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入门十讲:经络第七

经络是中医主要的理论支撑,也是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本质区别之一。很多西医医生认为经络是不存在的,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读过《黄帝内经》,如果读过了,就会知道经络不仅切实存在,而且人人可以感知观察到。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讲什么是经络,第二节讲穴位和经络的关系,第三节讲十二经脉的命名逻辑。

第一节、什么是经络?

经、络本意都是古代纺织行业的专业术语。

古代织布的线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竖着摆放在织布机上,这一部分叫做经线;另一部分放在梭子里,这一部分叫做纬线,纬线不断的穿过经线互相交织,最后才能形成布匹。

经,后来引申为南北、上下走向的线状的东西。

络,左边绞丝旁代表分类属于丝类,右边的“各”代表形状,各的本意就是角鸮,角鸮的典型特征就是头上的耳朵。那么“络”,本意指呈现分叉形状的丝线,因此《说文解字》载:“络,絮也。”络,就是丝絮。

简而言之,经即是指上下走向的东西,络指有分叉的东西。因此,《黄帝内经》中有“经脉”“经筋”“经水”的记载,经脉指上下走向的血管,经筋指上下走向的筋,经水指南北走向的河流。

在《黄帝内经》中,“经络”一般情况下是指经脉和络脉,也就是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经脉有十二条,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大的络脉有十五条,分别是列缺、通里、内关、支正、偏历、外关、飞阳、光明、丰隆、公孙、大钟、蠡(li)沟、尾翳(yi),长强、大包。

关于经脉和络脉的区别,《黄帝内经》也有明确记载,和动脉与静脉的特征相符合。

《灵枢 经脉》篇载:“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经脉和络脉的区别在于,经脉一般是看不到的,血流情况只能通过脉搏来推断。我们平时能见到的血管,都是络脉。

又载:“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静脉血管一般不从大的神经节之间穿过,而是沿着大的神经节边缘出入,和皮肤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从皮肤外面可以看到。

又载:“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这十五条络脉,里面血充实了就会显现出来,如果不足就会下陷。

第二节、穴位和经络的关系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您说这个经脉就是动脉,络脉就是静脉,这个好像和我们平时接触的经络不太一样,我们平时接触的经络都是和穴位联系在一起的。

是的,经络和穴位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功能上讲,穴位对经络的作用有二,其一是作为考坐标来对经络进行定位,其二是作为出入口来对经络进行节。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将经络比喻成高速公路系统的话,那么血管大致相当于公路,血液大致相当于行驶的车辆,而穴位则大致相当于公路上的收费站和服务区。人体经络堵塞了,就像高速公路堵车了,我们要进行调节,通过穴位,我们就可以来判断哪里堵车了,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交通疏导。

穴位和经络的关系非常好理解,我们重点讲一下穴位的命名逻辑。人体经络上的穴位有三百六十多个,命名各不相同,很有个性。那这些穴位的命名逻辑是什么?都是胡诌的吗?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穴位的命名,都和这些穴位的位置特点有密切关系。时间关系,我们举三个例子来说明。

例一:鱼际。

际,就是边,鱼际,即是鱼边,即是鱼鳍。

我们来观察我们的手掌,大拇指下面,手掌外侧,上面的纹路,颇像鱼鳍一般,是谓“鱼际”。

例二:后溪

后,本意指发髻。溪,本意指汇入大河的小水流。《尔雅》载:“水注川曰溪。”

我们把拳头握起来,来看小指下面手掌侧面,有一个皮肤挤压突出的地方,颇像一个发髻,是谓“后”;发髻中间的纹路像一条大河,两边的纹路像汇入大河的小河流,是谓“溪”;合在一起,是谓“后溪”。

例三:虎口

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配对,有“寅虎”的说法,这是因为老虎头上的花纹颇像一个“寅”字。

我们将手掌摊开,食指和大拇指充分展开,连线交叉围成的图案颇像一个“寅”字,即老虎头上的花纹,是谓“虎”又像一个“口”字;合在一起,即为“虎口”

第三节、十二经脉命名逻辑

本号前面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知天文,方能懂中医——十二经脉名称内涵大揭秘》,在这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十二经脉中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这些名称的来历,以及它们和肺、心、脾、肝、肾、胆、胃、心包、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对应关系。大家可以找出这篇文章来看一下。

本节主要讲一下十二经脉也就是动脉和心肺等器官的关系。我们来看《黄帝内经 经脉篇》,里面在介绍十二经脉和心肺等器官的时候,用了一个下属的“属”字,如肺手太阴之脉“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下膈,属大肠”,胃足阳明之脉“下膈,属胃”......很多书里将这个“属”解释为属于,变成了“经脉属于器官”,这其实和本意南辕北辙。《说文解字》载:“属,连也。连,负车也。”属,就是连,连,就是向前拉车。

负车,就是套车

或者是这样的人力车

那么“属”,我们可以理解为“套”“系”,那么“属肺、属大肠、属胃”,应该解释为“套肺、套大肠、套胃”,或者是“系肺、系大肠、系胃”,可以理解为血管绕器官一圈,把器官兜住,就像车上两根辕木把车厢兜住一样。

综合以上呢,我们以手太阴肺经为例,来解析十二经脉的命名逻辑:这根经脉套着肺,就叫肺经;肺的外形颇像昂宿外形,而昂宿属于太阴,因此叫太阴肺经;这根经脉又经过手,所以叫做手太阴肺经。

最后,我们来讲很多人心中的疑问:经络是如何发现的呢?这个答案在《黄帝内经 经水》篇中有明确记载:“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古人对经络的了解,一方面来源于对活的人体的测量、切脉、观察、顺藤摸瓜,另一方面来源于对死尸的解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腧穴》第五节:手阳明大肠经——快速学会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
#张其成讲黄帝内经# 什么是络脉?经络,...
弄清了经络的分布,你的病就好了一半!
中医解剖学简史2:黄帝内经1
经络不通百病生!睡前花3分钟拍拍这里,疏肝利胆、补肺通肠...不管男女都有奇效!
经络是能量运行的通道(二)经络系统组成了人体能量通道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