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天地‖《诸广山夜话》历史记忆:洛中八俊诗俊陈与义(外一篇) 文/朱乐尧


《诸广山夜话》

历史记忆:洛中八俊诗俊陈与义(外一篇)

作者:朱乐尧

【题记】历史上有的“洛中八俊”,系指北宋、南宋相交时期活跃在洛中(今河南洛阳)地区的八位文人,但有明确记载从而能够被确认的却只有三人。
据南宋大臣、文学家楼钥所著《攻愧集·第七十一卷》的记载:“承平时,洛中有八俊:陈简斋诗俊,岩壑词俊,富季申文俊,皆一时奇才也。”陈简斋,即陈与义。岩壑,就是朱敦儒。富季申,即富直柔。
关于词俊岩壑,即朱敦儒,笔者在《朱敦儒,一个被低估了的宋代词人》一文中有过粗浅的介绍。在此,就“洛中八俊”中的诗俊陈与义和文俊富季申写下以下文字,也可认为是对前文的一个补充。
风雨飘摇中的天涯羁客
陈与义(公元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安史之乱,陈氏一族入蜀避难,定居眉州青神县(今四川眉山)。后其曾祖陈希亮中进士入仕,遂从眉州迁居洛阳(今河南洛阳),故为洛阳人。登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今河南濮阳市)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寻谪监陈留酒税。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遂亡,宋室南迁。随之,陈与义自陈留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湘,逾岭峤,绕广东、福建,于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抵当时的南宋首都绍兴(今浙江绍兴),逐渐成为南宋朝廷重臣。先是被任命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事。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正月,授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陈与义见高宗无意收复中原,很是失望,遂于三月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
《宋史·陈与义传》云:“与义容状俨恪,不妄言笑,平居虽谦以接物,然内刚不可犯。其荐士于朝,退未尝以语人,士以是多之。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陈的为人,由此可见。
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元1139年1月1日),正值壮年的他因病去逝 ,终年49岁。《宋史·卷四四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有传。
陈与义著有《简斋集》。最先由其学生周葵所编的《陈与义集》,共10卷,已佚。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胡稚笺注《 简斋诗集》30卷(附《无住词》1卷)刊刻问世,《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并附印元刊《陈简斋诗外集》。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即以胡本为底本。
闻名遐迩的南宋诗人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是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青年时的他就写得一手好诗。《宋史·陈与义传》云:“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并说他“尤长于诗”,其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眺)、韦(应物)、柳(永)之间”。还说他的早年之作《墨梅·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共5首),受到宋徽宗(公元11001125年在位)的喜爱与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尝赋墨梅,徽宗嘉赏之,以是受知于上云”)。
陈与义师尊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他还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士道,博览约取前贤的作品,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其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因此,在南宋有着甚高的诗名,是南宋最有成就、声名远播的诗人之一,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诗19首。
陈与义的诗歌创作,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较远。如《襄邑道中》写春日乘船而游,表现对风光的流连和对现实的冷漠,然而文字、诗风清新明快,情真意切。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类似于这样的诗。
南渡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当年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特别是自陈留至临安那三年多的长途跋涉,一路上对现实社会各个阶层广泛接触而激发出来的思想飞跃,诗风也因此而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个人生活情趣转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感怀家国,慨叹时势,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如《伤春》《居夷行》《次韵尹潜感怀》等,都属于这类作品。另还有不少寓忧国忧民于写景咏物之中的诗作。这些诗作往往语言隽永秀丽,形象鲜明,多为体物写志,爱国怀乡之作。
陈与义诗作最近于杜甫诗的是七律,如《登岳阳楼》《巴丘书事》除夜》等,雄浑悲壮。《登岳阳楼》是诗人颠沛湖湘至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而写下的带记事性质诗篇,由两首七言律诗组成。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第一首通过写登楼凭吊古人,抒发诗人感怀伤时,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和沦落天涯的无尽凄凉之感。第二首写诗人在岳阳楼上和归途中看到的风景,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家国之恨、身世之悲融于一体,表达诗人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却只能以观景来排忧的伤感之情。
陈与义的五言律诗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蜚声词坛的园艺师词人
陈与义亦擅词作,工于填词。〔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胡仔等人对他有较高的评价。总的说来,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陈与义留世的19首词,风格别具,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清婉秀丽,浑然天成,雄浑悲壮,在绚丽芬芳的宋词花圃和浩如烟海的园艺师词人中享有一席重要之地。代表作《临江仙·夜等小阁忆洛中旧游》《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浑然一体的情景叙事与感怀,使其成为蜚声词坛的名篇。
《临江仙·夜等小阁忆洛中旧游》,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在洛阳时的旧游生活的词作: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此词系作者。上阙忆旧,下阙感怀,通过山下两阙的今昔对比,概括作者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抒发历经国破家亡巨大变化的深沉感慨。全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韵味深远绵长,真切感人。其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是为后人称诵千多年的名句。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作于席益举行的告别宴会。席益,字大光,是陈与义的同乡。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陈与义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符宝郎时与他相识。不久,与义遭贬,别后两人还有以通信方式互相唱和的诗作(诗札)。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席益离郢州(治所今武汉市武昌,一作今湖北钟祥市)知州任,流浪于衡山县,陈与义躲避金兵也同时至湖南。同年腊月,两人于衡山相遇。次年元旦(春节)后数日,陈与义离衡山赴邵阳,与义有《别大光》诗,告别宴会上作此词: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上阙由别宴写起,进而追忆到过去相聚的时日。下阙仍写别宴,从歌声起笔,进而写离恨。全词“紧扣别宴,思前想后”,把离别的情绪融贯到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前途的相像之中,非同一般,别有一番风味。上阙“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和下阙“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句(衡州,今湖南衡阳),都是自然映发、自见妙处的佳句。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年,公元1135年)。原词的简短小序,作者对该词的来龙去脉作了如实的说明:“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此自述之情事与《宋史·陈与义传》的记载不同)。
宋高宗绍兴四年(甲寅岁,公元1134年),词人从礼部侍郎任上调往湖州任知州。上任时已是深秋时节,途中经过江南水乡,荷塘里的词人心心念念的荷花已经枯萎,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这着实给词人留下了很多的遗憾。第二年,词人因病加之政见上的一些原因,随即回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时的都城),写了一份辞职信,辞去湖州知州,以显谟阁直学士的身份提举江州太平观。这其实算得上是一份闲职,但湖州的风景却让词人产生了到风景宜人的青墩(今浙江嘉兴桐乡乌镇。古时乌镇隶属湖州,在湖州之南,)长期居住下去的想法。于是,在立秋的第三天,词人便踏上了前往青墩的路程,舟行水上,一路上引入眼帘的则是一望无际去年未曾看到的荷花盛开的美景,使词人大饱眼福。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词人从临安乘船前往青墩途中所见所感的《虞美人》词: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全词行文意境清旷,抑扬跌宕,情寓景中,颇耐寻味。在艺术结构上匀整对称,浓淡相宜,情景事浑然一体,在虚虚实实的描写中刻画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自我形象,词意唯美动人,成为千年不衰的名作。
外一篇:文俊富直柔
富直柔(公元10841156),字季申,文学家,南宋大臣,河南府洛阳人。祖父富弼,北宋名相、文学家。父富绍庭,历宗正丞、提举三门白波辇运、通判绛州、提举河北西路常平等官职。
富季申以父荫补官,年少时敏悟,有才名。靖康初,时任秘书少监的诗人晁说之奇其文,荐与朝,召赐同进士出身,担任秘书省正字。
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召近臣举所知,礼部侍郎张浚以直柔(即富季申)应。诏授著作佐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除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佑谏议大夫。建炎四年年(公元1130年),累迁至御史中丞、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同知枢密院事,为吕颐、秦桧所忌,数月即罢,提举临安洞霄宫。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为生母丁忧。起复为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推辞不去。起知衢州。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落职奉祠。不久复端明殿学士。徜徉山水,放意吟诗,与苏迟、叶梦得等人交往。
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在家中寿终,年73岁。《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富直柔留世诗作5首:《绝句,其一》《次方德顺和贫土韵》《绝句,其二》《绝句,其三》《万象亭》。均收录在《全宋诗》中。

