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几位大作家谈作文的“真情实感”,是不是更能指点迷津?

【一】

摘了几段话。从微信公众号“兴化毕飞宇工作室2017年12月19日发文《毕飞宇、叶兆言谈中学作文:拥护“高考要求写议论文”》中摘的——

有一位语文老师提问:“我们总跟学生说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什么才是真情实感?如何看待虚构和真实的问题?”

余华给出的答案十分“非主流”,让人意外。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某年和著名作家王蒙一起给一个作文比赛当评委,大家都被其中一篇作文感动了,文章写的是作者在父亲临终前,时间倒转回到自己出生的时刻。评委们一致认为,这是作者的真实经历,一致给予他一等奖。结果事后,主办方了解到这篇作文是孩子虚构的,作者的父亲并没有过世,于是打电话给余华,问怎么办。

“他们问我,是不是不能给那位学生一等奖?我说,如果写的是假的,那得给特等奖啊!”余华老师此话一出,在座的人全都笑了,“如果作者可以把假的写得和真的一样,那就是才华。”

叶兆言也说:“其实真情实感这个东西,可能对孩子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其实,写好才是最重要的。”

“(写作)靠真靠假都可以!”毕飞宇总结。

——这几位大作家谈作文的“真情实感”,是不是更能指点迷津?

【二】

恰好这个月11号,我受邀去讲了6个小时的课,跟浙江省各地几十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交流作文教学。讲课结束,几位老师留下来,我们对“写作的真实与虚构”作了简单交谈。我才意识到,原来一线的作文教学在这个问题上多么纠结。确实要多跟一线老师交流,才能发现各种问题,作文教学的提高,终究还是靠一线的语文老师亲力亲为。

所以,我发了两篇以前写的文章给老师们看,作参考。

一是《陆生作:谈作文的真人真事

二是《陆生作:作文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以及其他

其实,谈真实与虚构,从“我”这个字上面,就能小中见大。在作文中,“我”是谁?“我”只是第一人称,不一定是作者本人。可能作者只是小学四年级的一位男生,而他写的作文里的“我”是一位四年级孩子的父亲。这有何不可呢?

让学生明确考试作文中的“我”不是真实的“我”,可以用文学创作手法来写,精心于编“逼真”故事的教学推进,将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涌现佳作。

尽管这个“我”不一定是作者,但也是真实的我情感上的我笔下的人物的情感是作者赋予的,那么人物的情感其实就是作者的情感

【三】

写作文可以像新闻那样写,也可以像小说那样写,都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新闻的要求就是真实,不能虚构,不掺杂个人态度的,客观的。但觉得这个是不用学的,有一说一就是了,文学写作是要训练的,思维的训练。文学是主观的,塑造形象,塑造是一种创造,如果写得跟生活一模一样,复制下来,何来创造?

粗粗地讲,我们鼓励、推荐学生读文学作品,却引导甚至要求他们写新闻一般的“真人真事”,不能虚构。读的是童话小说,写得确是新闻稿是不是有点不匹配,是不是有点矛盾

有老师说:并不矛盾,因为小说也好,童话也好,都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小孩子阅读小说、童话主要还是阅读的乐趣、体验和和感受。他们从中学习的写作,只能是他们自己的实践中所能接受的,而不是从中一定学会虚构。又说:小学的写作定位只是“写话”和“习作”,而不是“写作”那个大概念。——这就是把写作给搞复杂了,搞得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怎么去写

写作就是写作写好是一种能力。能力可以在训练中增强。文学写作当然可以包括学生平时的写作小学大量的考试作文题目都是以“你”的称呼限制,小学生自然就想到了真实的“我”,这点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当学生懂得,即使题目出现了“你”这人物身份限制,但这也仅仅是人称代词,“我”既可以是“真我”,也可以是“假我”,或者是半真半假的“我”,其中还是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善意的欺骗
【听课笔记】“写事作文”(5讲)第1讲 ——写好对话
写作课No.1∣作文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写景》类作文考前指导 视频讲解
2018长沙中考作文权威解析、名师范文及初中作文学习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