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在线】| 张仿治作品:球山设宴


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也记不清是哪朝哪代的事了。
太白山的东南方向,已是三山地界。那里,峰峦重重叠叠,溪涧缠缠绕绕,就在曲曲折折的路边,有座小山其形如球,因此名为球山。山边有个小村,也就依着山名叫作球山村。村里一对夫妻,才40出头,养有两个儿子,老大铭和,老二铭善,兄弟俩相差整整十年。一家四口,虽不富裕,但靠着父勤母俭,家中尚不缺衣食。那年,父母为年过弱冠的大儿子娶了媳妇。可是天降不幸,就在老大成婚不久,这一带瘟疫流行,父母竟双双染病身亡。临终前,做娘的再三嘱咐大儿子,要照顾好弟弟,务必使兄弟和睦、子孙世代相传。
自此一家三口相依为命。老大铭和耕种父亲留下的山地,妻子操持家务;弟弟在村里小学馆上学,他虽年幼,却颇聪明伶俐,深得先生赞许。
学馆俞老先生家住十来里路外的凤山村,因回家路遥,每天中午就由球山村里几个学童家轮流管饭。虽然俞先生也是穷书生,本不计较饮食好坏,但各个学童家中,一来要感谢先生,二来也为自家面子,所以总是尽力把饭菜收拾得体面一点。



却说那天该轮到铭善家管饭,因家里已好几天没见荤腥,嫂子好不容易整出几碗蔬菜后,不得已去后屋堂叔家借来一碗煮熟的河鲫鱼。好在上代早就传下规矩,客人来吃饭,一般不会主动吃鱼,相信俞先生也懂得这个规矩。所以只要主人自己不在鱼身上动筷,饭后,这鱼仍可原封不动归还堂婶。
铭善放学陪着俞先生回来,嫂子赶紧悄悄把小叔子拉到灶间,轻轻叮嘱他,等会吃饭,切不可去撬鱼!弟弟点头答应了嫂子。但铭善毕竟年幼,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撬鱼。吃饭时,小铭善拨拉着碗中的番薯干饭,偶尔夹一筷咸齑菜、嚼一根萝卜干,竟觉得很难把饭咽下喉咙去。虽然平时也是吃这样的饭菜,但是今天桌上有了一碗鱼,香味不断地飘进铭善的鼻孔里去,铭善就很有点受不了了。他一次又一次地控制着自己的眼睛不往鱼身上瞟,但鱼的影子还是在眼前晃,就在嫂子帮先生添饭的瞬间,铭善的筷子终于迟迟疑疑但又不由自主地伸向了鱼肚子。他毕竟胆小,只是撬掉了两片鱼鳞,把那带着鱼香的筷子放进口中吮了好几下。就在这时,嫂子盛饭回来,看到鱼身上多了一个小小的伤口!她的脸一下子就变白了。
嫂子还是顾及面子的,既顾及小叔子的面子,也维护着自己的面子,所以当时她似乎是不动声色,如果不仔细看,连睫毛上的小泪花也看不出来。但是,先生吃完饭一离开,她就忍不住了。她先黑着脸责问铭善,说好的不撬鱼不撬鱼,为什么又吃鱼了?接着大哭着向铭和诉苦,说这日子叫我怎样过下去啊!小铭善从来没见过嫂子这个样子,他简直吓坏了,颤抖着躲进了自己的小偏屋,连下午的学也忘了上了!



也难怪嫂子失态,小叔子确实闯了一个大祸。为了这一条鱼,嫂子去堂婶那里说了一白篮五斗好话,并答应明天就买一条一样大的鱼来赔上。她为此急急地卖掉了家里一大袋番薯干。气坏了的嫂子逼着哥哥出面,不再让弟弟上学,而是要他去帮人家放牛。还有一条最苛刻的惩罚:从今后,再不许铭善吃鱼,即使是家里偶尔有鱼的时候!
弟弟没有任何反抗。他默默地当起了放牛娃。只是,与别的放牛娃不同,铭善放牛时,总是带着他的书本。牛在山坡上吃草,他就坐在草地上看书。看书累了,他会躺在地上,远远地望着太白山顶,不知在想着什么。每当天黑回家,他也不与小朋友玩,不是在月光下读书,就是在被窝里背书。俞先生同情铭善的遭遇,常把书借给他让他抄下来,铭善每写好一篇文章,也带过来请先生过目、指正。就这样的悬梁刺股发愤攻读,铭善的学业竟然一点没拉下。
铭善也真的再也吃不到鱼。家里虽没钱买鱼,但是铭和在田间偶尔还会抓到几条泥鳅,春天也能捉来几条有鱼子的河鲫鱼,但,这些都只哥哥嫂嫂吃着,铭善只当没看见,管自己就着咸齑吞咽番薯干饭。哥哥看在眼里,也觉得有点对不起弟弟,有一次,跑了十来里路,去洋沙山边的泥涂捉来一碗蛏子,想让弟弟开开荤,可是嫂嫂见了,还是把蛏子碗从弟弟面前挪开了。她冷冷地对铭善说,凡是河里的海里的,不管是蟹虾蛤螺蛏子蚶子,都不许你吃!铭和想起娘临终时的嘱咐,觉得有点对不起弟弟,但又想,也怪弟弟自己不好,再说,弟弟吃得再差,毕竟也是我养着他呢。而倔强的铭善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硬是靠着咸齑和萝卜干过了一年又一年。
转眼铭善二十岁了。古人说,天道酬勤,俞先生认为积雪囊萤的铭善有这个能力了,就拿出一点碎银子叫他去考举人。果然,考后没多久,省里发榜下来,铭善中举了!明州府太守见铭善学富五车,知书识礼,很是喜爱,便把自己那个也是饱读诗书的女儿许配给了他。新娘子问铭善,你凭什么读书读得那么好?铭善就把这些年来不能吃鱼的辛酸旧事告诉了她,并说,我刻苦读书,就是为了要出这口气!新娘子叹了口气,只轻轻说了一句话:“本是同根生呢!”



