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武当太乙门太极桩功
论 太 极 桩 功
梁英杰
转载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69aa60100aulc.html  
千百年来,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从零星闪烁的远古,到群星光芒的今天,形成了当今的众多的门派。能够使他们延续、发展到今天的动力是什么呢?内功!内功是传统武术的精华所在,而内功的具体修炼方式是以站桩功的方式来完成的。

站桩功是传统武术内练能力的基础。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培本固元地目的。通过在桩功中的锻炼,才能使体内真气的运动自如,通过心法的应用才能进入静定的状态,才能达到天地人三合一的境界。在众多的桩法中,首当典范的是太极桩,在很多的门派中都有太极桩之名,然而,名虽相同,而实质的内容却各有所别。

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派的太极桩无论在练法还是在功效上均有突出的特点:(1)历史久远,功效稳定(与盘古桩、混元桩共称三大古老桩法)(2)武道同修,内外齐举(改造人体能力极强,软硬轻各项功能齐备)。(3)简单易学,功夫上身快等优点。(4)功理、功法明确,遵循太极理法。现就武当密传丹法的太极桩内涵论述于下:

一、浅谈太极理法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它既相对,又相融。相对者,阴极必反,阳极必变者是也。相融者,阴阳相抱,则万物必昌。此乃万古不变之理也,也是道的基础。这就是道家著名的太极理论之精髓。

 太极之名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中所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清代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都说出了太极的含义:即太极是由无极演化而生,是阴阳的本性。在自然界的表象即是天地、白天、黑夜。所以古人在不断地总结完善这一学说,最终得出:“天下万物皆可分阴分阳”。并且用它来帮助人们观察和了解、认识事物及其发展,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理论体系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太极理法主要讲的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应当说它适合任何一个领域,包括武术技击。在武术技击中更注重阴、阳、虚、实、动、静的变化。比如技击中的动,桩功中的静等无不体现了太极理法。谈到武术技击,更要讲桩功!桩功的修炼包含静桩、动桩两种境界,由于练功的形式不同,具体要求也有所区别,要根据自我修炼的目地而定的。

二、太极桩功原理

武当太乙门十分注重桩功的修练,太极桩是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法的入手功夫,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桩法。太极桩的修炼方式突出的体现了武当太乙门以武入道特色,同时也完美的体现了太极理论在内功中的具体的应用。

太极桩功历史久远,相传太极桩功是道祖老子所传,经尹真人而留于武当。虽然此说已无法考证,但根据此桩的功能、效果也可窥知,发明此桩的人是一位圣者。而此位大贤精通阴阳五行、人体经络、武功技击、金丹内炼等诸多学说。

太极桩法在练外形方面有独到之处:下手即求天、地、人三才同修。所谓三才即:(1)练人之天极——双臂之厚重;(2)练人之无极---丹田之混元;(3)练人之太极——双腿之轻灵。三才相合即入无极而成混元,即可功成。继而精求劲法,在身体用劲方面,力求刚、柔有度,阴、阳变换有法,正如祖师所讲:“劲法太极在一法之中仍然体现。以太极桩为例:用功之时,必先以刚劲而用之,以求开筋、开骨之效。刚劲用后即弃之,弃之则松,松则柔。以刚求柔,以刚用柔,以柔用刚,刚柔相济,始合太极,浑然一体,其功乃成。”先用刚劲,刚劲用过之后,就弃之。则柔劲自现。正所谓阳尽之后阴则自生,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则合太极。从中可看出,太极桩劲路的刚、柔变化是有法度的。

太极桩内在的意识活动方面也具独到之处:

(一)下手即合太极。先动足少阳胆经,以足少阳胆经之真气来推动足少阴肾经之真气。以形成少阳、少阴两经相互交换,相抱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足少阳胆经在人身主人之胆腑,其性犹以活跃、善动而著称,更有强胆量,练精神,临敌而不惧,泰山崩于面前而心不动之能,是武功练习听功所必须练习的经络。与足少阳胆经相互交融的足少阴肾经则更为重要,足少阴肾经在人身体主肾脏,肾脏是人先天之祖气得所藏之地,后天生精之所。有强筋骨、壮精神、聪耳明目、滋润五脏,是强身健体、修真成圣的重要的脏腑。肾脏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习武、修真的结果。因此,下手先修炼上述二经,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另外,由于少阴、少阳两经的相互交换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肾水升腾!由此而使五脏得以滋润,正如阎老祖师所讲:“一法之中,有先动阳而后动阴者,即抽坎中之真阳,添离中之真阴。如太极桩,先升肾中之纯阳,添心中之真阴者便是;”真阳上升、真阴下降,阴阳交替,周而复始始入太极之状,则丹功成矣。

(二)易筋腾骨布气。易筋者,通过身体的姿势的调整,使身体的筋脉得到充分的激活,使其强健有力,古语说,筋长一寸,力长一分,充分的说明了筋腱的作用。加强筋腱的锻炼,无疑对身体的柔软性、轻灵性,都有莫大的好处。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人身体的能量供养途径有三种:1、经脉中的真气供养;2 血脉中的氧气供养;3、就是筋脉中的能量供养。可见易筋的锻炼是有理论根据的,在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腾骨者,通过特定的方法,使身体的皮膜,骨膜得到充分的激活,使其逐步的产生形如空鼓的气囊,以这种特性的功能,来产生巨大的抵抗外界击打的能力。腾骨者有二:1、皮肉之间的腾起,有效的抵御外界来侵的第一道屏障;2、筋骨之间的腾起,即通常所说的腾膜,此处是抵御外界侵犯的后一道防线。是否能够有效的抵御外界的侵入,关键在于易筋腾骨功夫的优劣。

易筋腾骨产生的气行囊中充分的发展到全身,(所谓气:即是通过各种练功方法的锻炼,所得到的真气。)练功者通过特殊的方法把真气布于全身的筋骨、皮肉之间的气行囊之中,使之产生巨大的保护身体的能力,这种方法叫做布气。

太极桩在行功中,通过不同的意识活动,合理的把易筋、腾骨、布气,这三种不同的功夫合为一体,使养生、练气、强筋等多个目的同时实现。

(三)换劲有法循循:在内家功夫的练法中,常常有劲力的说法,所谓劲力:就是武术技击的劲法。内家功夫通常将劲分为两种:1、后天劲,即人的自身肌肉所产生力量。2、先天劲,人身体自身所带来的潜在的能量,俗称,先天劲。内家功夫首先练的功夫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使先天的内劲体现出来。

换劲者:内家功法以换掉后天的肌肉力量为主要的目的,后天之劲退去,先天内劲自生,传统内家理论把这一过程称为:换劲。

太极桩在换劲方面依然遵循着太极理法,既由无极开始,继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节)、九宫定成局的方针进行的。

(1)、由上向下换劲:由上身阳经之内劲开始,向下身进行内劲的转换,其间内气、血则随同意识的不断的变化,而行遍下身,使下肢经络完整、充实,达到沉稳中透着轻灵,刚建中含有柔软的境地。                                    

(2)、由下反上换劲:由腰背间而向两臂进行劲力的转换。其间内气、血则随同意识的不断的变化,充实上肢,当经络完整、充实后,达到两臂沉重中透着鼓胀,刚建中含有轻灵的境地。

(3)、由中向梢换劲:本着“劲由丹田出”的原则,由中向梢进行劲力的转换。使之内气、内劲由丹田发向四梢,节节灌通,使内劲运化通达,达到经脉畅通无阻的境界,进而达到内、外三合一体,意念一动,周身皆一体,整如泰山的状态。

(4)六合一体整劲:何谓整劲?既周身内、外三合融为一体,所发出的整体如一的劲力,在站桩时通过不断地运用意识的转换,使身体的横、竖、内、外的各种劲力,有机的结为一体。在意识的引领下,由丹田到四肢,以节节的贯通,使之达到意识一动,则气达四梢;意识一动,则力达四梢,逐步地做到一发动,周身皆动,大有泰山倒、高楼倾之感。

