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片太扎心,拍出了农村老人的现实处境,口碑很好却没有公映!

我有个朋友最近很苦恼。

她老家在皖北农村,爸妈快70岁了,以前还能出去打工挣点钱,现在身体不行了,只能待在家里。

所以她就和家中的姐弟商量,以后每人每月都出点钱,让他们在家里养老。

但是,姐姐说孩子上私立学校学费贵手里,现在没钱;弟弟说,每个月发完工资就剩不了多少。

她气得要死。

其实,她自己也有两个孩子,还有房贷,生活压力也很大。

看到这样的事情,你是什么感觉呢?

你说,这家儿女真不孝顺,自己的爹娘都不管;

你说,三个孩子家养不起一个老人?说白了就是不孝!

你又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过那位姐弟俩太过分了!

嗯,说的都对。但是,如果上面这样的事情有很多,而且是一个普遍现象呢?

这就不是简单的孝与不孝的问题了。什么问题呢?

我今天给你推荐一部电影,或许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这部电影名字叫《喜丧》。

首先要说的是,很多人没看过这电影,因为它只在2016年第十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上展映过,没有在电影院公映。

为了便于你思考,我先把这个故事简单给你讲一遍。

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

郭林氏,是一位86岁的农村老人,她和孙子(留守儿童)住在破旧的老屋里。

她有六个孩子,由于很早就成了寡妇,所以养大他们很不容易,好在现在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她经常拜菩萨,每次的祈祷词是,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

因为郭林氏一次意外摔倒,让孩子们第一次聚在一起

大家都很忙,没时间照顾老人,怎么办?

最终,他们决定每家出点钱,让老母亲住养老院。

(在农村,有儿女,却要住养老院?我们先不讨论,继续看故事。)

起先郭林氏不答应,但是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她无奈之下点头同意。

孩子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养老院人满为患,没有床位,倒是有一位老人一直重病,只要她去世了,郭林氏就能住进去。

那就等吧,于是孩子们等啊等。

但是,郭林氏又一次意外摔倒,让孩子们第二次聚在一起,怎么办?

一番争吵过后,为了方便照顾,他们决定让老母亲到每一家住一段时间,等养老院有空位了再搬过去。

嗯,这个办法看起来不错。但是,接下来就是一幕幕人间悲剧。

郭林氏首先去的是二儿子家

此时二儿子家有一个难题,就是人太多没地方住。

实际上,二儿子一直惦记着林郭氏的老房子,他想等老人住进养老院,自己就可以搬进老房子,好给自己的儿子腾地方。

所以,二儿媳妇就不停地抱怨,说各种怪话。

郭林氏自然心知肚明,知道自己不受人待见,所以,她很自觉的要搬走,在搬走的时候,还把老房子的钥匙给了二儿子。

(唉,忍不住插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郭林氏第二站去的是三儿子家

三儿子家里的情况倒是不错,住的楼房还有小轿车开,家里就一个女儿,所以负担小。

但是三儿媳挺膈应人,她嫌弃郭林氏脏。

从老人进门开始,先是被安置在铺了白布的沙发铺上,然后行李被放进了储物间,其他包括拖鞋、被褥、碗筷,都是单独的,不和其他人放一起。

总之,凡是老人碰过、用过的东西,都会被扔掉,或者重点清理。

最气人的一幕是,郭林氏自己洗了手帕,然后放在沙发扶手上晾晒,但是三儿媳竟然用镊子夹起来扔到阳台上。

这一切老人都看在眼里,她也没说什么,都忍了。

可巧不巧,小孙女此时离家出走了。

于是三媳妇直接开骂,说都怨郭林氏。

当时的场景是,郭林氏跪在菩萨像面前祈祷,三媳妇就站在郭林氏面前开骂。

唉,没办法,郭林氏只能搬走。

郭林氏第三站去的是小女儿家

小女儿家的生活很不好,一家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郭林氏来了之后,儿媳只能睡在长椅上。

但是毕竟是女儿,很贴心,所以对老母亲很照顾。女儿和孙媳妇经常帮郭林氏洗澡换洗衣服,甚至女婿还买肉招待她。

但是,好景不长,郭林氏有一天突然中风得了“笑病”。

(从始至终儿女们可能都不知道这是病)

孩子们第三次聚在一起,怎么办?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二儿媳妇说:在谁家有病,谁给看。

这话一出,场面一下就炸了,因为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儿女们开始竟然大打出手。

最后,郭林氏回到了自己的老房子

可问题是,钥匙早就给了二儿子,二儿子和二儿媳妇已经住在那里了。

没办法,他们就把郭林氏安排在杂物间,每天只给点吃的,其他什么都不管。

郭林氏感觉这也不是办法,所以,天天问二儿子养老院来信了吗

同时每天雷打不动拜菩萨,祈祷孩子们平平安安

由于郭林氏中风得了“笑病”,总是时不时的笑,所以二儿媳妇又开始抱怨,甚至直接辱骂郭林氏,最后还把她的菩萨像摔碎了。

可怜的郭林氏,最终被二儿子两口子架进了牛棚,并最后死在了那里。

(容许我沉默三分钟)

郭林氏的死,是一种解脱,不仅是她自己,儿女们也解脱了,还剩了养老院的钱。

孩子们第四次聚在一起,怎么办?

他们决定给老母亲办一个喜丧。

(家里有人去世了,而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寿双全者,家族兴旺;年纪在80岁以上,这样的死者葬礼可谓喜丧。儿孙们就不会那么悲伤。会停灵三至五日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百度百科)


是不是感觉很讽刺?说实话,我自己看完首先觉得很扎心。

加上我也是来自农村,身边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感觉这片很现实拍出了很多农村老年人的现实处境

我个人认为,虽然这部电影为了剧情需要,拍得有些刻意,但是不影响它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电影《喜丧》豆瓣电影网上口碑很好,评分也很高,获得了8.6分,网友不吝好评。

值得一说的是,该片导演兼编剧叫张涛,名不经传,而这部电影里的演员,全是素人,没有一个是专业的。

但是,这部影片在2016年入围第十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获得了最佳剧情片奖, 而张涛也获得最佳导演奖。

然而,即便如此,这部电影除了在电影展展映过,并没有在电影院公映,所以相对来说,这部电影看过的人很少。

有人说,《喜丧》拍出了国人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因为片中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有,几乎是普遍现象。

也有人说,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位母亲的伟大

著名导演王家卫,在西宁影展上就直接赞扬说:

“1953年,小津安二郎拍出《东京物语》,全世界看到了一位非常有尊严的父亲,今年,一位中国的导演回应了他,中国母亲非常坚强。”

还有人说,这部电影反映是中国当下关于“老人生存”的问题。

“养儿防老”还靠不靠的住?农村养老院条件太差,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

或许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电影《喜丧》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反思空间。

总的来说,《喜丧》是一部很不错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它撕开了当下现实中令人心碎的部分,震撼人心的同时,也给予了那些困境中的人,一丝丝安慰。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喜丧》拍出了农村老人的悲惨处境,口碑很好却没有公映,你看了吗?

最后,看完这篇文章,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才是最真实的“中国电影”
《喜丧》:关于伦理与生死的思考
别对亲人太好了,希望我爸的惨痛教训,能让你真正读懂亲情
《喜丧》看完这部丧尽天良的电影,让我不敢老!
连王家卫都怒赞的国产好片,拍出了我们的人间悲剧
守寡51年养6子女,86岁老人服药自尽:这片点破了中国式伪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