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起哄描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起哄描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文/陆生作

起哄描写,是我听一位学生讲的,还叫他写在黑板上,拍照留念。他显然讲不清这样的描写是什么描写,但是他能意会这样的描写该怎么描写。

在我看来,起哄描写即间接描写,或叫侧面描写。

我举三个例子,由时间先后排列。

第一个例子:2004年有一部大片《特洛亚:木马屠城》,改编自《荷马史诗》,里面有一个美女,叫海伦。来看看古希腊诗人荷马是怎么描写海伦的美貌的。

特洛亚的老首领们就这样坐在城门之上。

看着海伦沿着城墙走来,

他们压低声音,说出长了翅膀的语言:

“就是为了她,这个漂亮绝伦的女人,

特洛亚人和阿开奥斯人干戈相向,

忍受磨难而毫无怨言。她就像永生的女神,

不过还是让她坐船离开吧,

同时带走我们和后代子孙的痛苦。”

(摘自荷马《伊利亚特》第三卷)

荷马没有写海伦眼睛怎么样,鼻子怎么样,身材怎么样,而是用长老们见到海伦时的窃窃私语,只用寥寥数语,海伦的倾国倾城便呼之欲出了。到底美得怎么样呢?没有言传,只有意会,但我们能从表达效果上感觉到它。德国美学家莱辛曾这样说:诗人啊,替我把美所引起的热爱和欢欣描绘出来,那你就已经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这就是侧面描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第二个例子:汉乐府《陌上桑》中有一个美丽姑娘——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她长什么样子呢?作者也没有写秦罗敷的眼睛怎么样,鼻子怎么样,身材怎么样。而是,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使君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同样用了起哄描写、侧面描写。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第三个例子:刘鹗《老残游记》里的一段话。

老残从鹊华桥往南,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纸还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一路走着,一路盘算,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未,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侵举国若狂如此?”信步走来,不知不觉已到高升店口。

挑担的人、铺子里的伙计,街巷里的人,他们对说书人白妞的追捧,从侧面反映、表现了白妞的厉害,也引起了老残的好奇。相当于这些人“起哄”了。

西方有一句话:艺术最大的秘诀就是隐藏艺术。

侧面描写也是一种隐藏

有隐藏,就有悬念。

有悬念,就产生好奇。

于是读者就追着看故事了,作者想达到的渲染、效果也就有了。

想起一个故事。记忆中西湖边或清河坊有不少画肖像的画家。一个人坐在画家对面摆好造型,他的亲朋好友则站在画家背后说说笑笑点点头。从亲朋好友的反应中,他就能判断出画家画得像不像。这也是“起哄”在起作用。

再比如,我们做选择题,能完全解题,则直接得出答案,这是“正面描写”;若用排除法去选答案,则是“侧面描写”。这么一想,侧面描写其实是一种思维方法。

据说荷马出生于公元前873年,他那个时候都能把这个写作方法用得这么经典,我们也可以的吧?

但要切记,有句话叫“睹影知竿”,描写对象(比如海伦)是竿子,从间接的角度对描写对象相关的人事物(比如长老们)进行描写是影子。有了竿子,才有影子,这本末别弄倒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简爱》读后感七篇
比较文学史||荷马史诗
2018-4《十月》•思想者说(选读)|偏移与乡愁:安德洛玛克的故事(吴雅凌)
关于荷马史诗
侧面书写的美人
写诗:走了很久荷马没看见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