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莲城三枝画笔”郭城驿•于宝俭•张万臣

201312月,在郭城驿老师家与三位画家见面,并作采访。印象中,郭老师妙语连珠,于老师内敛,张老师忠厚。未承想张老师今日病故。虽只一面之识,亦非常难过。这是2013-2015年完成的《小人书和大连》手稿部分,仅记录画家人生的点滴。张万臣老师走好,天国安宁!

本文由郭城驿老师辛苦审稿,感激不尽!

(40年前的合影)

(2013年合影,左侧是张万臣老师,右侧是于宝俭老师,居中是郭城驿老师)

普兰店古称沓氏,解放后改叫新金县,因为有千年古莲子出土,人们还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雅名“莲城”。1962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曾以《古莲绽新花》为莲城题诗赋咏。受千年古风的熏染,上世纪70年,“莲城”培育出郭城驿、于宝俭、张万臣等许多画家。

因为连环画的缘故,郭城驿、于宝俭、张万臣合在一起堪称“莲城三枝画笔”。故事娓娓道来,颇有意韵,令人回味无穷。

《战斗英雄于庆阳》

翻阅1993年版《新金县志》,便可以看到郭城驿、于宝俭、张万臣的名字及事迹。书中还有连环画《战斗英雄于庆阳》的一幅图稿。这部连环画的创作者就是郭城驿。

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解放军利用有利地形多次击退入侵苏军。来自普兰店的战士于庆阳表现得尤为英勇,战斗伊始,他用冲锋枪一连击倒5个敌人。苏军增援部队冲上珍宝岛时,于庆阳隐蔽在白桦树后,又连续消灭苏军两个火力点。在他上前缴获机枪时,不幸头部中弹。卫生员赶紧为于庆阳包扎好伤口,他却推开卫生员,奋力站起,端着冲锋枪继续冲击,向前迈出了人生的最后六步……。于庆阳终因伤势过重而英勇牺牲,年仅25岁。同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从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便成了英雄的代名词与民族精神的象征。

1970年,上海、四川、安徽等地相继出版反映“珍宝岛英雄事迹”的连环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珍宝岛英雄赞》的封面还使用了著名画家何孔德、严坚合作的水粉画《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画中那名持枪勇敢冲锋的战士的原型就是于庆阳,所以郭城驿创作的连环画《战斗英雄于庆阳》也选用这幅画做封面。

普兰店人因为家乡出了英雄于庆阳而感到万分自豪和骄傲。当时,正值“文革”期间,新金县革委会想宣传于庆阳的英雄事迹,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时任军代表张立新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并亲自过问宣传事宜。张立新是四川人,做事雷厉风行。经过研究,决定创作一部反映于庆阳生平事迹的连环画。

在没有电视的年代,连环画起到类似的宣传职能,而且要比普通的宣传画更具影响力。年长的于宝俭、张万臣正在皮口忙于绘制幻灯片,新金县文化馆副馆长刘碧惠经过慎重考虑和筛选,将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只有22岁的郭城驿。

郭城驿1948年11月出生,自幼喜欢绘画,而且极有天赋。当时,他是新金县文化馆才工作不久的年轻馆员。郭城驿非常兴奋,1971年的冬天便开始起草文学脚本。1972年2月,郭城驿一个人来到于庆阳的家乡同益乡松树底村(现改为庆阳村,进行采风。他在那里生活和工作了半个了多月,画了大量速写。

1972年春节这天,竟诗情画意般地下起了雪。郭城驿的心情格外舒畅,他顶着大雪,从城子坦骑自行车来到文化馆,正式起稿创作《战斗英雄于庆阳》。在郭城驿珍藏的连环画的扉页上还写着他当年的创作记录:“起画稿1972年2月,初稿完毕1972年6月,二稿完毕1972年8月,三稿完毕1972年9月,出版发行1973年3月。”

(郭老师的创作手记)

凭着一股韧劲儿,在槐树花绽放的时候,郭城驿完成连环画初稿。他总共创作了一百多幅画稿,经过县领导审查,第一稿顺利通过,随后送交到旅大市文化馆审核。唐宝山老师仔细审稿后,发现了不少问题,新金县文化馆便决定对连环画进行二次修改。

