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道自己是谁,比做什么更重要
userphoto

2022.07.21 山东

关注

“认识自己”是困扰哲学家的话题,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时常问问自己是谁,那么就能学会更多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伊迪丝.威德说:我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选择如何感知世界。我们相信自己看到了世界的原来面目,其实不然。我们看到的世界,来自我们存在的需要。

什么是感知?感知就是意识。通过眼耳鼻舌身意产生所思所想构成了你看到的世界,有时候感知产生的情感是被潜意识控制的,意识在这一瞬间关闭了。常见的“愤怒”,还有延伸出的埋怨,抱怨,内疚,焦虑,抑郁。

想要改变,那么在这些情绪出来之前,要意识到它。但并不容易,没有自律的习惯,这些情绪的出现是机械式的;只有有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时候,才会觉知到情绪。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所以会相信眼见的。习惯用穿戴,职业,过去的人生角色来定义别人。那么你也会用这些条件来定义自己。当我们有了太多的限制的条件,也就有了人生的局限。

当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如数学家的聪明,会计师的呆板,销售的灵活,政客的工于心计,生意人的贪婪。那么在初识一个人的的时候就会心怀偏见。

安托万.德.圣佩克苏佩里说:本质的东西,用眼睛看不到的。我们都认为大海是蓝的,用很多的色彩描述大海的广阔,深邃。其实是海水把太阳光线过滤了,只有蓝色没有被吸收,所以会看到蓝色。而海水是无色的。

所以看待自己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吸收了太多的标准。大人说要听话,那么知道了原来做个好孩子,学会听话就可以了。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在听话中形成了。

但随着长大,这些观念逐渐被内化。形成了固定看世界的方式。但身体不会忘记这些不属于自己,所以当真实的自我被压抑,身体会用焦虑,抑郁,急躁,等情绪回应。

纳瓦尔说:世界只是折射个人感受的一面镜子。现实是中性的,现实不做评判。一棵树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的概念。人生在世,我们从大千世界中获得各种各样的感官体验和刺激,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而潜意识会在小时候父母回应方式中形成,记得罗伯特.戴博德博士说过:儿童有四种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也就是自我状态的组成部分。四种情感的组合形成了自己的情绪。

影响这四种情感的组合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回应方式。当父母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么作为男孩,不会用眼泪来释放情绪。对于眼泪本身来说没有男女的区别,大笑会流泪,悲伤会流泪,痛苦会流泪。只是情绪的表达方式。

当父母说,我批评你,是因为爱你。那么在未来他就会用批评去感受爱,表达爱。但宇宙符合零和博弈规则,你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批评和爱是背离的。你用批评去表达爱,回到自己身上也是批评。所以你觉得找到了爱,但却感受不到。

只有学会认识自己,把过去的记忆清理,才会用新的角度看待人生,世界。伊迪丝.威德在《深海有光》中写到:看似一片黑暗的地方,其实遍布生命的火种。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光意味着什么?

用这样的思考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也是一场奇幻之旅。知道现在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又能如何改变,觉知自己的行为,觉知自己的觉知。思考我们的思考,思考我们为什么思考;为什么要思考我们的思考,不同而组合,有了不同的感知。


我是大侃,已坚持1276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家:面对恶意,眦睚必报才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现代中国人格外
被孩子攻击,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做情绪的主人 照顾好情绪,照顾好身体
情绪的制造
家有萌娃丨情感引导式教育——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为人处世——与他人沟通你有几成功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