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沧州王秀英: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

王秀英

今天是四月十七日,农历三月十三,是我的生日,也是母亲去世九周年阳历的忌日。九年里,这是第一次重合。心很痛,尽管我努力克制自己,还是忍不住流泪。母亲的离世,成了我不敢触摸的痛。俗话说,“儿的生日,娘的苦日”。母亲经历千辛万苦,在鬼门关走一遭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来,我却图报无门,只能用浅显的文字来回忆,以慰慈母在天之灵。

母亲一生正直、善良、勤劳,孝顺祖母,疼爱儿女和孙辈,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家,心里装着每一个人,唯独没有她自己。父亲从四十多岁患病就干不了农活,可谓贫病交加。坚强的母亲用她瘦弱的身躯为儿女撑起了一片晴空。母亲年轻时,吃糠咽菜、衣不蔽体,曾经穿着半袖上衣过冬天。祖母糊涂且刁蛮,没少给母亲气受,母亲不计前嫌,祖母瘫痪在床三年多,母亲崴屎擦尿,尽心伺候。五个姑姑谁都不管,大姑来住娘家,曾经说不让我母亲和面子,怕我母亲指甲里面有屎。如果真有,那也是给她娘崴屎崴的。父亲瘫痪在床四年多,主要是母亲自己伺候。偶尔,哥和我赶上搭一把手,母亲还不让,怕弄脏了我的衣服。

善良的母亲和睦邻里,大人小孩没得罪过一个人。周围邻居谁家有困难,母亲都会尽力去帮一把,尽管我们家也不富裕。母亲年轻时在生产队劳动,队里要为家庭妇女们选一个看孩子的人,母亲是大家公认的合适人选。因为母亲心眼好、爱孩子,大家把孩子交给母亲看一百个放心。 

母亲虽不识字,但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虽然过着贫困的日子,依然供哥和我读完了高中,我又读完了师范。我和哥是母亲的骄傲,哥1973年高中毕业,成绩优异。当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他十九岁就在生产队当了一名出色的小会计。我十九岁在村上当了一名小学教师,视学生如弟弟妹妹,深受学生喜爱。母亲很欣慰很自豪,连识文断字的三爷爷都说我们王家出了一位“女先生”。我离开家进城工作多年后,母亲去街上赶集,碰到有学生向母亲打听我的消息,母亲都会自豪地说:“那是我闺女。”为了母亲的自豪感,我也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


母亲为哥和我及孙辈上学,早起做饭三十年。三十年她没睡过囫囵觉。无论严寒酷暑,天天如此。冬天,因为要常常洗洗涮涮,母亲的手冻得裂开血口子。夏天,母亲在锅灶前做饭,后背被汗水打湿了衣服。母亲为儿女为孙辈吃苦为乐,毫无怨言。

 母亲心灵手巧,裁剪、做衣服、做鞋子、订盖的板,编草鞋,勒签子,干农活样样精通。一天学没上过的母亲,“小九九”倒背如流,卖农产品算账张口就来。母亲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养猪、养羊、养鸡鸭、养兔子,卖了钱供我们读书,贴补家用。


母亲爱儿女,自己受冻挨饿,也要让孩子们吃饱穿暖。有一口好吃的饭菜,母亲都要留给孩子们,自己从来舍不得吃。喜欢吃母亲拍的榆钱糊饼、蒸的丝瓜方、烙的月饼、煮的豆子饭、熬的小鱼、贴的棒子面饼子,我们吃得口口香甜,至今难以忘怀。 喜欢穿母亲用花书包拆的布头给我做的花单裤,缝的红花棉袄,做的彩色条绒布头的鞋子,用五彩斑斓的头绳为我扎起两条小辫子。母亲给哥一家子做了一柜仓鞋子,单的棉的都有,侄子侄女的都是大小不一,他们的脚要逐渐长大。母亲说这是给儿子将来留个念想。嫂子进门口三十来年,没做过棉衣、被子,都是母亲给她四口子做。母亲帮哥嫂带大了侄儿侄女,侄女从出生四天起就跟着奶奶睡,她有夜哭的毛病,母亲几乎每晚半夜都起来抱着她,那一年多,母亲都累瘦了。二十年前,公爹脑出血住院一个多月,先生昼夜陪护不回家,母亲来和我作伴,为我们三口做了十六双棉拖鞋,至今,我还穿着母亲留给我的念想。

  

母亲教育我要勤俭节约,记得南屋墙上挂着一双我三四岁时穿的小鞋子,上面补丁摞补丁,母亲说留着它是为了不让我忘本。记得母亲领着我去地里打草、挑菜、拾柴、拾麦穗。为勤工俭学的我打青草交到生产队,换来我年年在班里得劳动奖的好成绩。