(四)丹田培元练气。“丹田练气”,是所有功法所要求的,太极桩在这方面尤有独到之处。先动足少阳,足少阳一动,则周身内气开始活跃。由于足少阳经后再动足少阴,足少阴一动则补先天之元阳,强化五脏,练后天的五谷之精,化为真气补充五脏。行先天之真阳,补心中之真阴,达到坎离交媾,阴、阳互换的丹道小周天的境地。之后,引周身真气归于丹田,注重丹田的吐纳、开合、鼓荡、填充。让丹田——这气机发起之源,充分吸纳周身的元气使之更加饱满、坚实。在整个的练功的过程中,通过丹田不断的把元精转化为元气,然后再开通经络,使丹田的元气通过经络的运化到体内的各个脏腑,充实于五脏。逐步的达到精旺、气满、神全。丹田的混元罡气保满,为周天循经行气做好必要的准备。

(五)周天行气循经。武当太乙门的功法均以练精化气为修炼宗旨,以练就丹田混元气为入手,继而运气行走经络,让丹田混元气按内功的不同需要,而行走不同的经络,以达到不同功夫的要求,这就是所说的:“循经行气”。太极桩也不例外:先以足少阳、足少阴两经作为循经行气的入手,继而行气于督、任二脉,以达小周天地目的,此乃武功、丹功所必需达到的。而行气于大周天,布混元罡气于周身经络,达到“法密如笼”的境界,才是太极桩外功的最终追求。练到此境界,太极桩在外功方面,才达上乘功夫。

(六)光华内收练神。神为内功之主帅,练神之清明,则意之灵便。意识是内功习练法中的君主,任何功夫的练法,均离不开意识的运用。因此,在练太极桩功时,要十分的注意意识的运用。所谓“光华内收练神”是指:在练功的过程中,神光内收,专心的注意意识的运用、转换以及体内气血运行的变化。反观内照,精神内守是练太极桩应用的必备方法,也是太极桩武道合一的具体的表现。神到、意到、气到、力到是内家功夫的内三合的基本要求。而内视练气的法则则是练内功的共法,“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更充分的说明了神光内收可以开通经络隧道的特性。光华内收以后,随着神光的内收,练功者的心态也逐渐的趋于平稳,安详,逐步地进入禅定的状态,达到内功的大成高妙的境界。

二、太极桩与“养气”

 

所谓“气”是指人身体中的元气,传统的养生、修真理论中,把气分成两个部分:1、先天气,2、后天气。先天气也称为内气,后天气称呼吸。先天气是指人在出生之前的气而言,也是人生存的基础和动力,故显然非常重要。先天气发源于肾间命门,藏于丹田。是由父母精血组成,维系生命存在的一种能量,是推动人体各部器官及身体正常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故先贤曾说:“……气少则身弱,身弱则病生,病生即命危”,反之“……内则志坚骨强,外则筋力勇锐,身体修实,齿白唇红,老而不衰……”。后天气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来源,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先天气有赖于后天气的供给补养,后天气有赖于先天气的推动,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真气。历代武功家认为,先天气与后天气的练就成功是互相联系、齐头并重的。

初行太极桩时,当以力求“开筋、开骨”之效,筋骨之间松软,则利筋(经)脉的畅通。真气的流动方无障碍。是意气力内三合的必备条件。通过意识思维的运用,使体内的真气逐步的按着太极理法在经脉中巡行,阴升而阳降,阳降而阴升,周流不已,无所穷尽,以供人体消耗所需。通过意识思维的运用,逐步的拉开三焦使三焦畅通无碍,五脏、六腑得以充分的宗气滋养,则后天五谷之气充分的被人体所吸收。同时五脏、六腑也产生更多的后天谷气以强身。

