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解二冲程柴油主机排气温度过高原因及应对措施

导读

柴油机排气温度,反映负荷和燃烧质量,影响柴油机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分析柴油机性能的重要参数。 

本文所指排气高温,是柴油机可继续运行,但排气温度接近或超过说明书允许的最高值。 

柴油机排气高温是常见故障,可分为整机各缸同时排气高温和个别缸排气高温,根本原因是燃油燃烧不良,包括燃烧过程安排不合理和燃烧条件不良。 

本文的讨论,针对运营中的既定柴油机:

★二冲程,直流扫气,可倒车; 

★高压油泵和排气阀均由凸轮轴驱动; 

★定压增压, 废气涡轮压气机与活塞下部空间串联,其间有空气冷却器; 

★不定速,飞重式调速器调速; 

★燃用燃料油。

一、燃烧过程——喷油定时

燃油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一般可人为的划分为滞燃、速燃、缓燃、后燃等四阶段,见图1。 

(1)滞燃阶段(滞燃期)

滞燃阶段, 是燃烧前燃油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准备阶段,自喷油始点(A)燃油雾化进入气缸(未燃烧)开始,至燃烧始点(B,着火点)燃油被点燃止。 

滞燃期长,则着火点(B)后移,整个燃烧过程推迟,且后燃增加,排气温度高;而且滞燃期生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大,到达着火点瞬间全部燃烧,缸内压力突然增高,曲线上表现为BC段特别陡峭且最高压力点(C)过高,柴油机工作粗暴。 

滞燃期既然自喷油始点(A)至燃烧始点止,调节滞燃期就有改变喷油始点和改变燃烧始点两种方法。 

喷油始点,取决于喷油提前角,可以直接调整。 

喷油始点(A)后移,则整个滞燃阶段随之后移,不仅推迟着火点(B),而且整个燃烧过程后移,排气温度升高。

若着火点(B)后移至上止点后,即滞燃期的后期活塞下行缸内空间增大,缸内温度与压力降低,滞燃阶段更长,后燃更严重。

燃烧始点,燃油完成一系列燃烧的物理和化学准备后开始被点燃。 

很明显,着火点不可直接调节,只能: 

★随喷油始点变化; 

★取决于滞燃期长短,即取决于燃油燃烧条件。 

滞燃期长短,取决于当时气缸内物理、化学环境,即燃烧条件,影响因素甚多,留待下面逐一讨论。 

(2)速燃阶段

速燃阶段,从气缸内燃油发火燃烧开始 (着火点B)到出现最高压力点(C),其间还有燃油雾化喷入。

速燃阶段开始,滞燃阶段完成燃烧物理和化学准备的燃油瞬间全部燃烧,还烧掉陆续喷入气缸的燃油,缸内压力迅上升至最高压力,几乎是等容燃烧。 

速燃阶段的长短,取决于: 

★缓然阶段的起始点,即滞燃和速燃阶段的长短,以及燃烧准备质量和燃烧质量;

★继续喷入的燃油量,以及

★燃油的燃烧条件。 

显然,速燃阶段不可直接调节,除滞燃期长短和喷油量外,可控因素还有燃烧条件。

(3)缓燃阶段

缓燃阶段,从气缸内工质出现最高压力点(C)到最高温度点(D)。 

喷油终点可能延长至缓燃阶段的前期。 

缓燃阶段,燃烧室内已充满正在燃烧的火焰和燃烧产物,继续喷入的燃油也立即蒸发燃烧,燃烧速度仍然很快,工质温度迅速上升至最高温度;但活塞下行,气缸容积扩大,工质压力逐渐下降。

缓燃阶段的长短,取决于: 

★缓燃阶段的起始点,即滞燃和速燃阶段的长短,以及燃烧准备质量和燃烧质量;

★继续喷入的燃油量(喷油终点),以及 

★燃油的燃烧条件。 

显然,缓燃阶段可调节的只有喷油终点和燃烧条件。 

若高压油泵不具有终点调节功能,可控制因素只有燃烧条件。 

(4)后燃阶段

后燃阶段,自最高温度点(D)至燃烧终点(E)。 

后燃阶段,燃油不再喷入,部分来不及完全燃烧的燃油继续燃烧,但活塞下行速度越来越大,缸内空间增加越来越快,缸内温度和压力降低越来越快,越来越不利于燃烧,当然越短越好。 

