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天地‖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是边塞军旅诗创作的巅峰时代 文/朱乐尧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是边塞军旅诗创作的巅峰时代

                 作者:朱乐尧

唐代以前的中国诗歌,其题材开发就已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无不及,但在开发的程度上却各有深浅,在边塞军旅题材方面,就还是一片尚待深拓的莽原。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
栀子花。”(唐·王建《雨过山村》)
发轫于先秦时代的边塞军旅诗,汉时虽边塞战争不断,且规模宏伟,但汉代诗歌发展水平上低,文人“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也甚少见,所以边塞军旅诗也未得到多少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乃,诗歌艺术提高,边塞军旅诗渐见成长,但也仍较稚嫩。
边塞军旅诗至隋代开始兴盛,那时的诗人大多都有征战的经历,从军、出塞成为诗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边塞题材一时火爆,蔚成大观。
边塞战争、军旅建设有系国运沉浮,历代无一不被高度重视。故最能代表时代潮流的杰出诗人,几乎都注定会产生在这里。
由隋入唐,历史赏赐唐人以出类拔萃的运会,一些有着切身边塞及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见闻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边塞军旅诗歌创作的人数之多,作品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造就出了一大批边塞军旅诗作名家、大家。
有人统计,唐以前的边塞军旅诗,现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军旅诗就达2,000余首,成为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其中的一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史学意义。
论及唐代边塞军旅诗,不能不首先说到戎旅一生、挥戈定国的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他既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参加了一系列的国内战争和对外战争,在战场上,是一个身披铠甲,弯弓持槊,陷阵冲锋的勇士,从战场下来,则是位才华横溢,能吟善墨的出色诗人。
李世民一洗南朝浮艳柔弱之诗风,首开初唐诗歌刚健宏放之风气,带头创作了一系列的边塞军旅诗作品,可谓是初唐时期的边塞军旅诗第一人。他那异乎常人的丰富阅历、帝王胸怀及其所拥有的中华男子汉的内在刚劲气质,使其边塞军旅诗呈现出迥别于同时代其他诗人同类诗作的独有诗风与美学风格,展示出一个崛起的王朝君主所特有的沉雄、磅礴之气势与整顿乾坤的豪迈之精神,进而有力地推动了唐代边塞军旅诗的发展。
李世民边塞军旅诗作,大多与其征战经历有关。如在他生前参与的最后一场战争——亲征高句丽期间,就作有边塞军旅诗五首:《辽城望月》、《辽东山月临秋》、《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宴中山》、《伤辽东战亡》,成为抒写辽东征战纪实和辽东边塞风光不可多得的史诗。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率军亲征高句丽,首战大捷,攻克辽东城。李世民登临城头,遂成《辽城望月》一诗,以贺胜利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骨劲风清,以“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起兴,描述唐朝一次对外战争的发生、发展与胜利的全过程。诗中所描写的塞外、瀚海(沙漠)的悲壮之景,征战将士的豪迈之情,进军途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和军队凯旋之场面等,当是诗人亲眼所见,因此,此诗想必亦是他濡笔马上而作,其眼光、气度,其指点江山,总揽寰宇之势,都是此后的许多诗人所难以企及的,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初唐时期,基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那时的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文学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与生活经验的反映和描写。诗人们的边塞军旅生活成为其诗歌创作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重要源泉,边塞军旅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曾久戌边城,写下了不少的边塞军旅诗,五言诗《夕次蒲类津》即是其代表名篇之一。诗中写道: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通过对征战生活和战地风光的描写,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诗人崇尚勇武、渴望建功的爱国热忱与望乡思归的复杂情结。
骆宾王的边塞军旅诗题材开阔,不仅内容涵盖了唐代边塞军旅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为后来的诗论家所称道。
此后,其他著名的初唐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也创作了大量的边塞军旅诗作。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等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都是边塞军旅诗的名篇。他所高倡的汉魏风骨,在这些诗中得到了最卓越的表现。
陈子昂的边塞军旅诗作,也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战、戌边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平庸将帅的讥刺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这些内容后来被反复吟咏,成为边塞军旅诗的基本主题。
在形式上,陈子昂偏爱古体,创新不多,但也注意吸收今体格律。其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句法独到,意到言随,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遂成千古一家。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军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兵败。陈子昂请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诗人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于是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等重要名篇
盛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伟大时代,国家的兴盛,边防的强大,彼时有着强烈民族自豪感的诗人,多有征戌、边塞诗作问世,边塞军旅诗创作进入其历史的巅峰状态。
盛唐边塞军旅诗作的突出特点,一是开阔的题材,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既抒发戌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如诗人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句,就再清楚不过地表达了那时诗人们的建功立业的渴望。
与此同时,也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反映出戌边将士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等矛盾、复杂情感。
另外,还包括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边疆地理、民风民俗、民族交往等众多方面。
盛唐边塞军旅诗作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意象宏阔,基调昂扬,大处落笔,气势流畅,展示出雄浑、磅礴、豪放、勇敢、悲壮,一往无前的阳刚之美,凸显人们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憾。
如李贺七言绝句《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在盛唐的边塞军旅诗里,即使是残酷的战争、艰苦的远戌生活,也壮丽无比,浪漫瑰丽,爽朗明快。盛唐的边塞军旅诗中洋溢着的崇高感,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盛唐边塞军旅诗作的第三大特点,是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与古体、古风相对的近体边塞军旅诗也已成熟。
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边塞军旅诗的代表作品,如李颀的七言乐府诗《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在大雪荒漠,夜雁悲鸣,凄冷酷寒的恶劣红军中,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些葡萄种子归国。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全诗由月照凉州起兴,前半部分写凉州的边域风光、民族杂居的习俗民情,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鲜明地透露出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更把夜宴写得兴会淋漓,豪气纵横,充满了盛唐的时代气氛。后半部分写兴会淋漓,豪气纵横的夜宴,那爽朗的笑声,豪迈的斗酒,充满了盛唐时代的气象与脉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好一派豪情和壮志!
近体边塞军旅诗的代表作品,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从军行七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四)。“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其五)。
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盛唐边塞军旅诗的其他名篇,至少还有王维的《使至塞上》、《老将行》、《陇头行》,高适的《塞下曲》《别董大》、《蓟门行》、《塞上听吹笛》,岑参的《碛中作》、《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题苜蓿峰寄家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之焕的《凉州词》、《出塞》,李颀的《古意》等。
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也有不少的边塞军旅诗作,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盛唐所有的边塞军旅诗作,每一首都有如拔出的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都是经久传诵的历史名篇。
安史之乱后,无休止的动乱、战争,进入中、晚时期的唐朝快速走向衰落。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边塞军旅诗,在此期间已全无初唐、盛唐时期的豪迈,那种“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英雄主义精神悄然退出,更多的只是写征战、戌边将士的思乡、厌战情绪。
这一时期具代表意义的边塞军旅诗名篇,如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以一个退伍伤兵的饥、寒、疲、病、伤的悲惨遭遇,控诉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和痛苦。
唐德宗贞元元年至四年(公元785—788年)间,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在随崔宁边疆巡视时,有感军队已不复盛唐之雄壮豪迈而发的重要名篇《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回向,一作回首)。
诗写在肃杀苦寒之边塞的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苦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无处表达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人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将悲壮中显凄怆,哀怨中凸无奈的征人心理感受栩栩如生地聚焦在一幅思乡图中。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寓情于景,凄怆无奈的征人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李益的另一名篇《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所抒写的也是戌边将士之浓郁的乡思和那深深的哀愁之情。全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诗意婉曲深远,沁人肺腑,读罢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陈陶的《陇西行·其二》:“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写酷烈的边塞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与灾难,“河边骨”,“春闺梦”,实虚相对,诗意凄楚,吟之无不怆然泪下。