传统功夫理论认为:“气血相伴,意气相随”。在练功时,首先用意,以期达到内气相生的结果。由于太极桩是武道双修的功夫,因此,锻炼丹田天罡真气,就成了太极桩主要的练气目的。天罡气者,人体内的一种真气,与其他内气相同的是都有强化内脏功能、养生健身的功效。不同的是还有坚硬无比的特性;,尤其是在武技的应用方面,是其他内气无法与之相比的。通过“开筋、开骨”的锻炼,充分的运用意识的作用,不断地加强内气充实五脏的效果,让更多的天罡气运行在筋膜之间,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气囊,以此来抵御外界的击打。通过“开筋、开骨”使周身的关节得到充分的抻拉,而意识的运用,则使内气填充骨节之间,使内气更加畅通无碍。如此的良性循环,则体内真气日渐增多,此为太极桩炼气之法矣。 

站太极桩进入良好功态之际,人体则由后天呼吸进入先天的呼吸之境界。所谓先天呼吸就是传统内功所称的“内呼吸”,内呼吸是通过脐以及周身毛孔进行呼吸的。当习功者进入内呼吸时,自觉周身毛孔吐纳开合,周身鼓荡,更有人体进一步的与宇宙自然相互融洽,与天地同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时人身体各部机能就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减少消耗,增加能量的储备,经络充分的畅通,所吸收的能量通过经络遍布全身而归于丹田进而补充五脏。

无以计数的功家们对后天呼吸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求证,认为后天之息是通向内功巅顶的一个重要手段。修炼者由自然呼吸吸取自然界的能量,以保证身体正常生存所需。后天的呼吸运动使人的周身细胞产生代谢,故说后天呼吸是练习内功的基础。

三、太极桩与练神

    

所谓“神”,在道家多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意识产生之所,主要体现在思虑意识上。道家的传统理论认为:神有先、后天之分别。人最初来世之时,思虑是比较单纯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犹如白纸无字也,并无任何瑕疵,后来受到世俗物质熏染,及对外界事物的感知,逐步地反映较为灵活,而更多的接纳外界的事物,更多的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诸多情绪。所有这些外界的表现都会对人的意识造成不良的影响,使本来纯洁的先天之神,逐步的退化了。这些理论方面的论述请参见《黄帝内经》,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前面已经讲过气随意走,那么,意识的活动就决定了人的身体反应,同时也决定了人体内部气血的流向,也就是说人的身体的运动(包括心理活动)都受到意识的支配。因此,如何锻炼人的思维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古人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何谓精神内守?即意识活动集中于身体内部,其方式有二:1、只有意识引领身体内动,身体外在不随意识的变化而动;2、随着意识的运动,身体也跟着有外在运动。太极桩是属于前者。即外静而身体内动的锻炼方法。此种桩功的功效全在于运用意识的效果,意识运用的专一而深沉,则功夫进展的就快,否则就慢。因此,在练太极桩时,要集中意识按内功锻炼的需求之所向,细心体悟,体察在意识的作用下,全身内在运动的反映。 “精神内守”细细的体味五脏、六腑由顽石一般阻滞不动,到犹如涓涓的小溪畅流不息,身体犹如春天的小草沐浴过雨露一般,舒适之极。由最初微有感知到体内真气运行犹如波涛巨浪、汹涌澎湃奔流不已。此之功果全凭神意内守,体察体内气意相合、相伴相随之妙境。在操行太极桩之时,须知虚实动静、阴阳变换乃互为运用,循经导脉、水火添充、脏腑补泄均凭神意所为。欲达此妙境,就要细心领会“精神内守”专心致志的内炼精神内涵,方能知晓“精神内守”内炼神意之奥妙。

如此长期的操行内炼精神之法,就会使人的精神由原来的思虑散乱,精神外泄,到精神高度的凝聚。达到凝神守一,恬澹虚无的境界。通过调心练意,可以使心神存正,心意凝静则神不外耗。可见,锻炼人的意识,聚集精神和改变人的气质主要从精神内守的方面入手。