作者简介


朱乐尧, 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与农业及农村问题的研究与教学。自1982年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3种(部)。近年转入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先后在中诗网、枸杞文学发表随笔、散文等作品30多篇。纪实文学《故乡记忆——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目前正致力写作《饮马长城——我的导六师》一书。


普通稿件征稿启事
 

  山东精短文学微刊以弘扬精短文学、发现和培养精短文学新秀为己任。即日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具体要求和待遇如下:

  一.体裁和字数

  常年征收1400字以内的小小说、600字内的闪小说、千字内的散文、50行内的诗歌等优秀原创首发作品。

  二.要求

  投稿作者请以WORD文档把排好版的作品投到相关邮箱,文末附通联、作者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接到编辑采用回复后,请自动加主编微信qiaomei886699。并关注山东精短文学微刊公众号,作者有义务宣传自己的作品。

  三.待遇

   1.优秀作品将推荐到纸刊或结集出版。给文章打赏,请留言打赏的题目或者是作者。请作者自动加主编微信:qiaomei886699。

     2.关于稿费(5天为限)

     (1) 凡阅读量达到200的,发放赞赏的30%。

     (2)凡阅读量达到400的,发放赞赏的40%。

     (3)凡阅读量达到500的,发放赞赏的50%。

      (4)凡阅读量达到1000及以上者,发放10元稿费及赞赏的80%

      阅读量计算公式:浏览量+留言量+赞赏金额(一个留言=3个阅读量,赞赏一元=2个阅读量,一个微信号只算一次留言;赞赏少于10元的用于平台维护,不予发放)

  四.签约作者及福利

      (1)长期投优稿支持者(刊发5篇以上,且每篇浏览量达400以上者),将成为本平台的签约作家。

      (2)享受每篇稿子不低于10元的稿费。赞赏金全部发给签约作者。

      (3)获得优先推荐纸媒的资格

      (4)获得最新报刊杂志投稿资源,让您不再为不知往哪投而烦恼。

  五.投稿邮箱

散文412286717@qq.com 

诗歌865210029@qq.com

小小说1737680983@qq.com

  六.其他

  所投稿件文责自负,如有剽窃之嫌,本编辑部将取消其全部待遇。                         


山东精短文学编辑部

总编
张巧梅

执行主编
 李洪菊 潘杰
 卢健生 周克

总审: 王焕东

副主编:尹延哲    陈雅萍 

本平台签约作家名单

  朱绪厚   赣一鸥  李雅芳  张光辉

李性亮  吴刚

更多签约作家陆续添加中……


  

优秀平台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鉴赏:陈与义名词赏析
《古代诗人名录》10856位大全集 卷七(5401—6000位)
宋代诗人陈与义五首诗词,堪称一代“诗俊”
莆田人文|宋孝宗名相 · 陈俊卿的人生故事,第八章《三荐朱熹》,为您解说!
【古韵永阳】5 老井的故事,荡气回肠
《柳州诗存》增补 二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