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扉旧事(62)我为啥写《柴扉旧事》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62

我为啥写《柴扉旧事》

张国领

2017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原鄉書院》主编北乔从甘南临潭高原打来的电话,说要在《原鄉書院》给我开个个人专栏,每周发一篇文章,同意的话让我先给他准备几篇稿子。我和北乔既是战友又是朋友,就满口答应了。我想,如果一周只发一篇文章,就我以前写的那些文章,足够他发二十年的。哪成想真发起来之后,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为工作中的事情很多,忙起来常把交稿子的事给忘掉。每周提供一篇文章,数量确实不多,可以前写的东西,有的因篇幅太长或太短不适合在栏目推出,有的是内容不适合当下读者的口味儿。刚发了十来篇,便开始疲于应付。一次我把以前写的一篇《柴扉旧事》随手就给他发了去。那是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文章是分四个部分写的,发走之后突然想起北乔曾经说过,徽信公众号发东西不宜过长,两千字左右即可。我就匆忙给北乔发了一条信息:“小文有点长,内容是分四部分写的,如太长就分四期发吧。”信息后面还添加了两个呲牙的表情,意思是见笑了,原谅了。

他果然是分成四期发出来的。这就是后来引发我写《柴扉旧事》系列文章的由头。

不料这四篇文章发出之后,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首先是意想不到的关注度,很多读者和朋友以各种形式对我说,没想到我三十年前是生活在那里,没想到我三十年前是那样生活,没想到我三十年前还在为温饱而费周折,没想到三十年前解决温饱问题还是我的主要矛盾,没想到你在那里是住在那样的“高干别墅”里,没想到你在城市还拥有一个小院落,没想到你住的小院里还有那么多的风景和故事……言语之间透出对我柴扉小院的向往和期待。

其次是说,从生活琐事中读出了我的精神状态,虽然在那样清贫的年代,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没有发现我的颓废和失望,能从文章中读出我的乐观向上,有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在里面。并对里面出现的人物表示了高度的关注和关心。

第三是说,读到文章的朋友对《柴扉旧事》里那个柴扉小院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合肥的朋友包括一些外地到合肥的朋友,竟然在合肥四处寻找古城郢,找到了古城郢又打听我笔下的柴扉小院,说要看看发生过那些令我或啼笑皆非或扼腕叹息或开心感怀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有人还问我有没有“高干别墅”和柴扉小院的照片,有的话一并发出来让大家看看,有人还问我在那样的情况下是怎么熬过来的……

四是有不少朋友和读者告诉我,“旧事”他们每篇都读,读完之后就期待着看下一篇,说完了还不忘问一句:“下一篇什么时候发出来呀?”我就反问他们说:“那些家庭琐事儿有什么可读的?”他们说主要是看看你笔下的小事是怎么成为大文章的,你是怎么从小事中发现亮点的,一名部队的大校警官、诗人作家是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当然也有关心文中提到的邻居、战友的,关心院子里那两棵枇杷树、院外那棵大梧桐树的,关心我喂养的老母鸡的,同情被我捉住的老鳖和小龙虾的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没想到,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笔下的鸡毛蒜皮之事,过去三十年了,今天写出来竟然还有人去读,还有人爱读,还能引起朋友的共鸣。后来我就想,是我写得好吗?肯定不是,我只是零零星星的记忆抄录;是事情有吸引力吗?肯定也不是,那些生活小事大多是艰难岁月里艰苦创业的事情,无论是经历过还是没经历过的人,都不会去向往它。那是什么吸引大家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我没有把艰苦当苦难来写,我没有把过去当过去来写,我没有把故事当抱怨来写。

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就一篇篇地写了下来。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旧事重提就难免让思绪回到那些艰苦与希望并存的日子。所谓的艰苦,是与今天比较,那时绝没有想到生活的苦。不是我今天矫情,这是实话。我一个副连职军官,提干虽然晚了些,但我毕竟是提干了,当上了月月有固定收入的军官了,1988年第一次授衔就授予我上尉警衔。并且是工作在武警总队这个师级机关里,干着自己最想干的工作,整天与那些高水平的领导和同事在一起,若求上进,人人可做我的老师,即使是不求上进,耳濡目染思想也会受到薰陶。多少比我职务高、进机关早的人还没有住上这“高干别墅”,不管用什么方式,我住上了。不但住上了,还有了一个不小的院落,满篱笆的金银花,满院子的芬芳,萝卜白菜西红柿任我种、任我吃,滨湖而居,风光无限,春夏秋冬,诗意盎然。我有什么理由抱怨呢?可以说我每天下班只要踏上我那二十米长的回家小道,都是唱着一溜河南梆子进院儿的。