四、太极桩与造血


    血是人体能否生存的最基本的保证,它是人体全身能量主要供养的物质。人体通过肺脏的吸收所获得的氧分进入血液,再由心脏的推动而带到全身,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因此,如何旺盛造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就是所有追求健康的人的共同的课题。关于人的造血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的造血功能大概从胚胎中就开始了。人的肝脏在胚胎第8~12周为主要造血器官,直到长大成人,才逐步的由骨髓取代,当骨髓造血功能进入正常工作,能够保证人体的正常生存时,肝脏才逐步的停止造血功能。尽管如此,肝脏仍然起到帮助血液流通,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太极桩在强化人体的造血功能方面却有独到之处。首先,操练太极桩的入手功夫即求强肾补阳,首先让人的肾水升腾,肾阳充足之后,逐步的达到精满而填髓的目的。骨髓生长旺盛就会对造血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进而进行周身的经络调整,让内气在周身进行大周天的循行。通过内在意识的应用,使人体中焦得到充分的抻拉,中焦得以充分的伸展,肝脏的疏泄功能、脾脏的造血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改变血液流动的外部环境,为脾脏的造血及肝脏重建造血功能创造条件。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血细胞维持数量和功能是相对稳定的,一般不超过血液浓度的50%。这种状态是不断更新的动态平衡,即每天都有老的红细胞死亡,同时又会有新的红细胞产生,例如人类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正常的成年人每天约有10个红细死亡,同样也会有相近数量的红细胞产生。对产生红细胞数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人体内一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物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内血液的质量。


   现代的体育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通过人为的影响使其增多,从而增加人的造血能力。试验表明:人为的造成体内缺氧,形成体内的“氧债”,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就会进行不断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从而尽快的增加血红细胞的产生。人为的造成缺氧的方法有很多,体育界常用的高原训练方法,就是依*高山缺氧来达到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来提高体内红细胞数量。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不断的调整人的呼吸,使之变得缓慢均匀,深长而细微,就可以造成人体内部的缺氧状态而形成“氧债”。这时人的身体就会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而进行总体调整,尽快的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以保证人体供养的需要。


    太极桩的锻炼就是*呼吸的调整来造成体内缺氧,形成人为的“氧债”。当体内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时,人体为了维系正常的工作,就会不断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站太极桩时,练功者的呼吸由均匀呼吸逐步的变得深长,进而变得周身毛孔俱张,进入“体呼吸”的状态,人为的进入缺氧的“氧债”状态。这就是太极桩为什么越站人的身体就越舒适的原因。总之通过太极桩的练习,可以使人的元气充沛,脏腑气血功能旺盛,心态平和,身体健康,正气十足,生命力旺盛,可以达到形神俱妙的境界。 

 

五、太极桩与强骨

 

骨骼是支撑人体的骨架,人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行、走、坐、卧无不依赖骨骼、筋腱的支撑。人的动作反映是否灵活,运动起来是否迅捷,身体气血运行的是否畅通,均体现骨骼的健康情况。在人体中肾藏精,主生殖与发育,上文已经讨论了精的作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本节要讲的是精的另一个方面的作用,即强筋壮骨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主骨而生髓,上通于脑。由于肾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骨髓居于骨胳之中,骨骼的健康完全依靠骨髓的充养。《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在体为骨”。当肾精充足时,骨髓的生衍繁化就会旺盛,骨骼得到骨髓的充足滋养就会坚固而硬朗。人的反映就会敏捷、行动就会灵活。反之,如果肾精不足时,骨髓的滋养就会不足,骨骼不能得到充分营养,就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骨质疏松,易断易裂,尤其是当骨骼受到外界的冲击时,更容易出现骨裂、骨折。所有这些都是由于肾精不足,骨髓不能养骨所导致的。

