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山不远》(散文集)后记 读者回音

                   后  

总感觉到火箭的速度提速的高铁,科技发明都不如时间过的更快,虽然它亘古就是这样的步伐和节奏。面对时间的匆匆,我想说的是,人啊,趁着有限人生,抓紧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尽早立志,不懈地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尚有一两件事情可以做成。

从出版《关山不远》(20137月中国戏曲出版社)到现在,一晃又近10年,这近10的光阴不能忽略,中国的变化很大,所谓文以载道,最起码能反时代进步的信息。于是附加了近10年来积累的散文。我想,若再版这本书,就以这里的文字内容为准。

《关山不远》的散文,在这里连续发表,得到了读者的积极热情的回应,读者文友的评述附在后记后面,新春伊始,我要说一句,感谢大家!

附原“后记”:

三十年生活的路,拥挤的已经无路可走。我于是,选择了寂寞的精神之路。做人需要寂寞做学问更要寂。寂寞使人深邃亲切、富有灵性,寂寞便于思考、反省与创造。超脱物质喧嚣,于清静中反思自我,了悟人性与真理亦是人生乐事。

本来我是美术专业,弄墨应该是本分,可是自己却热衷舞文。本想只是征服文字,写写诗歌,却一头钻进了文史哲的领域,一晃三十年,偶尔在国家级报纸上发表的文论,有时偏向心理学,有时偏向社会学,有时候偏向经济学,还有宗教学、哲学,更多的是文艺评论。

在旷日持久的理论研究中,美术成了业余,自己的诗歌也成了文字中的业余,到香港回归之年,出版了一本小诗集。至于为文,就性格而论,也许我更适合杂文,可是多少年过去,却没有写出几篇来。而且,自己的杂文与文论很难区别。有趣的是,我的理论文章,有人认为是散文,而我的散文有时很像小说。我总觉得散文实在难写,也就没想去写,可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写了好多文稿,竟然发现大都是散文。

这本文集算是散文集吧。此集以散文为主,也有中量的哲文和少量的杂文,个别小说,被打入另册。所谓“文章千古事”,道义寸心知。深知自己的文体界限模糊,不求全责备了,但在文意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斟字酌句,力求逻辑严谨,独出机杼。在学术上,我是《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率真的小孩。我讨厌一些蜻蜓点水式的所谓学者,尤其是搬运工式的教授的夸夸其谈,更鄙视那些哗众取宠的“小圈主”。

回望过去,那些本来无知却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们,那些有点小权小钱有点嘴皮子功夫就觉得强势的人们,那些几米以内飞扬跋扈声色俱厉,几米以外无声无臭的人们,除了衰老,几无变化。我幸运,自己能一直学坚持学习自觉成长,我一直坚信,在学识与艺术上,只能用实力说话,坚信,有思想,就能够飞翔。2013430

                                 202235日星期六 重记

《关山不远》读者回音

       驿   这个一直没来得及看您这个馈赠的书(《关山不远》),很遗憾,然后今天。在去济南的路上,时间不是特别赶,也许就捧来读。哎呀,太太收获太大,不仅仅是你的文采,更是字里行间,您的情感描写的太棒了。引人入胜。文章如人,太美了。情感朴实真挚。文笔美而不流于俗。清新典雅,引人入胜。爱不释手,读起来就放不下了。2019

      只有身体和精神都健全的、健康的人才能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自我及社会现实。处于食物链终端的群体连自我反思的机会都没有,处于一种忙忙碌碌的,看一天而知一生的节奏感。

        虽然在这唯物欲时代,很少有人为精神产品买单。但使命在身,不写就不足以表达自我。人皆有表达的欲望,也有洞悉世界的权力。

     作家弟弟早安吉祥!我这离关山不远,三十里地,此关山非彼关山!期待《关山不远》!

