神级”画手之一。说起这个,他倒是云淡风轻,“这样的(画手)那时太多了,只不过我多一点美术专业训练罢了。”

如同所有的励志故事一样,张晓雨在一番波折后才得以入行。生于1975年的他成长于一个典型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云南大学哲学专业毕业,姐姐是上海华东师大英语研究生,没有人不希望他走一条主流成功道路。但这个少年偏是与其他书香子弟不同,顶大的爱好不过是静静地翻阅连环画,与家里期望相去甚远。左右无法,父母就把张晓雨送去学画,他们知道,“治水宜疏不宜堵”。

一个选择过去,却又是另一个选择——学画这件事也是有岔路的。国、油、版、雕,在这传统的分类法里,张晓雨本钟情于版画,然而,有太多人,包括他的老师也告诉他,“没有前途”,小小年纪未见得有太多思考力,他也就默默认命了。

值得庆幸的是,徘徊之际,张晓雨邂逅了马荣成的《中华英雄》和手冢治虫的若干作品。那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颇具人文气息的故事深深地印刻在了十几岁少年的脑海中。从此,他什么也不顾不想了,毅然就选择了漫画之路。“当时理性的想法很少,胸无大志嘛。一切来源于兴趣,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喜欢,甚至没有想它能不能换一口饭。”张晓雨回忆说。

于是,就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学生渐渐蜕变成了漫画少年。
 

张晓雨漫画作品

踉跄前行的流年

1995年到1997年短短两年间,方从贵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精力旺盛的张晓雨在《少年漫画》和《科幻世界画刊》上如井喷般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引起了科幻世界杂志社编辑们的注意,自然而然的,他走出贫瘠之地,来到了“大城市”成都。

谈起这一段忽然降临的新生活,张晓雨表示,其实并不是那么难以适应,“我有准备,知道做编辑,至少在一段时间和画画毫无关系,组织作者、联系交流、排版、印刷、搞活动,甚至于后来还跑发行,就这些事嘛。初期我不怎么感冒,因为我穷山沟的嘛,不把世界看得太美好,反而是习惯苦中作乐。”

然而,当太多的琐碎杂事开始充斥生活,画画退居次位,张晓雨的烦恼与日俱增了。“我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画画,有时一天才睡4个小时。”看到这里,也许大家很不解,事实上,张完全可以选择一条大多数人的道路,白天认真工作,晚上适当放松,数年过后,便可拥有自己的车子房子,工资卡里的数字也翻几番……
但若他这样做,他肯定就不成其为张晓雨了。“我也不晓得这样的习惯好是不好,但无论如何,即使铺开一张白纸,拿起笔都想吐了,还是要继续画。”自2001年起,张晓雨身为科幻世界杂志社《飞》和《科幻世界画刊》的执行主编,接连做倒了两本杂志,压力空前,颇为纠结的状况下,终于打了辞职报告。其后,因为工作无着,又不想勉强去做另一件不想做的事,张不得不住在一个没有窗框的6楼出租房里,四处找人蹭饭,喝到一罐可乐就能有激动的幸福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被许多读者赞赏至今的《发明家乔正飞》就在这时诞生了。这是一个满溢人文气息,关于“文革”,关于青春,关于理想的热血故事。“值得庆幸的是,这部作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张晓雨的绘画功底(而是漫画的内容)。”一位现已年近不惑的漫友在看到他人上传的劣质的《发明家乔正飞》电子版后这样说。

正如这位兄台的评论,作为编辑坐班的六七年时间苦则苦矣,但也是对张晓雨的提升至关重要的时间段。“这么多年的编辑生涯下来,不仅是本身接触很多知识,由此培养出对知识的喜好。以前只看娱乐小说,那时开始接触很多文学、科学和其他类型的书籍,对我的帮助反而大过了漫画书。”说这句话时,张晓雨忽而严肃起来,“《攻壳机动队》里有个台词,‘所有动物里只有人才会停下来思考’,挺好的。”

《云中兰若》着色页面

“我的作品不会死”

