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山不远》(散文集)第七辑 哲夫成城

道德就是力量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说:道德就是力量!道德本为有益于人的通衢,它以伦理为基础。而伦理观念是人类血统种类存在的自觉意识。最初的伦理观念是氏族的自相认同与区别。这种观念是以生殖功利为基础的。因同则不继的缘故,氏族内不许通婚。

古老的生活习俗沉淀为集体无意识──一种本能的禁忌及生存冲动。人类进化到氏族阶段,明确的婚嫁规范取代了风俗的统治,但这规范及良心遣责仍被认为是神的意志。国家产生后,氏族的联姻,除巩固政权的政治功利目的,还包含着根深蒂固的生殖功利原理。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道德概念。在儒学仁义礼智信范畴产生的同时期,西方的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大德性也正式出现。(参见亚里士多德哲著《形而上学》)道德概念是由奴隶制的罪恶而催生的。奴隶社会远离了群婚的蒙昧,远离了氏族复仇及食人的罪恶,却又在对奴隶的奴役屠戳中堕落了。恰恰恶的杠杆橇动了道德之石,一种更加理性的意识于罪恶的行动觉醒了。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中国选择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以宗法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儒家伦理学说完善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人们命定在宗法等级中,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专制王权下,殊连法(夷三族、九族)、酷刑(部分),及殉人陋习在延续着,也在缓慢减少。在封建时代,人天然是宗祖的延续、宗法社会的一个部分,因而在宗法社会中没有个人存在。一人犯罪夷灭全族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它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互为表里,同出一理。直到明代王阳明等,出现个人”与“自我的价值与尊严的觉醒。终于产生了人权等概念。

道德是人类生命树上的智慧之果。人因为道德而智慧,因将这种认识(识别善恶)加以扩展连贯而成为睿智之人。道德观念是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也是诸社会属性的核心。是社会存在的纽带及个体精神的根本。道德的自觉自律也是法制社会得以建立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保障系统,也是个人境界、社会文明的标尺。与其如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然是政治动物,不如说人天然是社会动物,他的社会性当然应包括个体的类性及独特的个性,类性是人类进化的基础成果,个性才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成果。而且在现代文明状态中,人的个体化进程在加速,所以809000后,越来越明显区别开来

自我意识也即初步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认知反思同时也是道德反思。没有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同时具有认知与道德反思属性。狼虽也有一定的社会化,但因其智力的单一性终还是狼。仅具有智力的人远远够不上人的资格。有自我意识的智力前提才会有道德观念形成,而道德又会赋予智力以真正的自由意义。极端自私、损人利的个人,再聪明,最多只是自然人,自然人总是本能、欲望的奴隶。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其中知识,包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只有在道德核心上才能发挥手段作用,道德力量则是巨大而无形的。道德以实然知识为基础,本身却是应然的,它的魅力就在于它普遍普适而且理想。人格就是在痛苦的自我调节中,在理想激励之下实现的。人的精神本质在于其自觉性,只有发自内在的自觉行为才是自由的,才能顺应必然去追求应当。马克思认为责任作为一种必然性的东西,也是自由所必须把握的。因而,道德自由包含着道德责任,道德责任体现道德自由。

就个人来说,性格是多面矛盾的,心理是包含着诸多杂质的宝藏富矿。相同的家庭,相同的学校教育,相同的成长环境,人还是道德观念各不相同,社会上万般法制与道德的教条,自己想成为什么人,关键还在于自己的选择。自律只是个人选择后,知行合一反复实践的结果。成桀纣成尧舜,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人类的文明是这样的自相矛盾,向上固然是人类的进化本性,向善固然是人的本性。可是文明总是在恶中逐渐被唤醒,然后摈弃恶的知行。人类历史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出噩梦的。正如黑格尔所说,“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杠杆”。“伪善”是道德的异化结果,自我意识具有自我为中心的痼疾,它能超越自我,能自我修正,也能自我修饰”。伪善是高智商的恶。是角色与本性的分裂,知与行的背离。它打着人性的旗帜,暗暗开着人性的屠宰厂。伪善比恶更为危险,破坏力也更强。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英)的《化身博士》,揭示了人类的双重性格,一位和蔼的医学博士喝了药水竟变成了凶恶丑陋的海德。如海德一般的人物,生活中不乏其人,好多腐败官员,就有明显的人格分裂特征。在文学作品中也比比皆是。如《伪君子》(莫里哀)中的达尔杜弗教士;《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中的副主教克洛德.富洛娄。在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双重人格者如:王莽、萧衍隋朝的杨广等。甚至宗教也能造就伪善,在欧洲宗教历史上,梵蒂教皇的权力争夺,其卑劣与残暴,与信仰的光辉对比鲜明。历史上的中国佛教为一件木棉袈裟的传承,展开佛门内讧也极残酷,以至传至慧能,不得不把它毁掉,以心印相传。

健康人格是自信自律自持的,他拥有深刻的自省力并因而自知知人,能够理解人、宽容人和富有真正的同情心。他拥有自由意志保持创造的活力和特立独行的个性。真正的现代人也即独特的个人,独立自由人格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补充。他摈弃宗法血统局限,摈弃身份地位和财富的差别,以生而平等的人格投入生存竞争。健康的人格决定了他是利义兼收的生存者和奋斗者。也是自律性极强的人,他以真诚道德为根本,以法律为准绳,把法律之他律变为自觉自律。

独立、自由、平等三位一体,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现代精神。只有独立、自由、自律、平等、自强不息,富有良知正义感同情心和审美能力的人,才是现代人。在市场喧嚣中坚持讲产品与人品的统一,讲经济信用,富有责任心和进取精神,务实高效目光远大他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谐和的人格,广阔的眼界与思维空间,他尊重知识与人才,注重信息,具有准确的判断预见,具有明辩是非的能力。他能专心投入生存的运筹,又能超越功利与实用而进入自由自觉的审美状态或艺术创造活动。

安奎特尔.杜.培赫隆的《奥义书》开始使西方人注意到东方精神的幽微,开始由物质移开焦点,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东方人却在很长时间,无视自己的传统的优秀文化而沉溺于物质。“求其放心”是孟子的睿智主张。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好的生活在于同人的真实本质谐和一致。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首先要有独立自由的前提。心理健康的人是非常独立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高度评价个人自由,自由的个人才负责任,才是道德的,也才是有力量的,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而自知之明和自我理解是通向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荣格语)。弗罗姆《逃避自由》中说,生产力的解放最终是人的独立与解放,解放生产力首先是人的解放,即个体化的完成。健康人的动机主要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欲望自我实现者的潜意识,是创造性的,友爱的,积极的和健康的他们对整个人类有一种很深的归属感,充满了同情与友爱尊重和培养自我的个性是人类文化最有价值的成就人就是他生活的中心和目的,人的个性的成长与实现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笔者认为个体化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方向。弗罗姆认为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人类不断个体化的过程。马斯洛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自我实现理论。人的层层递进的基本需要,需要的转换与提升,也正是自我实现并实现个体化的过程。我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上马斯洛有关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及弗罗姆的个体化理论,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之路。

 2010-12-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健康人格观
“注定相遇”:道德经与马克思哲学的共同之处
名篇欣赏《马斯洛人本哲学(2)》
(1)《每天读点大师哲学 大全集》
今天的读后感《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