后燃阶段直接影响排气温度,其长短取决于: 

★滞燃阶段、速燃阶段和缓燃阶段的长短,以及燃烧准备质量和燃烧质量;以及

★燃油的燃烧条件。 

显然,后燃阶段不可直接调节,可控因素只有燃烧条件。 

综合对燃烧过程的分析,可知: 

★燃烧过程,影响排气温度。 

★可直接调节燃烧过程的参数只有喷油始点(A)和喷油终点(若高压油泵具有终点调节功能),其他参数都不可直接调节。 

★燃烧条件是重要的可控因素。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一——喷油定时(始点和终点)滞后。 

二、燃油品质——燃烧条件之一

燃油的性能影响燃烧。

重质燃油含碳量大,挥发性物质含量少,较难燃烧,燃烧前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准备也需要更多空气、更高温度和更长时间。 

通常用“计算碳芳香烃指数”(Calculated CarbonAromaticity Index)作为重质燃油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大于870,滞燃期会很长,燃烧困难,排温升高。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二,燃油品质不良。

三、燃烧的燃油量

(负荷)——燃烧条件之二 

柴油机负荷表现为每一循环喷射、燃烧的油量。

负荷高,燃烧的油量多,虽然废气能量大,增压压力高,扫气质量好,过量空气系数大,有利于燃烧,降低排气温度;但是油量多,滞燃期长,推迟燃烧过程,提高排气温度。 

后者影响比较大,综合作用结果还是排气温度提高。 

尤其是超负荷,增压器可能因离开最佳能量匹配而效率下降,空气供应量反而相对减少(过量空气系数下降),排气温度升高,还可能引起增压器喘振。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三,负荷高。

另一方面,负荷过低,排气能量少,增压压力低,则扫气压力低,扫气不良,废气残留,过量空气系数下降;而且压缩终点温度低,滞燃期长,着火点和整个燃烧过程后移,排气温度也会相应提高,但不会导致本文讨论的“接近或超过说明书允许的最高值”。 

四、 扫气空气(重)量

——燃烧条件之三

空气越多即过量空气系数大,燃烧越快也越完全,而且加快燃烧前燃油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准备 (缩短滞燃期)。 

空气量不足必然导致燃烧不良,排气高温。

扫气,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空气,同时尽可能多地驱除缸内废气。

影响扫气空气重量的因素,有扫气流路径(取决于扫气口、活塞顶、缸头等的几何形状,既定柴油机不会变化,本文不讨论)、扫气空气压力和温度、排气阀定时等。 

1、扫气压力

扫气压力,指进入气缸的空气压力。

扫气压力高则空气密度大,缸内空气重量增加。 

影响扫气空气压力的因素,包括柴油机排气能量、废气通道(含废气涡轮)的技术状态、增压空气通道(含压气机)的技术状态等。 

(1)柴油机排气能量

排气能量低,增压压力低,导致扫气压力低,过量空气系数低,排气温度升高。 

排气能量取决于柴油机负荷(燃油量),见“3 燃烧的燃油量(负荷)——燃烧条件之二”。 

(2)废气通道(含废气涡轮)的技术状态

废气涡轮技术状态不良,势必减少废气涡轮输出功率,因而减少压气机输出空气重量。

废气流道阻力增大,则排气背压高,排气量少: 

★扫气压力降低,空气量减少,排气温度升高; 

★缸内残留废气增多,下一循环燃烧不良,排气温度升高。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四,扫气空气重量,包括废气通道(含废气涡轮)的技术状态不良。

(3)增压空气通道技术状态

增压空气流道技术状态不良,必然减少压气机输出空气重量:

★压气机技术状态不良,必然减少空气供应量; 

★增压空气流道阻力增大,不仅减少扫气空气的体积流量,且降低进入气缸的扫气空气压力和密度,因而降低扫气空气重量;

