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渭南 李红久】原创//驻村见闻之六一一深切缅怀革命烈士刘生俊

 2023第13期总第2087期 

驻村见闻之六一一深切缅怀革命烈士刘生俊

九月底的南塬,秋高气爽。
明天就是9月30日了,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烈士纪念日。
一大早,我来到张胡村村西口,在一片松柏环绕、黄花掩映处,矗立着"刘生俊烈士遇难处"纪念碑,周边田野里,村民的花椒刚刚采摘完毕,次苞谷也快要成熟了。到张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以来,我和村上的党员干部一起,多次到这处烈士纪念碑清扫、缅怀,不忘先烈遗志,更好为民服务,实现乡村振兴。


沿着纪念碑前的通道,缓缓走到纪念碑前。碑的正面书写有"刘生俊烈士遇难处(1914年一1940年)张胡村党支部村委会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碑的背面,是对刘生俊烈士短暂而辉煌一生的介绍:"刘生俊,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秦阳村人。生于一九一四年五月九日,一九三一年东关小学读书,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一九三二年华县咸林中学学习,接受马列主义真理,了解渭华起义星火燎原,走上革命道路。一九三五年西安师范上学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西安事变以学生代表身份参与请愿。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于一九三七年冬带领二十余名同学组成农村工作团回到渭南积极宣传抗日救亡。一九三八年五月受党组织指派到长稔(崇凝)小学任教,组建崇凝渭华起义失败后第一个支部,后积极工作,不断发展和壮大组织力量成立中共崇凝区委,并任区委书记,一九三九年任渭南县教育局教务委员、督学。一九四零年三月十三日(农历二月初五)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宣传抗日,唤醒和团结民众,张胡村庵戏楼发表抗日演说后,被敌特联匪杀害于张胡村庵,时年二十六岁。解放后,权秉华和贾景钰代表人民政府,宣布刘生俊为革命烈士。”


碑文提到的权秉华,是解放后渭南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长,于一九九三在西安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任上离休。碑文提到的贾景钰,初解放时任渭南县副县长。
纪念碑的东侧,是权秉华给刘生俊烈士的题词碑,上书"深切怀念刘生俊同志"。


纪念碑的西侧,是姜兴周给刘生俊烈士的题词碑,上书"共产主义卫士光荣的一生"。姜兴周是阳郭镇南姜村人,解放后曾任华阴县县长、蓝田县县长、渭南师专党委书记、渭南地区商业局局长等职。


今天是烈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纪念烈士,更具纪念意义。
前面讲到在阳郭镇张胡村西边,有一处"刘生俊烈士遇难处"纪念碑,碑文对刘生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进行了庄重介绍。纪念碑两侧,还有两个题词碑,高度评价刘生俊烈士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高贵品质。
刘生俊烈士遇难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个时候,虽然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但国民党反动派骨子里依然奉行蒋介石"镶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积极防共反共,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刘生俊这样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国民党反动派内心无比恐惧,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就在1939年的夏收时节,国民党军统特务汝均勾结指示杨志杰等士匪血腥残杀刘生俊家人,刘生俊的弟弟刘生哲(长埝小学支部书记)、哥哥刘生娃(地下党员)和妹妹刘转娃同一天被特务土匪杀害了。但刘生俊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依然从事党的工作。


1940年2月4日,刘生俊在东塬崇凝古戏楼上演说抗日救亡的道理,已经警觉有特务土匪在跟踪,就进行了转移。2月5日中午,转移途中,到了阳郭镇张胡村。当时,隋开皇敕建的太虚观还留有戏楼等部分建筑,当天正值庙会,四里八乡的赶集人很多。刘生俊明知危机重重,但他不愿放弃这个宣传抗日救亡的机会,就跳上戏台做起了演讲:
"乡亲们,同胞们。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我们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最危险时候。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穷苦大众谋利益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最坚决抗日的军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个生死攸关时期,我们青年人要努力报效国家,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加入八路军、新四军,到前线勇敢杀敌,打败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
戏台下聚拢的群众,听了以后群情振奋,觉得刘生俊讲的很有道理,抗日救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是,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特务土匪也尾随到了这里,就在刘生俊演讲完下台喝醪糟的时候,特务土匪从刘生俊背后卑鄙地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刘生俊光荣牺牲了,但他的光辉事迹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高高耸立在人民的心中。
今天,在张胡村,每逢重大节日,村党总支都要组织党员干部到刘生俊烈士遇难纪念碑处开展缅怀纪念活动。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活动,清理纪念碑四周围的杂草。


 在烈士的家乡桥南镇秦阳村,2020年4月8日,举行了刘生俊烈士立碑仪式。渭南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桥南镇党委政府,桥南镇政协学习组和关工委,秦阳村干部群众,刘生俊烈士家属参加。每逢清明节,还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到烈士纪念碑进行纪念活动。
在这方热土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烈士已去,丰碑长在,英魂永存!

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

李红久,就职于临渭区档案局,乡村振兴驻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渭南:西塬有个张胡村(二)
渭南市临渭区六姑泉瑞泉观
【银社会】三贤故里留美名
宽塘红军烈士纪念碑
渭南篇·临渭区慧照寺塔(明)
黔灵山解恒春烈士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