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全民皆兵到寄生虫,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如何衰败的

从全民皆兵到寄生虫,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如何衰败的

提到清朝,就不得不提到清朝的立国之本——八旗制度,八旗子弟战时皆兵,平时为民,是清朝战胜明朝的关键,也随着清朝的衰败而没落。

清朝时期,民间流行一句俗语:“不分满汉,但问民旗。”这句话是说,在清朝,最明显的区分,不是满人和汉人,而是看你是不是“旗人”。

1584年,努尔哈赤兴兵反明,以黑旗为军旗,随着统治人口的增多,1589年努尔哈赤又设了红旗军。

1601年,努尔哈赤改编女真的牛录制,设立黄、白、红、蓝四旗。

1615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努尔哈赤又改了牛录制,设立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八旗。

1635年,皇太皇极率领八旗军征服了蒙古,设立了蒙古八旗。

1642年,皇太极设立汉军八旗。

八旗军对于清军入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八旗军有军纪严明、作战严谨的战斗体系,打赢了几乎所有的硬仗,那么八旗军是怎么沦落到清政府的寄生虫的呢?原因就出在清军入关后。

经过几十年的改编,满洲、蒙古、汉军各为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凡是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清军入关后,八旗军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普通农民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

为了保证八旗兵丁能够专心致志的参加军事训练,清政府还规定所有旗人不得经商、不得做手工业、不得私营土地、不得出卖劳动力、不得从艺为伶,只准干一样,那就是习武当兵。

清朝还每三年都会编审八旗子弟的户籍,八旗子弟享受特殊待遇,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八旗子弟不当兵,清政府也会给他们发饷银,不需要劳动,也可定期获得相当数目的生活费,士兵是有定数的,八旗的子弟却还在一直增加,逐渐成为了政府的负担。

而且清军入关后,八旗子弟平日维持训练的打猎模式,他们变得闲散终日,无所事事,逐渐成为了花架子,多以提笼架鸟、喝茶听戏打发时光,曾经作为清朝军队主力的八旗军,战斗力急剧下降,逐渐被汉人为主的绿营所取代。

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关内的八旗军队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还没遇到英军,自己就先乱成一团,太平天国起义后,八旗军连洪秀全的太平军都打不过,只能让湘军与淮军去对抗。

在与外国开战接连战败的情况下,清军开始进行军事改革,新式军队发展,八旗制度逐渐淡出了历史。

有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虑祸患能使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国家走向灭亡,八旗制度同清朝都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黄旗人就高贵吗?早就被时代抛弃的八旗,为何今天还有人显摆?
历史上的八旗子弟,为何被视为遛鸟架笼的寄生虫?
'八旗子弟'是如何沦落成'贬义词'的?
历史上的正黄旗到底有多牛?
卸磨杀驴?为何乾隆会将数十万汉军八旗子弟强制出旗?
清朝有100万军队,大清灭亡后去了哪里?1987年才被人们发现踪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