前段时间有部叫《芳华》的电影,公映之后引起众人热议,有人说电影里反映的年代和人物,与我经历的年代差不多,问我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我的回答是八个字:“青春永远是美好的。”看看周围的观众,各种评价都有,为剧中的这个人物抱打不平,为那个角色喊冤叫屈,甚至用上了“撕裂”“抵毁”这些极端的词汇来评价。那都是站在此时此刻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剧中的主角、配角都不会这么想。如果你去问那时过来的人,让他们再回到那样的年纪去过那样的生活,愿不愿意,我想百分之百地都会愿意。所以,有人说我“你那时候真艰苦”,可我没觉得任何的苦,因为我有青春,青春是什么?是希望,是理想,是五彩缤纷的梦,是世界的未来完全属于自己的优越感……

写《柴扉旧事》,开始是无意中写的,后来是被催促着写的,再后来是自己完全主动去写的。我发现当我坐在电脑前写作的时候,脑子就又回到了那个柴扉小院:几岁的女儿活泼可爱,年轻的妻子善良贤惠,我虽是个低级别的小军官,但整天意气风发,豪情满怀,胸怀报效祖国的壮志,肩负着保卫和平的神圣使命。虽没上过战场,真枪实弹参加过战斗,但我是军人,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记忆走进洒满阳光的院落和小道,自己仿佛又青春勃发起来,过去的一点一滴都是那么的清晰,角角落落好像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我知道那院里收藏着我的芳华,我回忆的是柴扉,我写的是旧事,我脑海里却是冲天的豪情和旺盛的斗志。

青春都是要吐出芳华的,心中的美好永远不能消失。

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你作为穿军装的作家,应该写大雪满弓刀,应该写沙场秋点兵,应该写梦回吹角连营,而不应沉缅于陈谷子烂芝麻的写作当中……。他说得非常正确,我是军人,我是肩负着神圣使命的军人,不应该停留在诸如柴扉旧事之中。其实这只是我写作的一个插曲,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讴歌军人的奉献、军人的牺牲、军人的信念、军人的英雄壮举和忘我无私的精神。但军人也离不开柴米油盐,军人也吃五谷杂粮,军人也食人间烟火。所以军人也为自己家人的柴米油盐而操心,不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听到祖国一声令下,军人会毫不犹豫地放下一切,包括幸福家庭、妻子儿女、安逸的生活,奔赴血与火的战场。

《柴扉旧事》写了一年多,今天想就此收笔,不是故事讲完了,而是所有的故事都没有讲完的时候。剩下的故事留在记忆中,这叫心中有柴扉,理想在远方,脚下成大道,生活皆华章。在这里我感谢每一位读过《柴扉旧事》的朋友,如果您去了合肥,或者您就在合肥居住,不要再去寻找那座柴扉小院了,因为古城郢虽依旧是一座军营,但它早已被改建成一座漂亮的滨河小区,我笔下的往日景象,也早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记忆中时常泛起的这些柴扉旧事,曾经存在过、发生过,现在只能化作一这行行温暖的文字,在这纸上流淌……

作者简介

张国领,河南禹州神垕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丰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橄榄绿》主编、《中国武警》主编,武警大校警衔。出版有散文集《男兵女兵》、《和平的守望》、《和平的断想》,诗集《绿色的诱惑》、《血色和平》、《铭记》《千年之后你依然最美》《和平的欢歌》等11部,报告文学集《高地英雄》等2部,《张国领文集》十一卷。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战士文艺奖”一等奖、“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群星奖”银奖、《人民日报》文艺作品二等奖、“2009中国散文排榜”第六名、 “河南十佳诗人”等多个奖项。作品被收入《军事文学年选》《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学生课外精读》等三十多种选本。

原鄉書院

高品质文学平台

你的移动图书馆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些琐碎之旧事小院清幽记
云庵
小扣柴扉
清早起开柴扉
葉紹翁詩《遊園不值》
愚伯回乡记:小院改造第十天,今天进度好快,没想到出了一个意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