母亲深明大义,自己过着贫困的日子,仍然接济亲戚。帮助早逝的大姑抚养三个表哥长大成人并在我们村上学,帮助年轻就去世的四姑带大仅仅一周半大的表姐,她长到十四岁回到她父亲身边,从此杳无音信,母亲也没有半句怨言。母亲就是这样甘愿付出,不求回报。

母亲从来不重男轻女,在女孩子都辍学进工厂挣钱的诱惑下,母亲坚持让我读完高中。早上目送我出门,傍晚站在村口遥望。用心不良之人蛊惑母亲不让我上学,母亲丝毫不动摇培养女儿的决心。我能有今天的自食其力,要感谢母亲给了我学习机会。母亲可怜老年痴呆的三爷爷,记得他一到我家来就翻放在外间屋桌子上的饼子签子找馒头吃,母亲看了心疼,就常常偷偷塞给他东西吃,还怕婶子知道了不高兴。


我成家后有了孩子,怀孕期间妊娠反应很厉害,吃不下饭,吐出来的都是绿水,母亲让哥接我回家,为我精心调养,我在家住了一个多月,一直到不吐为止。我女儿出生后,母亲更是疼爱有加,给孩子做棉衣,做鞋子,到现在我还珍藏好几件。我带着孩子去住娘家,母亲替我带孩子,饭让我先吃,觉让我先睡。孩子半夜醒了,母亲陪她玩,让我多睡会儿。母亲怕孩子冷,解开衣襟把孩子揣在怀里,孩子把屎拉在母亲的棉裤腰上,把尿撒在母亲衣襟上,她也不嫌脏,擦擦晒晒照样穿。我带着孩子在娘家住了四十天,孩子会笑出声了,母女俩都胖了,生活在母亲身边有享不尽的幸福。

母亲晚年患病在床,经治疗生活仍然不能自理。她多么希望我能陪在身边。我身不由己,只能利用周末和假期陪伴母亲。每次去她都很开心,每次走她都很难过。母亲明白我要工作养家,就说:“走吧,我看着墙上的挂钟等你回来”。每次听母亲这样说都很心酸,在母亲面前坚强的我,一出家门口就泪流满面,一直哭到坐车的河堤上。那些年,我们买房拉下了债务,过着勒紧腰带还账的日子,没有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想想很后悔。还账可以等,尽孝却不能等。

  

风烛残年的母亲,依然挂念着儿子的日子不好过,嘱咐我以后哥有困难要帮着他,遵循母亲的叮嘱,什么时候哥碰到了难事,我都鼎力相助。母亲还惦记我是不是过得幸福,嘱咐我凡事以大局为重,吃亏是福。我只能报喜不报忧。

母亲二十天不吃不喝,仅靠打点滴维持生命。我和三姐日夜守护母亲二十天。2010年四月十七日,农历三月初四凌晨一点,母亲带着对儿女的不舍和挂念,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留恋,走完了她86岁的人生历程。悲痛淹没了我,肝肠寸断,麻衣披孝。从此,天上人间难相见。母亲临终,我握着她的手,告诉她来生我还做她的女儿,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母亲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虽然没有给儿女留下物质财富,但却用一生的爱和美德影响着我们,这比太阳更光辉,比黄金更珍贵。母亲教会我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母亲的离世,成了我难以治愈的痛。悲痛中的我无法排解自己的伤感,祭文写了十几篇,依然不能释怀。慈爱的母亲,其实您一直都未走远,一直都活在女儿心里。

今天是我的生日,怀念母亲为我做的生日面,煎的荷包蛋;怀念母亲给予我的伟大而无私的爱。今天也是母亲阳历的忌日,焚香撰文,寄予天国,倾诉思念、感恩母亲的心声。娘,女儿想您了!时隔九年,想起这些,依然泪流不止,遂成此文,以慰慈母在天之灵,天堂再无病痛和寒冷,愿慈母安息!

王秀英:笔名含英咀华,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退休前任教于黄骅二中。黄骅作协会员,湖州作协会员。《望月文学》特约作家,获2018年度十佳作家称号。现为骅东老年大学书法班、国画班学员。喜欢散文、诗词,偶见诸报刊。人生信条:路虽远,行必至;事虽难,做必成。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忘隆冬拾狗屎
【来稿选粹】许苏|拾粪
我的三嫂
渭南一代人的记忆:那时候过年真难
凡人之路(8):第二章 家世印象之四 | 崔书罡
狗狗被主人的鞋子臭的睡不着,于是做了这样一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