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港足专题•裁判员】裁判委员会掌大权 ,资深品论员竟是成员?

《香港01》记者亲身报读香港足球总会的新球证班,以及访问足总裁判部总监及本地部份现役国际裁判员,一连四集深入剖析香港球证工作、评审、福利及球例等问题。

上一集,我们细看过足总裁判部及其辖下的各种球证制度。今集我们将集中于足总裁判委员会,这个具「独立调查」能力的小组究竟如何组成?同时也分析足总跟两大裁判会的关系,看看双方如何厘清各自角色,协助球证发展事业。

摄影:李泽彤

根据国际足联(FIFA)指引,裁判部需独立于足总所有其他部门,不应受球会跟所有足球组织影响。现时足总裁判员若要注册、获提名或推荐,甚至被委派工作跟进行纪律聆讯,都必须经过裁判委员会审议及通过。这组织也是应指引要求而成立,并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力,主要负责为裁判部制定大方向。

(足总裁判员的升级或提名,甚至裁判部大多决定,都必须经过裁判委员会审议。 (资料图片))

独立人士任主席 裁判委员会邀圈外人入局

究竟这个委员会如何组成?目前裁判委员会设有1名主席及1名副主席,以及7位委员,裁判总监张炎有透露,FIFA列明主席需由独立人士出任;而委员也需拥有一定裁判经验,并积极参与球证发展项目。

裁判委员会有哪些成员?

我倾向更严谨的建议,因为我希望这份公正,是令公众看得到的公正。

足总裁判委员会成员 李德能

「若全由裁判界人士组成,感觉是『闩埋门自己人判自己人』,李德能跟陈志康认受性高,也能启发委员会考虑得更全面。」张炎有如是说。
作为委员会内唯一非董事兼没裁判经验的「局外人」,李德能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他们会有专业的考虑,但球迷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观点。若涉及争议性事件,裁判界会倾向谅解,但我大多会给予较严谨的建议,因为我希望这份公正,是令公众看得到的公正。」

(李德能(中)曾分别于香港电台、亚洲电视及无线电视担任足球评述员,近月也入场为一班视障人士作「口述影像」服务,对本地足球圈有一定认识。 (资料图片))

李德能坦言自己的加入,仍难改善球迷对裁判界的印象,这也非自己加入的最大原因,「其实在这次访问之前,不论圈内或外的人士,相信都不知道我是委员。足总邀请我的目的也并非想宣传,或利用我去完全代表公众的意见。」
他指出是想借助自己多年传媒经验,帮助裁判界跟球迷互相沟通,「希望可增加大众对裁判界的了解,例如建议足总拍摄有关裁判员生活及知识的节目,令球迷更清楚裁判员的动态。原来他们出外执法国际赛事很有口碑,只是都没有高姿态地令大家知道。」

(罗碧芝于今年9月被亚洲足协委派于亚洲U16女子锦标赛执法,并因表现出色而被委任为决赛「日本 对 朝鲜」之主裁判员。裁判部没有就此用力宣传,外界未必知道本地裁判在亚洲具有一定声誉。 (AFC))

委员会非玩弄权力,相信未来可容纳更多其他持分者的意见。

足总裁判委员会成员 李德能

委员会平均每个月开会一次,属下还设有多个小组,讨论内容横跨裁判发展、编配跟考核等,因此李德能认为,委员会主要由裁判界人士组成是无可避免的,非一般人单凭一股热血就能胜任。
可是,他相信委员会未来可容纳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意见,「委员会并非一个玩弄权力的机构,像陪审或协商多于「点人头」表决。大多议题也没有太大争议性,而且有一定基础及依据。我没感觉到他们排挤局外人,相信以协作成员加入,或者让其他人列席,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维持专业考虑是无可避免,但李德能认为未来可加入更多不同范畴的意见。 (李泽彤摄))

裁判会又是什么?

谈到裁判组织,香港目前也有两大裁判会——香港足球裁判会(港裁)跟香港华人足球裁判会(华裁)。其实世界各地也有裁判会的存在,以日本裁判协会(日裁)的为例,协会会跟日本足总紧密合作,定期举办联谊活动、工作坊等,以提高球证水平及地位为最大目标。他们每年也会出版4本刊物,向会员介绍最新动态及资讯。
不过,日裁的成立原意跟本港的裁判会不同。日裁创办人指出,初时日本足总裁判部受制于官僚架构,难以弹性地解决球证疑难,协会的出现是为了改善问题。相反,香港两大裁判会均早于40年代成立,他们在当时缺乏官方裁判机构下,为裁判员进行培训,并向外推广比赛规则,也会争取及保障会员利益,例如协助订购球证装备等。

本港两大裁判会 举办什么活动? 

