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自我

当你了解自己的本性,知道自己是谁,就具备了实现任何梦想的能力。

迪帕克.乔普拉《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则》

如果把成功只归于好成绩,有个好工作,或者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实现财富自由,这就算成功了吗?

这样的成功,内心会有自由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内心自由在于你的参照对象是什么,自我参照还是对象参照。在对象参照里,往往我们会被真我之外的东西影响,环境,情景,评价。

我们总在寻找认同。当为了别人的眼中的成功努力的时候,那么这样的人生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这是一个人人都忙碌的时代,急匆匆上班,急匆匆吃饭,急匆匆赶路。有了快车,快递,快餐。忙碌的身影让内心有了浮躁,浮躁让自己失去了体验真我的能力。

沙法丽.萨巴瑞说:我们之所以会忙碌于各种事物,会给孩子安排没完没了的活动,是因为我们想借此来回避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迪帕克.乔普拉说:对认可、控制、权利的需要,都是建立在恐惧基础之上的。

只有回归的自我,才会远离恐惧,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也不在寻找认同,我表现的谦卑,但不会觉得高人一等。

批评和赞美就像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如果总在寻找赞美,那么就会害怕批评,就会以别人的方式度过人生。当以自我为参照,就会体悟本性,外面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而内心却平静如水。

对于孩子来说,减负的不只是学业,更重要的是,父母先应努力做到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这和体悟真我意思是相同的。

父母想要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那么父母先要有“身为自己”的体悟。这是一段了解自己的过程。

有没有从镜子里认真的看看自己;有没有安静的坐在海边,感受潮起潮落;在每一天里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

当你体验静默的时候,才会和内心联结。佛家有“止语”的修行,和静默类似。刚开开始的时候,是有难度的。就像每天拿着手机,想要换成书,眼睛很难聚焦到文字。

静默也是,内心会有躁动,强烈说话的欲望。这个过程我都体验过,总想找人聊聊。聊完了的感受,并不觉得充实,大部分是抱怨,评判,反而更加的空虚。

坚持一段时间后,越来越能从静默中感受到力量,内心有了平静。智慧从静中产生。

佛家讲: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道家讲: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儒家讲:“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从静默延伸到冥想,每天都会在早晨冥想10到20分钟,从冥想中体验意识的流动,我尝试过睁开眼睛冥想,确实也能进入冥想的状态。

只要专注于一个点,眼前的事物就不在了。有点像臣服,当有了情绪的时候,只专注于这个情绪,不要关注这个情绪的延伸,然后这个情绪慢慢就消失了。

学会不评判,不评判并不只是不抱怨,埋怨。而是不给现象,信息贴标签,不用自己认为的好坏评价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发生。不会用对或错来分析过程。

当有了静默,冥想的习惯,不评判的习惯也就自然产生了。不评判在于你认识到这个世界可以用多角度看待。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有了平衡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学会倾听。

奥地利哲学家及诗人佛兰茨.卡夫卡说过:”无须离开房间,坐在桌前聆听就好。也不需要聆听,等待就好。甚至不用等待,只需安静下来。

只要安静了,就能寻找到自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留出一点时间,学会跟自己相处
健康心情不好 试着开始冥想
越想控制孩子的父母,越容易被孩子控制。我们想控制某人时,内心就会预设诸多“应该”,并认定要靠这个人的表现和成就来定义自己的快乐和价值,等于把掌控自己命运,左右自己情绪的权利和责任交给了他人,自己反成了
人类最强大的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气。
修复孩子内心创伤的六句话(精华)
《遇见未知的自己》:“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一切都在你的内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