      “娘近在身边,长长的牵挂变为触手可及的行动,为娘满水为娘端饭真是一种幸福”喜欢徐老师这一篇朴实却富有内涵的文章,没有轰轰烈烈悲悲切切的故事,但是依旧让人感受到满满的亲情,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爱,感受到儿子对母亲的牵挂。描述身边的最常见的事情更能引起读者形成共鸣。

金红卫    今天重温徐老师2016年写得散文《关山不远》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徐老师不仅是一位思维敏捷睿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桃李满天下!而且还是一位颇具爱心的画家、作家;其作品更是让人看后不能忘怀…衷心感谢徐老师对女儿的关爱!目《关山不远》(散文集)第八辑(附)拥抱元…

石永宝 刚在办公室读了您的几篇散文小品,感觉甚善:您的文笔,平实质朴而优美,行文轻松自然,娓娓道来,不枝不蔓。既有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又有美的意象,音乐的韵律,饱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您对生活、人生的悟解,读起来,很舒服。

    张志云  徐树爱先生的散文集《关山不远》,有时代意义,也体现了时代的良心,他对哲学、对佛学都有较广泛的涉猎,研究哲学使他的作品文化的意味比较多元,信佛使他在思想上、在意识上都有超越,他戒了烟、戒了酒,按一个处士的生活准则要求自己,连鱼也不钓了。他的作品有情趣、有雅趣、有哲理,意味深沉,有些是校园文化。作为一部集子,要体现出大的关爱,大的感悟,而不单单是比较个人化的东西,光靠知识积累是做不到的,个人的小情怀要和社会的公众意识达成一致,要敢于触及时代的脉搏,敢于批判,因为在这个时代,价值观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大的困惑,树爱先生还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挖掘。

王霁良    读了树爱兄这90多篇作品,整体感觉比较均衡,就像济北这片广袤的平原,如果说有突起,第三辑“亲情物语”和第八辑“哲夫成城”都写得比较好,算是平原上的山吧。有些游记引人入胜,也很耐读。他写父母的文章,丰满厚重,情节非常感人,他把研究哲学的心得体会著书成文,对当今社会变革很有建设性意义,给人的冲击是振聋发聩的,也许这些作品不能改变别人的价值观,但肯定改变了树爱兄的价值观。经历越不寻常,作品就越不寻常,教师职业可能受一些局限,我的感觉是,树爱兄读的书虽多,但并不是一个很有生活的人,比如他写的《一路劫波唱成歌》,文章虽长,仍感觉没能充分展开,有的地方一个事还没有交代清楚,又说下一个事了,篇幅收放有问题,有些脱节,读着有点累。

洪茂荣    我和徐老师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他的精神独立性我是早知道的,读了他这本集子后,感觉冲击力很大,使我对叔本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了重新的理解。写作有两种,用心写和用脑子写,前者是写自己的,比较真诚;后者是编的,编出来的,迎合的,不一样。徐老师属于用心去写作,他不附庸,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虽受过恶势力的侵犯,但也不增加怨恨。

    杨德超    徐老师的作品,是从身边、从近处、从细微处落笔,在表现方式上淳朴无华,宁静致远,没有大起大落,不浮躁,但也有飘逸自如的天性。他把古典文学和哲学融为一体,尤其是对古典文学的研究,现在很多人还都比较缺乏。我和徐老师交往20多年了,我了解他,对他的作品几乎是没有批评的,我都是肯定,特别是写亲情的那些,非常让人感动,就是和许多大作家的作品比,也无非是换了个经历,不弱于他们。

陈总功   徐老师的这部集子,是一部向精神高原攀登的奋斗史。他的散文一是“沉”,语言很朴实,又极有分量。沉潜的越深,积淀越多,越易上岸。我和他都是教师出身,我了解他,做事做人一直很低调。第二是“真”,本真是徐老师的天性,在他的身上始终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在跳动,有一个梦想在飞翔。有翅膀要飞翔,翅膀折断了心也要飞翔。再就是“深”,他有非常厚实的哲学功底和文学功底,哲学使他删除了很多仇恨,忘掉痛苦和不愉快,这么些年他一直试着改变自己,我就觉得我的功底就写不出他这样的文字。

范升平   我给老徐的定位是“精神的侠士”,这么些年,他执着于文化艺术,持守着知识分子的良心,为文为人都很值得敬重。在一个县城里面,很难有多少人从哲学高度完善自己,但他做到了。我想说的是,在研读哲学方面,中西方哲学还应该有一个结合点,老徐能不能在这个结合点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别人写不到的地方再深究一下,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有所阐述。