★增压空气通道漏泄,必然降低扫气压力和扫气空气密度,降低扫气空气重量; 

★口琴阀故障,增压空气不能通过或流量减少,或增压空气倒流,导致相关气缸扫气压力降低。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五,增压空气通道技术状态不良。

2、扫气空气温度

扫气空气温度高,虽然压缩终点温度高,有利于缩短滞燃期,但进机空气密度下降,重量减少,过量空气系数降低,不利于燃油燃烧,延长整个燃烧过程,致使排烟温度升高。 

有关试验数据表明,进气温度增加1℃,排气温度增加3℃。 

影响扫气空气温度的因素,可能有: 

★增压压力升高,则增压空气温度增高,见“扫气空气压力”。 

★环境温度高, 包括机舱空气温度高则压气机吸入空气温度高导致增压空气温度高;舷外水温度高则空冷器冷却水温度高,导致扫气温度高。 

★空冷器,因传热不良而冷却不充分,导致扫气温度高。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六,环境温度高;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七,空冷器的冷却不良。

3、排气定时

排气定时改变,实际情况多是滞后而不是提前。 

排气阀开启持续时间不变,延迟开启必定延迟关闭(不包括新型智能柴油机采用电子技术控制)。 

排气阀开启晚,虽然工质膨胀充分,排气压力低因而排气温度降低;但排气能量小,增压压力低,导致下一循环扫气不充分,废气残留多,反而空气量少,不利于燃烧,排气温度高。 

排气阀关闭相应推迟,虽然废气残留少,但下一循环空气量也少,且压缩起点后移,压缩终点压力和温度低,不利于燃油燃烧前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准备 (滞燃),着火点和整个燃烧过程后移,排气温度升高。

两者综合,都减少空气量,致使排气温度升高。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八,排气定时滞后。

五、压缩终点压力和温度

——燃烧条件之四

柴油机的压缩近似绝热压缩,压缩终点压力越高温度也越高。 

压缩终点的温度,是燃油燃烧前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准备(滞燃)的重要物理条件,而且必须达到发火温度,燃油才可能燃烧。

压缩终点的温度低,则燃油燃烧前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准备(滞燃)所需时间长,着火点和整个燃烧过程后移,排气温度高。

影响压缩压力的因素,包括: 

★几何压缩比——取决于设计的缸径冲程比。本文针对既定柴油机,不作讨论。 

★排气定时——已如前述。 

★缸套冷却水温度——变化不大,影响也不大。 

★气缸密封程度——排气阀、活塞环与缸套间、活塞环与环槽间等的漏泄,都只与零件技术状态有关,显而易见。 

此外,气缸润滑不良会加重活塞环与环槽间的漏泄气缸漏气,但不会在短期内导致排气温度过高。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九,气缸密封不良。

六、燃油雾化质量

——燃烧条件之五

燃油雾化质量,包括雾滴直径和雾花长短/粗细:

★雾滴直径大,单位体积(重量)燃油的表面积小即蒸发面积小,导致油雾吸热和气化过程减缓,且不利于与空气混合,滞燃期长,排气温度高。 

★雾花(长短/粗细)不能均匀布满燃烧室,不利于油雾与空气充分混合,滞燃期长,排气温度高;但若雾花过长,燃油喷在缸壁和活塞头上,不仅进一步延迟燃烧,而且烧蚀缸壁和活塞头。 

影响燃油雾化质量的主要是燃油雾化时的黏度(温度)和喷油器技术状态。 

(1)燃油黏度,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黏度越低。 

(2)喷油器技术状况不良,燃油雾滴直径大,雾花在燃烧室分布不广和不均匀,延长滞燃期和整个燃烧过程,后燃严重甚至不完全燃烧的燃油在排气管中二次燃烧,排气温度高。 

(3)高压油泵故障,喷射压力不足。 

可知,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十,燃油粘度高;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之十一,喷油器技术状况不良。

七、排气温度过高的故障点

综合上述,导致排气高温的因素,共有十一项: 

