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科普·星语】连接宇宙的神奇“扫帚”——彗星!


  不管是传说中会带来灾运的“扫把星”,还是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再或者是前几年电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中的重要元素,大家或多或少都对“彗星“这个名字有所耳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彗星!

  我国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对于彗星的观测记录。《春秋》中就有“(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的记载。这句话中,“孛(bèi)”就是对于彗星的别称。这里记录的彗星,经过考证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哈雷彗星,而这里的记载也是现在世界上公认的对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除此之外,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29幅形态各异的彗星图,记录着古人对于彗星彗尾形状的观测。

马王堆彗星图,图片来源网络

彗星究竟是什么?


  彗星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彗核是彗星的核心部分,可以被理解成为一个“脏雪球”,是由水冰、岩石、和冻结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等)融合在一起组成的,一般直径在十千米左右;彗发是彗星的周围围绕着的尘埃和气体形成的巨大且稀薄的大气层,直径可以达到十万千米;彗尾则是彗星在接近太阳时受到太阳的影响而形成的长长尾巴,可以达到一亿千米。

彗星结构,图片来源网络

  事实上,正如马王堆出土彗星图中所绘制的那样,彗星的尾巴实际上可能不止一条。当彗星接近太阳,彗星中被冻结的气体受热被释放出来,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会将这些气体直直地吹向背对太阳的方向,这条尾巴称为离子尾。同时,彗星中受热被吹出的除了气体还有一些尘埃,这些尘埃的密度高于气体,受到太阳风的影响并没有那些气体的影响大,因此会沿着彗星运动方向分布,呈现弯曲状态,称为尘埃尾。如此一来,我们便能看到彗星的不止一条彗尾。

1997年过近地点的海尔波普彗星,因为足够壮观与罕见也被称作"世纪大彗星",图片来源NASA

  关注天文方面新闻的朋友可能听说了近期活跃于天文圈中的那颗预计在今年五月爆发,达到肉眼可见的彗星C/2019 Y4 Atlas。尽管根据最新的观测,这颗彗星已经分裂为至少四部分,不会如期在五月进入我们的视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它来了解彗星的命名方式。

已经分裂成四个可见部分的C/2019 Y4彗星,图片来自NASA

  我们就以C/2019 Y4 Atlas为例,名称中的C/代表着无周期或周期长于200年的彗星,而2019 Y代表着这颗彗星被发现的时间—— 2019为发现的年份,而Y代表发现的月份,具体到半个月。英语26个字母中,除去I和Z,其他每个字母依次表示半个月,可以通过下表查询;“4”代表着这是这半个月中发现的第四颗彗星,而Atlas则是发现彗星的发现方——小行星际-碰撞最后预警系统(ATLAS)的英文缩写。在这套命名系统中,P指短周期彗星,例如每76年运动到地球附近的哈雷彗星的编号就是1P,也就是系统中第一颗短周期彗星。


彗星命名方式,刘怡霄绘

  通过现代观测和研究,我们知道彗星并不是古人描述那样的“灾祸之星”,它反而是我们人类认识宇宙的桥梁——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并且因为处在持续冰冻的状态下,其成分几乎不变。因此研究彗星成了认识早期太阳系非常重要的途径。即使不进行专业的天文研究,亲眼看一次足够明亮的彗星,也是很多天文爱好者的一大愿望!不过,由于彗星结构复杂,不可预测性极大,因此绝对算得上是一大可遇不可求的天文现象。所以,当有彗星来临时,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哟!

“地球记忆工作室”创建于2014年7月。秉承“延续地球记忆,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与国内多家博物馆、学校及企业广泛开展自然博物教育。着重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兴趣,启迪科学智慧。工作室常年系统收集各类标本万余件;以及几万幅动植物生态图片服务于典藏研究及教学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意外收获!哈勃视野:阿特拉斯彗星生命之终结
秦汉绘画-2
韩行高:彗星的本质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一个当今人类急需更新的认识(下)
在中国的马王堆里居然早就记录了哈雷彗星
III:彗星|神秘的灾星?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