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片你不会看第二遍,但我劝你要趁早看

为人儿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就是一部把这种痛苦表达到淋漓尽致的影片。

看过这片的人大部分都会说这是一部良心国产片。

虽然他们说这辈子不愿意看第二遍,但是却会劝身边的人趁早看这部电影,而且是越早越好!

这部电影名字叫——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该片豆瓣评分高达8.5分,好于90%的家庭片。

由著名女导演马俪文执导,很多人很可能看过她的另一部名作《我们俩》。

电影主角由斯琴高娃黄素影两位老戏骨主演,两人的表演可谓是情真意切。

黄素影凭此片获得了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斯琴高娃的演技不用多说了,看过《康熙王朝》中她饰演的孝庄皇后都知道。

电影片名《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谁去了?妈妈!

是的,这是一部讲述母女生死别离的故事,也是讲述一位女儿对母亲的忏悔和自责的故事。

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改编自著名女作家张洁的同名长篇散文。

电影故事源于真实事件,也就是张洁的亲身经历。

那是在母亲辞世不久后,50多岁的女作家诃(司琴高娃 饰)想起最后和母亲(黄素影 饰)相处那些的日子。

她突然明白过来世界上最疼她的人去了。

一直以来忙于自己事业和家庭的诃,当看到母亲老态龙钟的步态,恍惚的神情以及几乎失明的视力,突然意识到母亲老了。

于是诃带母亲到医院检查,发现问题很严重,如果不做手术母亲很快就会不久于人世。

然而,80岁高龄的母亲上了手术台可能就下不来了。

怎么办?

一番思量后,诃毅然决然的给母亲做了脑部手术。

万幸的是手术很成功,母亲视力恢复的很快,可是母亲的情况却并未好转。

由于缺乏锻炼,母亲的脑萎缩越来越严重,时常会有脑子不清晰的状况发生,整夜整夜的把女儿闹腾的近乎崩溃。

为了让母亲的病情得以控制,诃给母亲买回跑步机让母亲开始锻炼身体,并制定近乎苛刻的计划让母亲去执行。

但是,即便母亲积极配合着诃各种苛刻的要求,母亲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

我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这句话是很客观的,但是放到现实中总会显得有些贬义。

在看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时,当我看到作家诃对母亲大声斥责时,我很情绪话的想说她是个坏女儿。

即便母亲是在无理取闹的折磨人,即便母亲不体谅女儿的艰辛,她那都是有情可原。

作为儿女怎么能够不体谅她呢?

显然,电影中的女作家诃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母亲离世后她大彻大悟,但为时已晚。

客观的说,女作家诃为母亲所做的一切已经很好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她那样有足够的能力给母亲看病,想方设法延续生命。

然而,她自称是个不孝女。

她没能理解母亲,母亲本来可以不那么痛苦的安详离去。

母亲最后的痛苦,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很可能都是她的自以为是造成的。

相比之下,母亲在病中只要是清醒的时候,总是为女儿着想。

母亲最后一次跟她的说话是“明天变天了,天凉了,出门的时候多添点衣服”。

张洁曾在自己的书中写到:

一个人在54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要比在4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苦多了。

据说母亲去世后,张洁大病一场。

在一年多的悲痛中,用十几万字记录了她母亲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个日夜,以及她内心永远无法填补的自责和悼念。

显然,这是在忏悔。

其实不用多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

在衰老和死亡面前,一切努力都是那么无力。

父母们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儿女的陪伴,就如同我们年少时他们陪伴着我们。

十月怀胎,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拉扯大是我们的母亲。

人们都说母乳其实就是母亲白色的血液;

而我们所吸允的,流淌的就是她毫无私心喂养我们的。

——张洁

最后,我猜这片你不会看第二遍,但我劝你要趁早看!!!

资源获取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99岁的老戏骨走了,请记住她的名字
一位五十四岁孤儿的自白
张洁是一位优秀的女作家
所有人都该看看这部国产良心片,但别看第二遍
美好记忆:中国电影女演员之十八 黄素影
50《诗圣母亲》诗圣女作家原创诗歌:母亲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