第 1 项,喷油定时滞后, 

第 2 项,燃油品质不良, 

第 3 项,负荷高, 

第 4 项,废气通道(含废气涡轮)的技术状态不良, 

第 5 项,增压空气通道(含压气机、口琴阀)技术状态不良, 

第 6 项,环境温度高, 

第 7 项,空冷器的技术状态不良, 

第 8 项,排气定时滞后, 

第 9 项,气缸密封不良, 

第10项,燃油雾化时的粘度高(温度低),

第11项,喷油器技术状况不良。

常见的排气高温故障,有各缸排气温度普遍过高和个别缸排气温度过高两种情况。 

为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分别分析这两种排气高温的故障点。

1、各缸排气温度普遍过高的故障点

第 9 项气缸密封和第 11 项喷油器,各缸独立,不会各缸同时技术状态不佳而导致各缸排气温度普遍升高;其它 9 项同时影响各缸,都可能导致各缸排气温度普遍升高。

第 1 项, 喷油定时滞后——导致整体机喷油定时滞后,可能有以下原因: 

★曲轴与凸轮轴的链传动错位;

★凸轮轴上齿/链轮与凸轮轴连接滑移; 

★某些机型换向不到位; 

★凸轮轴间连接滑移(相邻数缸排气高温),等。 

第 2 项,燃油品质不良——导致燃油品质不良,可能是: 

★燃油质量本来就不好, 

★不相容燃油相混(不相容可能导致析出、沉淀和改变燃烧性能),

★燃油因在船存储时间过长而变质,

★燃油预处理不当,等。 

第 3 项,负荷高——整机负荷增加的原因可能有: 

★航行阻力增大,例如吃水过大、纵倾不适当、顶风、严重污底、航道过浅、拖锚航行等; 

★机器故障,例如拉缸、抱轴、减缸航行等; 

★操作不当,例如从停车或低速突然大油门加速、快车航行突然立即快倒车等; 

★调速器故障; 

★调油传动机构故障,等。 

第 4 项,废气通道(含废气涡轮)的技术状态不良: 

★废气涡轮技术状态不良,通常是污染物减少进口隔栅、喷嘴环、透平叶片等通道的面积,喷嘴环叶片缺失,透平叶片变形,气封漏气等。 

★废气通道的技术状态不良,通常表现在污染物减少排气支管和/或总管、废气锅炉烟道等通道面积。 

第 5 项,增压空气通道(含压气机和口琴阀)技术状态不良: 

★压气机技术状态不良,可能是污染物减少吸入滤器、叶轮等通道的面积,叶轮叶片变形,气封漏气等。

★增压空气流道阻力增大,通常表现为油泥附着于压气机吸入滤器、空冷器的空气通道等,不完全燃烧产物甚至可能沉积在气缸的扫气口。 

★增压空气通道漏泄,可能在活塞杆填料函、泄放阀、辅助鼓风机的单向阀、扫气箱安全阀等处。 

★各缸口琴阀同时粘着不能开启或开启不全或关闭不全(倒流)的可能性极小。 

第 6 项, 环境温度高——环境温度高,是自然现象。

机舱空气温度高,还可能是机舱通风不良,可开足各机舱风机,压气机附近的风口对准压气机吸风口。 

第 7 项, 空冷器的技术状态不良——空冷器传热不良,可能气侧被增压空气中的油雾污染,水侧被冷却水积垢污染和/或杂物阻塞。 

第 8 项, 排气定时滞后——各缸同时排气阀定时后移,可能有以下原因: 

★曲轴与凸轮轴的链传动错位; 

★凸轮轴上,齿/链轮与凸轮轴连接滑移;

★(某些机型)换向不到位; 

★凸轮轴间连接滑移(相邻数缸排气高温),等。 

第 10 项,燃油雾化时的黏度低,可能因为: 

★加热蒸气不足; 

★黏度计故障; 

★燃油伴行加热管不畅通,等。 

2、个别缸排气温度过高的故障点

第 2 项燃油品质不良、第 4 项废气通道(含废气涡轮)的技术状态不良、第 6 项环境温度高、第 7 项空冷器的技术状态不良和第 10 项燃油雾化时的粘度高等五项, 皆同时影响各缸,不会导致个别缸排气温度升高;可能导致个别缸排气温度升高的是其它 6 项。

