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性写作技法35种大揭秘


【目录】

立意篇

第一讲  文章“载道”得高分

第二讲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何挖深立意技巧之一

第三讲  敞开心灵世界,刁难中心思想——如何挖深立意技巧之二

选材篇

第四讲  怎么理解“采取一端,生发开去”

第五讲  文章是记因果关系的一件事吗

第六讲  源于生活的佳作是怎么写成的

第七讲  文章的生活气息是怎么来的

生发篇

第八讲  塑造“这一个”,从动机写起

第九讲  作文要“仔细观察,精确描写”吗

第十讲  用形象思维作文才能具体生动

第十一讲  怎么拿捏文学想象的分寸

第十二讲  给小学生讲灵感是对牛弹琴吗

用情篇

第十三讲  文章用的是真情实感吗

第十四讲  为什么“文章要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

第十五讲  写事如何做到艺术真实

技巧篇

第十六讲  如何巧用“伏笔”

第十七讲  巧合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十八讲  插叙在文本中的作用

第十九讲  倒叙手法的运用大有讲究

第二十讲  “铺垫”是文章出彩的关键

第二十一讲  误会法令文章大放异彩

第二十二讲  刻画人物的三种手法

第二十三讲  怎么理解按方位顺序描写

第二十四讲   时空限制的文本如何扣题写

第二十五讲  “文似看山不喜平”是怎么做到的

第二十六讲  得学会设计文章的高潮

第二十七讲  这样的提纲才出佳作

第二十八讲  文章是如何艺术加工的

第二十九讲  童话创作须遵循“童话逻辑”

种类篇

第三十讲  “读后感”是记录读书时所产生的“感”吗

第三十一讲  读后感是应用文吗

第三十二讲  读后感也得“凤头、猪肚、豹尾”吗

第三十三讲  怎么写好参观记

继承发展篇

第三十四讲 怎么理解“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第三十五讲  怎么理解“千古文章一大抄”

【序言】

我认识的作文徐老师

陆生作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智慧微童话丛书主编

【一】

◇徐启贤,杭州作文教学名师。

◇他这名字起得好。

◇启蒙,启发,启航,启明星;

◇贤明,贤德,贤达,贤才子。

◇就像我,叫陆生作,有人说“你生下来就是来搞作文的”,偶尔想想,似乎也有道理。徐启贤这三个字,暗合他的教学手段,——这就很好哇,既名副其实,又另有所指。

◇借“徐启贤”这个姓名谈开去,讲两层意思:

◇第一层跟“徐”有关。孩子作文好,是修功到了家,因此“静待花开”这四个字,是有道理的。每一个孩子都似一朵花,有的是梅花,有的是迎春花,有的是荷花,有的是桂花,花期不一样。人生如四季,见邻家梅花开了,你一急,去催家中的迎春花开,这就拔苗助长了。“助长”是要做的,浇水,拔草,施肥,一样不能少,但是,“拔苗”就不要做了,得不偿失,还是“徐”一点为好。“徐”不是慢吞吞,而是顺应自然,瓜熟蒂落。

◇第二层跟“启贤”有关。韩愈在《马说》里讲:“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摸摸良心,看看某些培训的宣传语,那真是用了大喇叭,小米炸成爆米花,真敢吹哪!这博得了病急乱投医的家长的眼球,于是一桩你情我愿的买卖谈成了:家长买个心理安慰,机构赚点钱,彼此默契配合,结果:坑了孩子,时间如流水,而孩子的作文之舟,却仍原地打转……唉!启蒙,不是启动蒙人模式,而是去蒙昧,明事理。反观徐老师,旨在“启”孩子的写作热情,鼓励他们奔“贤”而去。就是差生,在这位伯乐的细心调养下,也会跟上千里马的步伐。——“徐”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二】

◇这是一个追求“干货”的年头。干货好吗?好!腊肉、笋干、梅干菜,都是干货,保质期长。但须明白:干货是从优质的土壤中种出来的。徐启贤的干货,来自大量阅读的文学理论书,来自40年如一日的埋头耕耘。

◇市面上的作文书,五花八门,我买过几百本:国内的,国外的,过去的,现在的,作家的,教师的,传统的,创意的,甚至另类的,看得眼花缭乱,——“前人之述备矣”:

◇一类老套,粗枝大叶,“作文要观察、要想象”诸如此类,游于表面,纸上谈兵;

◇一类理论深奥,属专业性阅读,不适合中小学生操作;