作者简介


朱乐尧, 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与农业及农村问题的研究与教学。自1982年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3种(部)。近年转入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先后在中诗网、枸杞文学发表随笔、散文等作品30多篇。纪实文学《故乡记忆——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目前正致力写作《饮马长城——我的导六师》一书。

普通稿件征稿启事
 

  山东精短文学微刊以弘扬精短文学、发现和培养精短文学新秀为己任。即日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具体要求和待遇如下:

  一.体裁和字数

  常年征收1400字以内的小小说、600字内的闪小说、千字内的散文、50行内的诗歌等优秀原创首发作品。

  二.要求

  投稿作者请以WORD文档把排好版的作品投到相关邮箱,文末附通联、作者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接到编辑采用回复后,请自动加主编微信qiaomei886699。并关注山东精短文学微刊公众号,作者有义务宣传自己的作品。

  三.待遇

   1.优秀作品将推荐到纸刊或结集出版。给文章打赏,请留言打赏的题目或者是作者。请作者自动加主编微信:qiaomei886699。

     2.关于稿费(5天为限)

     (1) 凡阅读量达到200的,发放赞赏的30%。

     (2)凡阅读量达到400的,发放赞赏的40%。

     (3)凡阅读量达到500的,发放赞赏的50%。

      (4)凡阅读量达到1000及以上者,发放10元稿费及赞赏的80%

      阅读量计算公式:浏览量+留言量+赞赏金额(一个留言=3个阅读量,赞赏一元=2个阅读量,一个微信号只算一次留言;赞赏少于10元的用于平台维护,不予发放)

  四.签约作者及福利

      (1)长期投优稿支持者(刊发5篇以上,且每篇浏览量达400以上者),将成为本平台的签约作家。

      (2)享受每篇稿子不低于10元的稿费。赞赏金全部发给签约作者。

      (3)获得优先推荐纸媒的资格

      (4)获得最新报刊杂志投稿资源,让您不再为不知往哪投而烦恼。

  五.投稿邮箱

散文412286717@qq.com 

诗歌865210029@qq.com

小小说1737680983@qq.com

  六.其他

  所投稿件文责自负,如有剽窃之嫌,本编辑部将取消其全部待遇。                         


山东精短文学编辑部

总编
张巧梅

执行主编
 李洪菊 潘杰
 卢健生 周克

总审: 王焕东

副主编:尹延哲    陈雅萍 

本平台签约作家名单

宋欣  杨瑞雪  朱绪厚  程阳辉

侯秀莲 赣一鸥  李雅芳 张光辉

李性亮

更多签约作家陆续添加中……


  

优秀平台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卢纶:写出盛唐边塞诗的恢宏气势,《塞下曲》使他成为军旅诗人
高適、岑参边塞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赏析
七绝圣手王昌龄冤死之谜!
唐诗里的情:千秋家国梦(中)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四四)
王昌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