第 1 项,喷油定时滞后

个别缸喷油提前角减小,故障点可能在:

★燃油凸轮相对凸轮轴滑移; 

★高压油泵顶升机构总高度减少; 

★高压油泵故障; 

★高压油管与喷油器和/或高压油泵接头渗漏;

★喷油器(针阀、针阀与套筒、喷油嘴与喷油器结合面)渗漏,等。 

第 3 项,负荷高——个别缸供油量增大,超负荷,排气高温,可能是: 

★燃油凸轮相对凸轮轴滑移; 

★调油传动机构故障; 

★高压油泵故障(油量齿条调整不当或卡住)等。 

第 5 项,增压空气通道(含压气机、口琴阀)技术状态不良——只有个别缸口琴阀技术状态不良会导致个别缸排气温度过高。

个别缸口琴阀技术状态不良,可能有: 

★粘着,不能开启或开启不全; 

★关闭不全,增压空气倒流,等。 

第 8 项,排气定时滞后

个别缸排气阀定时后移,可能因:

★排气凸轮相对凸轮轴滑移; 

★排气阀顶升机构故障导致总高度减少; 

★排气阀与其摇臂和顶杆配合失当; 

★排气阀复位弹簧失效,或空气弹簧失灵;

★液压驱动排气阀的液压驱动系统 (驱动泵/液压油管/液压缸)漏泄,等。 

第 9 项,气缸密封不良

主要是排气阀、活塞环与气缸之间、活塞环与环槽之间漏泄,以及活塞头部烧蚀、气缸过度磨损等。 

单缸排气温度突然升高,最常见原因是:

★活塞环断裂,

★缸套磨损(直径、不园度等)超限,

★排气阀关闭不严(烧蚀、碎裂、搁住、卡死),等。 

第 11 项,喷油器技术状况不良——喷油器各缸独立,技术状态各不相同,喷油器技术状况不良是个别缸排气温度过高的最常见的原因。 

常见故障点是:

★启阀压力低(弹簧失效或调节不当); 

★针阀咬死或不灵活,二次喷射; 

★喷孔阻塞,滴漏,等。

此外,还必须考虑高压油泵故障。 

八、管理建议

为减防止和及时发现排气温度过高,建议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燃油 

★选择知名度高的供应商提供, 

★加装前验明燃油性能,避免不同性质和牌号的燃油混装, 

★在船储存时间尽可能短,

★适当使用添加剂,誗尽可能净化, 

★坚持使用黏度计,自动保持适当的进机温度(黏度),保持报警装置正常。 

(2)相关零件和部件,定期检查、清洁和保养,保证它们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3)相关间隙和定时,定期检查、调整,保证它们尽可能接近最佳值。 

(4)监测仪表,按计量法保养、维护、校验,及时更换不合格者。 

(5)规范操作: 

★避免超负荷。 

★严格控制相关参数, 保持各缸排气温度差值在说明书规定范围(一般不大于50℃)。

★机舱环境温度过高,可开足机舱通风机,并让压气机吸风口附近的通风机对准吸风口。 

★柴油主机负荷长期低于50%的船舶,尤其需保证辅助鼓风机持续运转。 

(6)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按规定做好各种检修纪录及运行状况记录。 

(8)排除故障时,应综合分析故障现象,按可能性大小列出全部可能的原因,从易到难逐一排查。

高压油泵或其顶升机构、喷油器、排气阀顶升机构等结构复杂部件不易及时排除的故障,只要确认,应先整台更换用备品保证航行,然后再检查修理故障部件。

本文转载自:船机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船机帮】关于MTU4000系列柴油机排气温度高的故障分析及其排除
换气过程
天天说的大众EA211发动机你真的懂吗
双循环、双喷射、双增压是什么意思?这些技术都有什么优势?
还在为主机排气高温故障而束手无策?实际案例为你答疑解惑!
YANMAR副机排温高,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