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鸿雁于飞》(诗歌集)后记(代后记)
userphoto

2022.05.19 山东

关注

                                                                     作者画像  作者:李明

桃花的美丽和忧伤(代读后记)

 盛建东

  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以生命涌动文字,遭遇必然的情境而发问,甚至是在一种无法逃避的撞击中书写,捕捉成就自己瞬间的性灵声音。长歌当哭,当那满目繁花扑入心间,三月、桃花、青春记忆和当下况味,集于一身的诉求被呼应,美丽的桃花和刻骨的忧伤同在,诗人写下观照自己的生命印痕。

      对诗人而言,三月源于多情却又平生苦涩,它诗意的指向一段文学青年的青春成长,在文字的三月世界中,性情自足而韧性的冲向天际,他幸福的经历爱情,感受美好的所在。多情的桃花“粉饰了地球的艰辛,连飞翔的鸟的翅膀,也感染了这种色彩”,在大地之上落红林里,似乎有了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是三月桃花带来的悖论。

      “一朵桃花为我打开,另一朵桃花为我打开”,在平静的潮水之下,有了另一重让作者痛苦的感觉,与爱情相关,焦灼和等待,行走或徘徊,他甚至质询“生命的归宿是涅磐吗,而涅磐不是死亡”怀疑里有着对未来的守望,缠绵思尽,婉转心伤。段莫名的感伤入骨,而那时桃花正开的烂漫,风吹过眼,人没花雨之间,匆匆更匆匆。

      这是宣言吗?“桃花漫溢心灵时我说:爱情大于地球而小于生命”它的评判在一种亲历者的境遇里有了迫人的力量,他做出了选择,给了生活一种必由的交待。

     树爱君温和平静、在民间的底质上打磨着智性的思考,然而内心处却陡有波澜,大爱的悲悯和大恨承担同在,诗语中的有情人在桃花之后又放逐桃花,为自己写下三月的纪念。

      每一位阅者又何尝不是呢?人生情痴,非关一叶。

     后    记

我的诗歌写作,以现代汉诗为主要的诗歌创作形式,至于律诗绝句古诗词,还有楹联写作,自己常写,只是为了炼句炼意,但是自知格律不严谨,从来没有发表过。自己自《鸣雏》出版以来写的诗歌,系统地发表在这里,最后附上那些准古典诗词,共诗友参考吧。

我觉得散文与散文诗,散文诗与诗歌是有区别的。应该细心甄别诗歌与散文及散文诗表达和共同的诗意精神。散文诗应该是陈年老酒,首先具有散文的形散神不散,以形传神的特点,所谓形散,是精神关照的意识流表现,有着自然联想和随意的属性,能“思接千载,意通八方”,可以展示人生阅历,生活底蕴,洋溢你的书卷气。散文诗之所以美,其散,随意有度,它没有中心事物,但有主旨;没有诗歌的句句顿韵,字字精巧,但谋篇有意境和意象有诗意,谋篇简洁。若没有这些,也许是文,而不是散文,若诗意不浓,也许只是散文,而不会是散文诗。

     散文诗应有潜在的韵律化为语感,在语感中包含着诗词及音乐等艺术的熏陶。散文及散文中有千里路,散文中有万卷书,散文中有废纸三千。没有文史哲的博学,没有人生阅历,便没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没有生活体味,没有很好的诗词底蕴,或书卷滋养,便没有茶青禅的《住在时光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只有几篇算得上是散文诗,而茶青禅的《住在时光里》,篇篇是散文诗。她的散文具有美妙语感、乐感和画感,她对宋词的捻熟,妥帖引用和化用,成了她天然的肌肤,甚至成了她的灵魂。

写诗必须多读唐诗宋词,反复涵咏。不一定写好格律古诗词,但是要常写,常练习,还有楹联,常与联友互动,有利于诗歌炼句。从中国传统诗歌走出的现代汉诗不同于直接接受西方诗歌影响的白话诗,后者相比而言,多了一些叙述,而少有写意的神彩,节奏的谨实和十足的韵味,少了意象跳荡意境深远。现代诗同样讲究凝练,讲究韵与顿,讲究练字炼句,字斟句酌,还要善于捕捉灵感

一诗一世界,一字一如来。若能有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足矣,不必如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歌是精神必需的营养,是个人品格升华人类进步的催化剂。爱好诗歌是高雅的高贵的精神活动,诗意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写作或阅读诗歌固然无关衣食住行,至少它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自我调适、自我娱乐、自我拯救诗言志,有志者自有诗歌的情怀。诗畅情,用诗歌形式记录生活的点滴灵感,直抒胸臆,乃人生快事。

 徐树爱写于卧石斋   2022.5.18

 附:《鸣雏》后记

   在德州师专上大学时,认识了同级中文系李国栋、王谦等诗友,也是第一次接触现代汉诗。是他们给予了我最早的诗歌启蒙,一种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两年专业学习,业余时间就是读书写诗。那时自己写的诗歌思想苍白且矫情有余,故付之一炬。毕业后生活多舛,历尽坎坷但是痴心不改,经常涂抹,幸得张加增先生点拨指教。后,与庆云诗友纪玉刚联合结集打印《悄悄春梦》诗集。历经几次帮派围剿,身心健康极度危机。感谢上苍眷顾,尚能活到今天!后又荣幸结识了朱多锦先生,深受其影响,自己的诗歌写作及其理论终于有了长足发展,诗歌追求目标更加明朗而自觉。

我认为,诗歌的写作,从方言、普通话升华为诗歌语言,是重要的一步;从古典诗词到现代汉诗的转变,尤为艰难尤为关键。自认为走入了诗歌语言,却仍然在古代汉诗向现代汉诗的转变途中。这部诗集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无奈的两栖属性。所谓“鸣雏”之称,并非自己谦虚,确乎如痴。雏鸟儿的第一声叫是带血的。

自己的诗歌及多项理论文章,多次在省级、国家级书报刊上发表。今天是第一次出版自己的诗集,也算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吧!我用了一个月的业余时间整完了十多年来的诗稿,是想在发表诗作的同时,不发表错误与遗憾。尽力除去那些容易剥落的字及干瘪的词,尽力除去精神的秕糠。诗集不做任何注释,一是用典不多,二是相信读者。

此书顺利出版,感谢诸多诗友,感谢朱多锦先生百忙中为诗集作序,并感谢邢增庆先生,给拙作题字。

                          19981018日于卧石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其飞:优雅的芭蕾舞――海乐散文诗选《镜与花》后记
《汉诗国际》刊发诗人欧阳欣悦作品
[黄石作协]黄石市作家协会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散文、诗歌同散文诗的区别是什么?
【第四届中华长江文学奖国际赛】参赛:364号徐彪
俳人白蓝文集选(20):撷英春满枝——《撷星集》读后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