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荔枝」再添新兄弟,「吱呀」想做语音届的“探探” | 产品观察

👆本号引起极度舒适,建议星标一下

“声音”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具备很强的渗透力,95后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这种新兴社交玩法,这或许能为声音经济在社交领域带来更多商业价值。

作者 | 李萌嫡

编辑 | 李威

以文字、图片为主的传统社交方式之外,基于声音的社交开始被更多创业者关注。

近日,一款叫做「吱呀」的APP悄然登上APP Store 榜单。据悉,这款APP目前已更新至1.1.20版本,提供安卓版和IOS版。

据《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观察,吱呀以声音为切入点,利用「声音互动」概念对传统的陌生人社交模式进行改造与转型,颇受90后和00后年轻用户青睐。

「吱呀」APP是广州欢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欢聊科技”)旗下的一款社交产品。企查查显示,欢聊科技成立于2016年7月26日,由广东荔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荔支”)全额注资1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主要人员有:法定代表人兼经理丁宁,执行董事赖金南,监事任娟。

值得注意的是,欢聊科技曾在2017年8月30日进行过一次股东变更,由丁宁和“荔支”变更为“荔支”。据悉,丁宁现任荔支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任娟为监事。荔支旗下拥有互动声音平台——荔枝FM。

这种“以声会友”的玩法不仅摆脱了微信熟人社交场景的束缚,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陌生人社交的心理隔阂与信任缺失问题,但对声音的利用率缺乏创新,略显单一。

用声音驱动社交

「吱呀」App的产品逻辑简单直接,一级目录包括3个子模块:聊天、找朋友、我的。

声音是吱呀用户建立社交关系链的底层逻辑。在初次授权登录之后,系统会强制用户录制一段语音,并基于声音分析技术为用户产出一张载有音色分类、评分、性格等特征的专属「声鉴卡」,系统凭借这张「声鉴卡」为用户匹配推荐其他用户「声鉴卡」。

据《新商业情报NBT》体验,用户“声音”可以重复录制,系统对同一用户不同声音的分析判断也不尽相同。这意味着「声鉴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而“找朋友”模块从视觉效果到玩法都类似语音版“漂流瓶”。用户在可以选择“喜欢”的音色进行点赞、私聊,系统会自动对有好感的“声音”打招呼。这种选择方式与探探等社交平台一致,简化了社交链条,增加了陌生人社交体验感。

比较有意思的细节是,“声音瓶”下方设置了状态显示,与「正在活跃」用户私聊得到回应的机率会更高更快。

除了常规的声音互动,吱呀还在“声音”的使用上拓展了语音直播模块——「派对」,包括K歌、交友、游戏等方式。

不同于围绕个人进行的直播,吱呀的“派对”与陌陌、唔哩星球的“派对”功能类似,以在线语音聊天室的形式实现群体互动。“派对”有8个声音交流位置,其它人则是观众身份,观众可以通过“申请上麦”进入交流位置。派对功能中也有打赏机制,可以对喜欢的用户进行打赏。

实际上,母公司荔支旗下的当家产品「荔枝」也在发力提高平台的社交属性,并为此陆续推出了声音交友、声鉴卡、用心说、荔枝派等互动版块,试图以“轻社交”的方式增强主播与听众、听众与听众之间的互动率,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吱呀」是荔支产品矩阵中的一员。《新商业情报NBT》发现,主产品「荔枝」的发现板块上推荐了「吱呀」、「狼人杀」(荔枝旗下另一款APP)。依托产品矩阵,App之间的流量可以实现互导,以声音为核心元素构建流量池。

声音经济的想象力

《95后用户的社交行为报告》数据显示, 社交是95后上网的主要目的。

荔枝创始人赖奕龙曾在极客公园创新者大会上表示,现在的年轻人虚拟就是很真实的一面,他们很喜欢虚拟社会里的社交。“95后喜欢在线上做交往,对他们来说,虚拟不再是现实的前戏了。”

因此,轻社交对于移动产品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用户之间互动越频繁,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和归属感越大,平台的竞争力也越强。轻社交化成为移动App强化竞争优势的不二利器。

相比图文、视频等社交玩法,以“听觉”塑造的陌生人社区氛围的确具备一定优势。比如上减轻了陌生人社交的心理负担,同时保留了用户的神秘感和想象力。“95后的社交不需要见面。原因很简单,声音的想象空间很大,见面会破坏这种想象。”赖奕龙说。

包括吱呀在内,语玩、一起、Soul等等一系列的声音社交产品集中上线,并呈现出良的好发展态势。这意味着声音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具备很强的渗透力,95后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这种新兴社交玩法。

不过,「吱呀」对声音的利用率略显单一,亟需在更多维度挖掘声音的社交潜力,比如声音小游戏、唱歌等趣味性玩法。以此刺激用户增长,提高用户留存率,可能是团队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

另一方面,“声音社交”的商业化发展空间也十分可期。

目前来看,直播打赏仍是「吱呀」最主要的变现方式。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声音经济”的变现能力远不止于此。

“声控”群体的力量不容小觑。2018年9月,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音频全场景发展研究案例报告》显示,中国网络音频用户规模迎来了新一轮增长,2017年中国网络音频用户规模达2.6亿,2018年有望达3亿。

如今,直播打赏、广告植入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变现手段。比如,音遇售卖虚拟礼物钻石,陌陌商城等更多元化的变现形式正在崛起。另外,数字广告分发、打赏分红、网红打造及粉丝经济、头部KOL付费合辑分成等盈利模式,都是很有效的。

不过,现阶段而言,优化声鉴技术,提升精准匹配用户的能力,升级玩法抓住新一代年轻用户,是盘活声音社交背后的商业逻辑的关键因素。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看颜值”的声音社交潮来了
吱呀APP | 让我们看到声音的世界大有可为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语音弹幕+唱歌社交,会是阿里下个社交突破口吗
玩产品的你要注意,就是这六个大坑,把“伟大的创新”秒成了渣
皮皮APP语音派对策划师:千亿娱乐社交下的百万自由职业者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