(裁判会每年度也会举行会员大会及聚餐。 (香港华人裁判会网站))

其实裁判圈很细,哪有精神搞对抗?比赛多得没一个裁判会可垄断,相信大家也是为裁判界好。

国际助理裁判员 罗铭亮


角色渐被裁判部取替

可是自从足总裁判部在2013年成立,这些功能已逐渐被取替,足总裁判总监张炎有指:「他们是独立于裁判部的民间团体,虽然能透过承接非足总赛事,协助训练裁判,但这也存在竞争,或会影响整个裁判界。为减少这情况发生,近年我们强调注册裁判员应以足总为依归,由足总集中训练,也让香港球证的执法尺度可更一致。」
随着裁判部统一制定各种训练计划及制度,裁判会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目前主要保留「联谊」角色,以及安排球证为私人联赛执法。
曾是华裁成员、现职足总裁判部的国际助理裁判员罗铭亮透露,两个裁判会间的关系并不如外界想像中般恶劣,「其实裁判圈很细,哪有精神及时间去对抗?香港实在有太多比赛,根本没有一个裁判会可垄断,近年大家良性竞争,相信彼此也希望裁判的发展愈来愈好。

(罗铭亮认为裁判会存在良性竞争。 (李泽彤摄))

多元化活动 助裁判发展

足总裁判部跟裁判会的成立,其实主要目的也是改善球证的事业发展。目前足总球证平均一周一赛,在没比赛的日子,以往只能靠他们自律练习。不过自足总裁判部改革,各等级的球证平均每月会有两堂研讨课,加上场地课、体能练习、讲座及工作坊等活动,维持球证状态之余,也能不时获取最新资讯。
球证需要在平日放工后牺牲空余时间参加活动,女子国际裁判员罗碧芝(Gigi)坦言,自己初期也有点吃不消。但她后来发现,活动的确有助改善缺点,「研讨堂上会检阅最近的误判案例,详细分析,讲解足总对大家的要求,希望能达到一致的标准。而港超联球证更会有专人剪辑比赛片段,再附上考核员报告,让你知道要改进的地方。」

(裁判部在每场港超赛事都会拍摄比赛片段,用作事后检讨。 (李泽彤摄))

Gigi认为透过重温片段,才能认识自己在走位及身体语言上的不足,「在镜头监察下,每个人也不希望犯错,因为这会影响升级或提名,或能否执法大型赛事,所以可说是另一种推动力。」
除了本地各种增值活动,原来每年裁判员也会到各地进行交流,且不限于国际或一等裁判员,连最低级别的三等裁判员也有份。张炎有指,合作对象包括英超职业裁判会、日本足协,甚至美国青少年比赛,「这也是裁判部成立后,特别为球证发展而安排的,希望在提高球证技术的同时,也增加他们对这行业的兴趣。」

足总裁判有什么交流机会?

(足总于今年8月举办女子裁判课程,并获得英超的国际女子助理裁判员(Sian Massey-Ellis)来港为学员指导。评定为最佳之两位学员将有机会被提名到英国参与英超裁判训练。 (香港足总网站))

裁判也有青训?

FIFA对于国际裁判员有「抵垒政策」,必需在35岁之前获得提名及委任,才可成为国际裁判员,证明裁判员生涯有限,且需及早培训。目前在英超执法的奥利弗(Michael Oliver),在2012年成为国际裁判员时年仅27岁,因此足总近年积极发掘有潜质的人选,推荐参加「青年裁判学院」计划,希望加快香港球证的发展步伐

(足总每年挑选有潜质的裁判员,作针对性指导跟训练,希望培养更多裁判人才。 (李泽彤摄))

「亚洲足协(AFC)目前也有青年裁判学院,为跟他们接轨,让香港出产更多AFC精英裁判,这为期两年的计划,会不分等级地向裁判灌输知识及技术,透过密集训练令他们更快达至顶级裁判员的水平。」张炎有透露,计划已举行至第三届,学员大部份也晋升成港超裁判,甚至获提名国际裁判员,包括何炜升、罗碧芝、刘晃熙及谭炳焕等。
当中罗铭亮更是计划首届学员,他指目前足总锐意更年青化,「今年有一名16岁的三等裁判员,也有一位23岁的裁判员即将晋升至一等,希望重点培养他们接班。始终愈年青,便愈有机会执法高水平赛事。这无论对本地或国际层面,也是一件好事。」

球队讲青训,球证也讲青训,这样才会有竞争力。

国际助理裁判员 罗铭亮

(球队讲青训,球证也要青训。 (李泽彤摄))

或许未来在港超场上,也逐渐有更多的年青裁判员亮相,「球队讲青训,其实球证也要讲青训,这样才会有竞争力。

下一集,我们将转往探讨球例问题。由球证第一身角度出发,讲述如何演绎球例,何谓对、何谓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羽毛球裁判手势图解
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
裁判员及运动员须知
【裁判】门苑之家《裁判员每日一题》第二十二期:有效撞击无效撞击问题
【门球竞赛裁判法】赛场裁判员比赛开始后的工作
看球(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