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糖不耐症的成因
       在中国推行“学生饮用牛奶计划”,上海一所小学的28名学生一天在喝牛奶后出现身体不适,其中腹泻的5名,呕吐的1名。随后,食物专家通过取样(粪便)分析结果发现,此所谓“牛奶中毒”事件,实际上既不是中毒,也不是过敏,而是由“乳糖不耐症”引发的。
       有研究表明,3~5岁、7~8岁、11~13岁、组儿童中,乳糖不耐症发生率分别为12.2%、32.2、29%,乳糖酶缺乏发生率分别为38.5%、87.6%、87.8%。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酶缺乏率也在增加。
       在了解乳糖不耐症前,我们先认识乳糖。
       乳糖是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它虽然是人体重要的能源之一,但却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的。因为我们人体不一定能将其完全消化分解。乳糖进入体内后,经小肠乳糖酶作用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是婴儿脑发育的必须物质,与婴儿大脑的发育有密切相关。乳糖在肠道经发酵产生的乳酸可提高食物中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的吸收率,有助于防止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疾病。
      乳糖不耐症,是指由于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或乳糖酶活性降低而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的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症状。这是一种隐性的遗传缺陷,由分解乳糖的酵素缺乏所引起。负责制造酵素的基因位于人类第二对染色体上。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这个基因不够健全,使小肠绒毛细胞无法制造酵素。婴儿断乳后,乳糖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一部分人终因乳糖酶缺乏而导致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在儿童中易表现为骨质疏松症、软骨病、体重减轻及生长发育迟缓和难治性腹泻。在老年人中易表现为骨质疏松症。
        临床医学专家的研究结果发现,健康成人的乳糖吸收不良率高达92%。在人体缺乏乳糖的情况下,摄入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而是滞留在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经发酵分解乳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丶氢气(Hydrogen,H2)丶Co2等气体和醋酸丶丙酸等有机酸,这些物质可造成人们腹胀丶腹鸣、排气等症状。肠道乳糖含量增加还会引起肠道内渗透压的升高,阻止对水分的吸收而导致严重的腹泻。

乳糖不耐症的成因
       一段时期以来,营养专家一直这样惊呼:“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是人们对乳制品营养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往只有婴儿喝奶,现在除了婴儿,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都在喝奶,但随着乳制品的广泛普及,再加上部分人群因长期不摄人奶及乳制品也会造成乳糖不耐症,因此,目前乳糖不耐症可发生于任何人。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种类型很少见到。
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由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发病率与年龄以及种族有关,这种类型很常见。
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多在机体疾病康复后才能恢复正常。
4.小儿秋季腹泻、细菌感染性腹泻: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这时喝奶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症。
5.大剂量服用头孢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会损伤胃肠道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吃肉和喝奶让人类变聪明
为什么一喝牛奶就拉、长痘痘,别人随便喝? 乳糖不耐受和LCT基因
乳糖不耐受是个什么梗?
乳糖不耐受性腹泻
乳糖酶
中国人大多乳糖不耐受,为什么还要普及牛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