为了让郭城驿集中精力搞创作,副馆长刘碧惠为他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那时,部队和文化馆关系非常融洽。文化馆便与驻皮口3812部队取得联系,向部队招待所借来一间房子。

郭城驿在皮口整整呆了两个月。部队方面非常支持郭城驿的创作,还破例拿出一支冲锋枪让他仔细观察和临摹。

真实还原与重现故事不仅要精妙地构思人物的神态、姿势,还要合理地编排场景等。为此,郭城驿经常熬到下半夜,他辗转反侧地思考着。忽然来了灵感,郭城驿就赶紧找人来做动作、摆姿势,照着画。郭城驿说,连环画创作的过程是非常苦恼,有时候根本就画不出来。

憋久了,灵感顿失,年轻的郭城驿逐渐变得脾气暴躁起来。他开始恨自己无能,咬着牙撕稿子,然后狠狠地丢进垃圾桶里,甚至还折断画笔来宣泄。

(郭老师创作思考中)

    于宝俭当时正在皮口画幻灯片,几乎天天与郭城驿见面。于宝俭知道郭城驿困惑于连环画创作后,便带着他到海边散心。散步在海滩上,于宝俭背对浩瀚的大海,弯下腰,从两腿中间看天边的夕阳,大声地告诉郭城驿,这样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郭城驿就仿着于宝俭模样,也弯着腰回望夕阳。经过朋友的悉心帮助,他似乎若有所思。

回到宿舍后,郭城驿平静下来,从垃圾桶里把画捡出来,然后用浆糊一点一点粘上,再拿起铅笔,重新创作。就这样,郭城驿经过反反复复地思考、反反复复地绘画、反反复复地修改,终于完成了第二稿。


(郭老师思考创作中)

1972年8月,刘碧惠带着郭城驿先后两次到驻戍吉林省吉林市的陆军第138师,原于庆阳所在团部探访。部队方面非常欢迎,热情地款待他们。部队方面将100多幅画稿挂在礼堂里,组织全团战士观看,让大家说想法、提意见。但战士们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只是一再对新金县方面和创作者表示感谢。文化馆领导感到非常满意,他们认为已经达到出版的要求。

不久,新金县文化馆便联系辽宁人民出版社,准备出版连环画。随即,刘碧惠又带着郭城驿来到省城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审过画稿后,认为创作笔法尚稚嫩,没有达到出版的要求。但他们认为这部连环画的题材非常好,提出,“把小伙留下,馆长可以离开了。”就这样,郭城驿被留在沈阳。

郭城驿当时住在东北旅社。在文字编辑张忠卿和美术编辑李林祥指导下,他开始重新改稿。出版社提供了脚本专用稿纸和专用画纸。根据出版需要,篇幅被压缩到62幅,在张忠卿的帮助下,郭城驿很快完成文字脚本。

随即,郭城驿又在李老师指导下改画稿。他感慨地说:“因为改稿,才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第一次认真地学习了人体解剖学。”

在沈阳进行连环画创作的一个多月里,李林祥不但为郭城驿讲解绘画技法上存在的疑惑、修改画稿,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予了很多关照。担心郭城驿创作压力过大,李林祥还特地安排他到体育场看排球比赛。郭城驿说,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关看省级女子排球的比赛。

    连环画《战斗英雄于庆阳》的最后一幅图还借鉴了张万臣创作的一幅宣传画的构图。整部画稿完成后,郭城驿如释重负。张忠卿看过画稿,非常满意,笑着对他说:“小伙儿,再画一本呀。”当时,张忠卿创作的一本连环画里有“黑蛋叔”,便调侃道:“我再写个脚本,可以画画你‘林祥叔’的故事。”

不久,郭城驿回到普兰店,耐心地等待处女作的诞生。很快,李林祥就打来电话:“小郭,现在不仅可以出版,而且还允许署创作者本人的名字了”。当时不提倡“个人主义”,书刊出版署名时大都写着单位名称,所以时任新金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的领导认为应该署名单位。郭城驿委屈地哭了,为此还与文化馆领导闹别扭名,最后他还是想通了。这真是酸甜苦辣咸一年。

《战斗英雄于庆阳》出版后,辽宁人民出版社给他邮来二十多本样书。郭城驿感到格外欣慰。更兴奋地却是军代表张立新,他乘坐着吉普车连忙赶到同益乡松树底村送小人书。

(《新金县志》中的记录)