山岙深处的小村里出举人了!举人老爷铭善带着新娘子回家了!这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村里的每户人家,村里人人都欢欣鼓舞。既是中举之喜,又是新婚之喜,铭善决定办几桌酒席来招待乡亲们。厨师把菜肴定下之后,拿菜单来给举人老爷过目,铭善拿笔来把哥嫂一桌的鱼划掉了,并嘱咐厨师如此如此。新娘子在旁边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了主意。
第二天天气晴朗,在球山脚下的平坦草地上,一共摆出了四桌酒席。铭善夫妇和先生、师母坐一桌,哥哥嫂嫂和侄子侄女一桌,村里的乡亲每户来了一人,共坐了两桌。桌上的菜肴十分丰富,虽是山岙人家,除了炒青菜、煎豆腐、油焖笋、凉拌茄、芋艿羹、萝卜糊,还上了满满一盆红烧肉。大家刚举起酒杯,听见一声吆喝:“鱼来了!”只见帮工从厨房端出来香味四溢的四盆葱烧大鲤鱼,分别放到四张桌上。众人正要动筷,却又听那帮工一声吆喝:“举人老爷有令,哥嫂一桌与众不同!”惊愕间,他又把原先已放在哥嫂一桌的那盆鱼撤走了!
举人身边的俞老先生皱起了眉,乡亲们都把不解的目光投向铭善,只见这位年轻的举人老爷眺望着远处高高的太白山顶,脸上显出得意之色,而嫂嫂的脸却“刷”地一下变青了。哥哥铭和也一下子明白了弟弟的用意,顿时怒不可遏。他正要拂袖离席,却又听见一声清脆的女子吆喝声:“举人老爷有令,哥嫂一桌与众不同!”哥嫂吃惊地止了步,只见新娘子亲自从厨房里托出了一盘鱼来,恭恭敬敬地放到哥哥嫂嫂桌上。那新娘子脸上带着笑意,继续高声说道:“举人老爷有令,别桌的鱼都是一斤重的,哥嫂一桌换成两斤大鱼,由弟妹亲自烹烧、亲自捧上,弟弟弟媳跪拜,以表谢忱,感谢哥嫂养育之恩!官人快快过来!”说着她向着丈夫微笑着连连招手。



俞老先生的眉头舒展了,在场的所有人却再一次惊愕。特别是举人老爷,见妻子居然会是这样做法,完全背离了自己原先的精心安排,无比气愤,眼看就要发火了!但他的脑子很快地转过弯来。终于,他带着羞愧的神情来到妻子身边,夫妻双双向哥嫂拜了三拜。
在场的人们发出了一片叫好声。这时,泪流满面的铭善转身向着大家说道:“在这里,我先要真诚地感谢嫂嫂的辛苦养育和严格教诲之恩,正是她的教诲,才让我有了今天。我还要感谢我的娘子,刚才,各位都看到了她多么深明大义!昨天是她提醒我,说兄弟‘本是同根生’,今天又是她在我眼看要犯错的时候,拉了我一把。”说完,他向妻子鞠了一躬,新娘子羞红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一直在旁边静静看着的俞老先生终于眉开眼笑,颔首说道:“这就叫读书明理啊!”众人听了,都热烈地拍起手来,球山脚下,一片欢声笑语。


本栏目主编:张仿治


作者简介:张仿治,1949年出生,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首批学科骨干。已退休。因所学是中文专业,退休后寻思,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动笔写点东西以自娱。于是近几年陆续在报刊发些小说、散文,并出版有散文集《一个榫头一个眼》、《米饭为什么这样香》、《悠然见菜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妻子闹分家,男人忍无可忍选择休妻,结果,男人一家成了当地首富
王传福:13岁丧父15岁丧母,嫂子卖嫁妆供学,今身价百亿不忘兄嫂
兄弟、女人和狗
碧玺的经典小故事
《炊烟有望》(长篇小说连载)十一卷 故土难离 千里送君终一别 8
家事春秋:我的哥哥嫂嫂(王振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