◇一类自以为玄妙,故弄玄虚不着调;

◇一类各出高招,甚至看似与“常理”截然相反,比如:海明威说“人物不是角色,角色是模仿”,我以为写作是表演,人物怎么不是角色呀?萨特说“写作,是为了召唤读者,以便读者把我借助语言着手进行的揭示转化为客观存在”,不是说“看客上菜”吗?要符合读者胃口啊。——其实,这些在“那一个”语境里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与落脚点;

◇一类只提供几百上千篇“范文”,供学生抄;

◇一类却是干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徐启贤老师的书。他的书是一座桥,一头在文学创作原理上,一头在学生习作中,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子,将作家创作与学生习作紧密联系起来。既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又以专题形式引导学生去实践,并以习作一对一来验证成果。——读他的书,收获颇丰。

◇【三】

◇请看徐启贤老师对学生作文《醒来》的点评:

◇“《醒来》,臆造的,不认可!我要内视力,即外视力进入仓库,又从仓库中升入脑海。”

◇为什么我单挑此评点?因为我觉得把它放在序中,特有价值。寥寥数语,他的学生便知病根,而你却看不懂!

◇看不懂就对了!

◇这个点评,虽然几十个字,但道出了文学性写作的一个过程。什么是外视力?什么是“仓库”?什么是“升入脑海的”?我的理解是:内视力即第二视力,失明的人也有内视力!——它看到的是内心的世界;外视力,即进视网膜的客观世界;记忆仓库,则储存着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升入脑海的,指记忆中的印象浮现,从而重新唤起我们的体验。——这是作文的金科玉律。由此,分解出两句话来:一、写的是记忆里的东西。由当下的某一个点(写作触发点),从而唤起了记忆,在脑中浮现出一个又一个印象来,然后串成一个“白日梦”;二、写作就是看图(脑中浮现的印象)写话。

◇可见,徐老师是吃透创作规律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他把“活水”流入了书海,处处是真知灼见。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里说:“不能给人的视力增添一点点敏锐,就算不得作家。”读徐老师的书,会增添敏锐,甚至会破了我们的常识。黑格尔说:“健全的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其中包含着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

◇若你一定要问:徐启贤老师的作文教学核心是什么?

◇用他的话,答:“文学记的是因果关系的一件事。选材,只是选了可加工成‘果’的‘因’,后面的‘果’,是要作者想象出来的。——因果关系的一件事,是没有发生正在发生的,由梦幻而成。它是寓教于乐的载体。因的发展、因的高潮、因的结局,得遵守生活逻辑与情感逻辑!——形象推导得合情、合理、合意(立意),这是关键!”

◇我的理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时间是连续的。在同一个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不同的事情。而一篇记叙文是讲一件因果关系的事。那么,作者需要将不同时间里的同一件事的各个部分,以因果关系挑出来、连起来,同时添上作者的合理想象,从而构成一篇完整的、立意指向明确的记叙文。换言之,记的是作者心中创造出来的一件事!”

◇卡尔·雅斯贝尔斯说:“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正因为徐老师深知文学性写作的三昧,他才能教出那么出色的学生作文。

◇——你怎么理解呢?当读完这本书,想必会有新的启迪,请为自己的进步,打个分。

◇【四】

◇毫不夸张地说,徐老师这辈子是舒服的,光读书教作文:一个聪明人,一辈子醉心于一件事,花大力气耕耘,那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水到渠成的。所以,我在徐老师面前谈作文,犹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但徐老师约我写序,他敢约,我自然敢写,——我是后生家,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求索。

◇我与他结缘,始于2012年。那些年,我是《少年作家》杂志主编,徐老师是特约专栏作者。他写的“作文门诊”专栏中的文章,每一个字,包括标点,我都认真读过,还不止一遍。审徐老师的文章,犹如手捧金黄的新麦粒,能闻到面包的味道,因此,他的专栏一直延续至今。现在,这些文章汇集出版了,新鲜面包出炉了,定能喂饱那些饥饿的肚皮,而且很扛饿。

◇文无妄作,人不虚生,愿学生(老师)受此书的启蒙,而写出(教出)诗意的文章。

◇是为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写作立意需要注意什么?名师的现场指导干货满满
如何提升小学作文写作技能
备考突击:DELF B2口语写作怎么练?“超硬”干货分享
中考语文作文如何取得阅卷老师青睐
备战高考:征服阅卷老师的哲理成语150例,最全面的作文素材!
2015年中考:阅卷老师总结高分作文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