上文已经论述了太极桩强肾添髓的功效和强筋壮骨的作用,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在内功界的传统理论中还有“敛气入骨”之说。传统内功的理论认为:人的内气在锻炼中,大约要经过如下的阶段:1、炼气通经 2、炼气强筋 3、敛气入骨 4、敛气入髓。其中敛气入骨就是内气不断的熔进骨骼中,内气进入骨骼中就会改变骨骼的密度,并在骨骼的内部及表面形成坚硬的矿物类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经过火的冶炼后,就成了大家所熟知的五颜六色的结晶体,这就是内功有成的人筋骨比寻常人较为坚硬的原因,也是太极桩可以迅速的强壮筋骨的原因。由于人体的生理机能有血随气行的特点,当内气进入骨胳内时,血也同时遍布骨骼的表面,这就为骨胳的健壮更进一步的奠定了基础。

 

六、太极桩与失眠

  失眠,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病,中医把这种病称为“不寐”,其症状是:难以入睡、睡眠间断或多梦、早醒,甚者通宵不寐。人体的自然反映是:轻则头晕脑胀,四肢乏力,精神不振。重则头痛,心慌,心烦,或急躁易怒,口干口苦,食欲减退等多种全身症状,给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损伤。一般患失眠症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原因:
  1、思虑过渡,遇事容易多思多虑,由于过渡的思虑引起神经紧张,而造成肝气不舒;

2、精神心理上受到某种外界因素的强烈刺激或干扰,以至于神经紧张;

3、身体健康因素,这是一般常见的三种诱发失眠的因素。

关于失眠的基本病理,中医认为是由于肝阳上升引起的身体阳盛阴衰、阴阳二气失交所造成的。如《类证治裁·不寐》所讲:“阳气自静而之动,则寤;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中医认为失眠是“为肝之阳盛阴衰,则阳不入阴。”,如情志所伤、劳逸失衡、久病体虚、起居无常等。在发病的过程中,往往是多种因素并存的,很难区分的清楚。事实上一旦得病往往是轻者无证可辨,重者虚实俱在,中西医方药遍施,而结果却是寸功难收,疗效甚微。

太极桩在康复人的睡眠、消除失眠病症方面的效果犹为显著。首先,太极桩在强壮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人的内脏功能方面有不可思议的奇效。上文已经说了太极桩在强肾添髓的方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肾脏的强健,人的精力及五脏六腑的功能就有了可靠的保正。当人体内脏的功能逐步的强大以后,影响人体睡眠的不良因素就会逐步的消除,因此,人的睡眠就会有本质的改善,直至完全康复。

其次,太极桩的操习,从一开始就进行阴升阳降的锻炼,从降足少阳胆经开始,进行降阳升阴的太极理法的循行。胆乃肝之腑,又是助消化的重要脏器,胆气的上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睡眠。继而补充太阴肾经,进行少阴、少阳的平衡互换,使人尽快的达到升肾水、降心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阴不缺则人易入眠,此乃太极桩可以调整睡眠,使人安睡的原因之一。太极桩乃是降人身中所有阳经之气、补阴经之气的桩功。降足太阳经有利于内脏的补充,五脏强盛了,失眠自然就消除了;升足太阴经有利于脾脏的充实,脾脏的功能强盛了,人的消化功能就好了,脾脏的造血、行血功能就会旺盛。重要的是足蹶阴肝经的补充,可以使肝阳下降,肝脏的真阴平衡,这就使肝脏能够更好的发挥藏血功能,抑制肝阳的上升,从而达到调整睡眠质量地目的。再者,操行太极桩时,周身放松的调整使得人身体中的神经得到了充分的放松,神经的松弛使人心境安稳,情绪平和,逐步的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而易眠。

以上仅是太极桩在养生方面的点滴作用,有关太极桩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待时机成熟,再另行赘述。太极桩养生功能的奥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桩功
论太极桩功
60岁晨勃:教你几招
武当太乙太极桩功(全解)
神形太极拳之五
道家功夫:无念无求即是禅,养气养神入玄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