王宗勇    树爱兄的《关山不远》,我读了感觉语言上很成熟,洗练、敏感,于细微处见真情,不贫乏、不单薄。我们搞文学,一开始是凭才气,后来凭坚持,再后来凭的就是胸襟和气度。看一个人的作品,如果一看你的文字那么狭隘,那你肯定是弄不长久的。在文学上树爱兄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济阳乃至济南,文艺界有徐树爱是一种幸运。

杜心鸣   虽然都在济阳工作生活,我和徐老师文学上有接触也是近几年的事。这本集子充分体现了他的个性,我的感觉是挺深奥,对哲学、佛学都有研究,越是没啥可写的越是能写出味来,很成功。搞文学必须耐得住寂寞,徐老师的文学修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作品耐品,是知识分子写作,是小众,而我写的就是大众化了,什么人都能读。

黄秀峰   我认为,《关山不远》是树爱兄士林情怀下的一种人文思考。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情淡漠,物欲横流,还能够有人为自己营造一方儒释道文史哲的思想王国,尽情的演绎自己的情怀,挥洒自己的爱恨情仇,值得钦佩。这部文集共八辑90篇文章,涵盖了浓郁的乡土情、父母情、夫妻情,体现出了作家多年来对人文、社会的思考。家国天下,笔墨文章,深入浅出的哲学分析,大彻大悟的佛道情怀,淡泊悠远的思想灵性,流淌于血脉之中不甘沉沦的文化担当与沉重思索,谨行慎思的治学精神,敢于批判善于发现的求索精神,这一些不正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文化人所体现出士林情怀么通过读《关山不远》,深为树爱兄的“学”和“养”所折服。 

士在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群体,士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士即知识分子、读书人。士林即文人社会团体,换作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知识分子的圈子,即是有学问、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一类人。所谓士林风气就是指关于士人的文学创作、心理状态、及其人生哲学等主要精神领域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的总和。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的人生信条“齐家治国平天下”给了自己广阔的追求空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饱学之士笃信“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生追求,或出将入相,或著书立说,或开馆授徒,或耕读修身养性,践行着自己内心深处所向往的人生的至高境界。

    徐树爱,作为一个从农村走进体制之内的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数千年以来儒释道文化的熏陶,传道授业以外,博览群书,也真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礼佛禅理,解读世态万象,兴致使然,徜徉于儒释道的幽深之中,浓墨横泼,寄情于一方山水,狼毫曼舞,挥洒满腔性情,激扬文字,书写人性善恶,或思或禅,洞见天地人之细微,这就是我在读到这部文集《关山不远》后联想到的士林精神。有士林精神引发出来的关乎文人担当与价值体系所凝成的文学思考及文本意义。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所追求的。《关山不远》是徐树爱给予士林情怀下的一种人文思考。在当今经济浮躁的时代,人情淡漠,物欲横流,还能够有人为自己营造一方儒释道文史哲的思想王国,尽情的演绎自己的情怀,挥洒自己的爱恨情仇。

    这部文集,石中元先生以《坚挺思想的芦苇》为之作序,也足以肯定了生活在黄河以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的一用芦苇一样地坚贞深深地扎根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审视生活,以自己的姿态生活着,思想着。

    这部文集共八辑九十篇文章,涵盖了坐着浓郁的乡土情、父母情、夫妻情,重视的在线了作者近几年来社会活动的分析思考与、人文、社会的思索,家国天下,笔墨文章,深入浅出的哲学思考,大彻大悟的佛道情怀,淡泊悠远的思想灵性,流淌于血脉之中不甘沉沦的文化担当与沉重思索,谨行慎思地治学精神,敢于批判善于发现的求索精神,这一些不整作者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文化人所体现出士人情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若兰:散文是说我的世界
林珊:小悲欢里的大情怀
【张书成】《棣花细语》 后记
【甘宁界·评论】:(头条推介)火会亮 ‖《北象山下——序刘向忠散文集《天籁回音》》
【六盘人文 ‖ 234】 张铎——《天籁之声 心灵回音——序刘向忠散文集<天籁回音>》
摄影:我国边防战士的情怀-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