命运的齿轮不停转动,在尝试过几次重新“过正常人生活”之后,张晓雨终于彻底恢复了自由身。“之前也尝试过做工作室,但那种状态不是我想要的,你想想,我今年35岁了,一个男人,三四十岁是黄金时期。你看包括漫画、文学等等大多数的文艺创作者,绝大部分都是在35-50岁这个期间,登上顶峰。”言下之意,现在的时光,是他最宝贵也是最紧迫的机会。

放眼四顾,在张晓雨的周遭,曾一起笑过哭过的漫画少年已所剩无几,他们无不为繁琐的生活和糟糕的环境所累,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中国社会就是急功近利的社会,太急功近利。”张晓雨有些恨铁不成钢,“喜羊羊为什么这么火?除去本身的创作成功和突破,年轻父母腰包里的钱,没有哪个商人不垂涎三尺。但如果把漫画理解为是简陋粗俗的商业文化,一切都要根据尚不完善甚至扭曲的“市场规律”来,从而抹杀多样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这样的话,文化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张晓雨看得明白,但不明白的人更多一些。如今,80后和90后消费的漫画充斥着大量以“娱乐一切”为标杆的内容,不乏粗劣、空洞的反理想宣扬。张晓雨也想过让步妥协,但现实总是残酷地挑战他的底线。于是,“非主流”的张晓雨们只能另辟蹊径,走出国门,另创生存发展的空间。
但这,并没有想象中容易,相当多的中国漫画家对此难以适应。“欧洲那种抠细节,高要求的审稿作风,确实与国内大大不同。”从未在国内被退过哪怕一次稿的他,初期与欧洲出版社接触时,竟画了将近100张的稿子而没有得到采用。

幸运的是,张晓雨站稳了脚跟,他偏重历史人文的叙事习惯及写实派的画风渐渐受到了法国人的追捧,《发明家乔正飞》、《神圣的梦》、《小丑》、《十字军》等作品相继获得好评。

然而,转机似乎还远没有到来。张晓雨以安顺家乡草根生活背景构思的原创漫画《奇城志》已准备多时,但他并不急于寻找国内的出版机会。“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股票差不多,涨涨跌跌的没个稳劲。你问我怕不怕等个10年8年,我说没什么。日本漫画在90年代高峰期之前也有很多铺路的人,那不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他顿了一下,更加平静地说,“如果我一辈子等不到一个繁荣的文化环境,不等于说我对这个理想环境没有贡献。人死了,作品不会死。莫泊桑,福楼拜,海明威,屠格涅夫,都早已辞世,但翻开他们的作品,满纸都是最鲜活的生命力。搞创作的就要追求这个,争取自己的艺术生命离他们近一些。把一生的精力去追逐房子车子的升级,最多体验到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折旧与贬值。”

赫然抬头,墙上手冢治虫的作品海报仍静静挺立——那是张晓雨最喜欢的漫画大师。   

(此文转自“沉默梧桐”博客)

张晓雨漫画作品

张晓雨漫画作品

张晓雨漫画作品《云中兰若》内页

2012年由法国蚊子出版社出版的法文版《面人麻生》

张晓雨新作《铁血骑士》发布海报

附刊:

“黔中游子”栏目将根据读者的要求配发反映安顺不同历史时期风情风貌的新老照片,以让在外游子了解家乡的变迁。本期,特推出大十字照片一组,以飨读者。

五十年代的大十字 博雅相馆提供

文革时期的大十字 图片来源《镜像安顺》

文革时期在大十字举行的批斗大会 博雅相馆提供

七十年代中期的大十字 图片来源《镜像安顺》

八十年代的大十字 杜登文 摄

八十年代的大十字 杜登文 摄

八十年代的大十字 杜登文 摄

八十年代的大十字 杜登文 摄

正在施工的大十字  卢维 摄

今日大十字 《文化安顺》编辑部 摄

今日大十字 《文化安顺》编辑部 摄

本日历由《屯堡公社》公众号设计制作

授权《文化安顺》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生秀 | 张昕晔作品选辑
《少年JUMP》下一部扛鼎漫画出炉,新晋作品斩获JUMP漫画大赏头名
其实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学习的
少年游2·无题
【浙江】黄雨馨《“漫画”老师》指导老师:周丹妮
动画电影合集|有时反复看,也难参透国漫的诗情画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