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读 | 杨建英:半瓶子醋瞎晃荡


半瓶子醋瞎晃荡

作者:杨建英

话说有一天,老婆忽然问我:如果当年你不来新疆,那么这会儿,你在老家会干些什么?

我极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有几种可能。第一、如果当年在学校能够好好学习,不是一天到晚忙着给女同学写“纸条儿”,我可能会考个师范什么的,混个教师干干。

别给鼻子上脸,严肃点!

见她动了气,我只好一本正经地冥思苦想。

说真的,我还真没好好地想过这个问题。

第二种可能:以我对当年老家年轻人就业方向的观察,我可能会学手艺,做个手艺人。瓦匠?木匠?我身体单薄,可能会学木匠。

支撑我这个判断的参考是我的堂弟。他曾是我的同班同学。当他上到还差一年就初中毕业的时候,就退学学手艺去了。

木匠!

我不是在讲一个失学少年的悲惨故事。就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那所乡村中学来说,没有好师资,更没好学风。所以,毕不毕业无所谓。早早学点手艺,养家糊口,挺好!(真的,我们初中一毕业,上边就把那所学校给撤了。)

我堂弟学木匠拜的是我们那一带赫赫有名的木匠名家“周瘸子”为师。

木匠讲究四大功课——“锛、刨、斧、锯”。“周瘸子”有两手绝活:一是锛子功,二是斧子功。

木匠的锛子跟铁镐差不多,只不过锛子头磨的雪亮,快的能刮胡子。在农村干木匠活必须会耍锛子,因为农村的木料全是圆树干,先用锛子把圆树干砍出一个平面,然后才能画线锯板子。

耍锛子是个稳、准、狠的技术活, 锛子砍深了浪费木材人家不干。砍浅了容易伤着自己的腿和脚,没有多年的功夫学不会这门手艺。

周瘸子的绝活是:可以脱光了脚,用大母脚趾压住一颗葵花子,然后,把锛子抡过头顶准确的劈开瓜子皮而不能伤一点脚趾头。为了练这一手,他砍伤了脚脖子,留下了“瘸子”的诨名。

二是斧子功。倒不是用斧子劈东西,而是将一块手表放在桌面上,上面盖上一张薄纸,往斧子的“方头儿”上吐一口吐沫,之后抡圆了砸向手表。讲究的是:斧子把纸粘起来,手表面不能伤。开玩笑,那年头,一块手表能换一个媳妇呢。没两下子真功夫,不敢玩这个。

我堂弟没得到周瘸子真传,只是由大师兄带着到处跑。那时,农村活儿很多,盖房子、打家具、“赶热活”。

“赶热活”就是:赶急活。谁家老人突然去世,没有棺材,也没有现成的板材。只能现伐树,现破板,现组装。“三长两短”当天完工。(呵呵,原来“三长两短”指的就是棺材)。

我说的这些都是听堂弟告诉给我的。他那时学徒,每天甭管多晚回来都要到我家和我说会子话。讲一讲一天的心得和哀伤。

学徒苦啊!“三年零一节”方能出师。这期间,没工资、吃不饱、睡不好。每到年节,还要好烟、好茶、好酒孝敬师傅。

有一天晚上,他到我家,我看他老是捂着右手。我问:受伤了?

他眼含泪花点点头。伸出右手一看,手背红肿。我问:怎么回事儿?

他说:晚上吃饭,饿极了,筷子伸到别人跟前的盘子里去了,被师兄用筷子抽的。

那会儿,当学徒吃饭只能吃自己眼前的菜,这是规矩!而且,眼睛要时刻盯着师傅和师兄们的饭碗,以便随时给他们添饭。常常是:好容易轮到自己吃口饭了,而师傅却吃饱撂了筷子,这时自己说什么也不能再端碗了。

堂弟时常挨师兄的打。时间一长他就生出“退学”之意,不干了!

我和我妈就赶紧劝他要坚持住。我妈说:你上学就上出个“半瓶醋”;现在学徒再学出个“二把刀”可怎么好。名声坏了,将来媳妇都不好找。

“半瓶子醋瞎晃荡”,这是我小时常听的话。老师批评学习不好的学生;师父责骂学艺不精的徒弟,都用这句。而民间对于这二者更是发明了专用名词——“二把刀”。嘲讽这些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周瘸子当年还不是为了混成“一瓶醋”“一把刀”而苦练致残的吗!

唉——!说这些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如今,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对这句话也提出了挑战。难道干什么都得必须学好、学精,学得一瓶子醋满满的吗?就不能边干边学,“半瓶子醋”慢慢晃荡吗?

年前我回老家探亲,见到了堂弟。这家伙如今可不得了了。

大奔驰、大工厂、大豪宅、大胖子——他发福了。

我说:行啊!如今徒子徒孙满世界了吧?看把你养的。

他一脸不屑地说:这年头谁还拜师学徒啊?

我说:你家具厂的那些个人,不是你徒弟?

他说:哈哈……不像我学徒那会儿了,现在都是“床子活”啦!(行话:流水线作业,机床控制)。工人也都是十里八村现招的。

此外,还有:以前学开车没个两三年不能出师;现在驾驶学校几十个小时就可毕业。以前歌唱家必须得音乐学院毕业;现在地铁卖唱的业余歌手都能上春晚。以前的武侠电影多是讲:深山习武十年,之后才下山寻仇人报仇雪恨;放到现在,十年时间,仇人早已因吃喝嫖赌患上“三高”外加“艾滋病”一命呜呼了。

时不我待!回老家看到的景象更是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以前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的人现在北京城里跑出租;

以前连饭都做不好的人现在开饭店;

我堂嫂初中毕业,一个地道农村“老娘们儿”现在社区里当电脑辅导员……

“不会,就慢慢干、慢慢学呗!”这是他们对我疑问的共同答复。

 综上所述,对于“半瓶醋瞎晃荡”这句老话我有了新的认识:

瓶中没醋,没得晃荡;

醋太少,晃荡不出来;

醋太满,晃荡不开

半瓶醋刚好!但是,要记住:晃荡出多少,您赶紧补进去多少!


杨建英,男、北京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文联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自治区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新疆三史》解说词总撰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含北京展)解说词总撰稿。自治区“访惠聚”系列丛书《铿锵的脚步》(第一、第二部)总编辑。湖南毛泽东文学院第三期新疆作家班学员。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什么成风
学习传统木匠手艺
今日解字「斤」:这又是一个被误解多年的汉字,都怪没学到字源
《木匠的一只眼皮皱纹多——故乡纪事094》
浅谈梅山地区木匠技艺的传承习俗-中国民俗文化网
继父为长期霸占女儿,竟溺死她诞下的龙凤胎!1992年吉林复仇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