    时光如梭,郭城驿与这本小人书的缘分始终牵系着。评定职称时,文化馆还特地给郭城驿开了一封证明信,证实《战斗英雄于庆阳》是他独立创作的。郭城驿因际遇离开画坛,步入仕途,曾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干事、《普兰店日报》副总编、普兰店市文联主席,并著有长篇小说《软肋账单》。

《捉蟹》与《小民兵袁志法》

连环画《捉蟹》是李洪若、于宝俭、张万臣联合创作的。

李洪若,瓦房店人,鲁美毕业后在复县(瓦房店)文化馆任职。创作连环画时,他已调到大连展览馆工作。大连工业展览馆就在博览大酒店位置,建于1948年,1986年拆除。

于宝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普兰店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普兰店美协副主席。于宝俭1942年12月出生在普兰店碧流河乡于屯。据谱书记载,其祖先系山东文登大水泊于氏,他的先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山东渡海来到“莲城”,于宝俭是这支于氏的第九世。1972年至1973年,于宝俭在皮口盲哑学校教美术,后抽调到新金县文化馆。“文革”期间,每年都要搞展览,当时又是军管会领导时期,部队就把美术工作者调到一起,进行集体创作。于宝俭是美术教师,受过正规训练,组织上便安排他绘制幻灯片。

张万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45年 4月11日出生,普兰店人,沈阳艺术师专毕业。1968年毕业后,他分配到新金县太平公社药王庙小学任教,1969年调到新金县第十五中学挂符桥分校任教,1970年调至新金县文化馆工作。在新金县文化馆工作期间,张万臣画过50余幅毛主席像。据他回忆,他创作的最大的一幅毛主席像高达6米。后来,张万臣专攻年画,作品《我也要为祖国争光》、《欢乐的果园》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全国第三届年画展三等奖,《百子欢乐图》、《金色泉》获全国第四届年画展二等奖。

于宝俭老师回忆说,当时,因为展览工作需要,他和张万臣临时调到大连展览馆,故而有了与李洪若合作的机缘。

《捉蟹》是新金县[1]为响应“农业学大寨”而创作的,由赵九伶编写脚本。拿到脚本后,李洪若、于宝俭、张万臣便一起研究。确定连环画人物造型后,张万臣开始构图起稿。此后,李洪若、于宝俭、张万臣分工绘制,共同修改。他们一共创作了五十幅画稿,最后由李洪若落墨勾线。1975年7月,《捉蟹》由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那时,这部连环画没有稿费,但可以署名。两个月以后,稿酬才开始实行。1978年1月,《捉蟹》还出版了罕见的朝文版。

《小民兵袁志法》是郭城驿与于宝俭联袂合作的连环画。因为在《战斗英雄于庆阳》的创作中,于宝俭曾给予郭城驿很多关怀和帮助,两人知心知意,非常默契。

 于宝俭内敛寡言,但说起《小民兵袁志法》的创作,却记忆犹新。“先有脚本,后有连环画。”也属机缘,《小民兵袁志法》就是由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张忠卿编辑创作的。

连环画创作与电影相似,连环画的创作者就相当于电影导演,需要构思、构图、勾勒。画家都是在实践中摸索,起初都很困难。通常,要先绘制人物造型。“袁发志”确定下来以后,再一步步按部就班地进行。《小民兵袁志法》中“上树”、“小孩打弹弓”等场景的创作都有小花絮,当时,郭城驿与于宝俭还找来一个同事做动作,形象地摆出姿势,照着画速写,然后确定画稿。《小民兵袁志法》的最后勾勒由郭城驿完成,1975年10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回过头再翻看这本小人书,郭城驿认为,因为有于宝俭的帮助,《小民兵袁志法》的创作质量高于他的第一部连环画《战斗英雄于庆阳》。于宝俭对这段过往也非常怀念。令人非常遗憾的是,他珍藏的小人书样本,多年前在搬家过程中因故遗失。


[1]今普兰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小名旦之一
生命不息 冲锋不止——记战斗英雄于庆阳烈士
曝光塔山守备英雄团著名战斗英雄任常伦罕见老照片
我国十大特级战斗英雄,除小学学过的黄继光、董存瑞,你还认识谁
梁耿丨曲颂解放军十大战斗英雄
文化丽江——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连环画展(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