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刘安庆原创文学评论《邵长兴先生高超的写作技巧》

邵长兴先生高超的写作技巧

刘安庆

提要:辽宁省鞍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离休干部邵长兴先生,参加工作60余年,今年84岁。他从事新闻工作,任新华社记者14年,编发新闻稿件上万篇;从事教育工作22年,写出不少教学论文;从事地方史志工作28年,他不顾年迈还在耕耘,发表文章300多篇,这是他的又一个辉煌时期。最让大家敬佩的是他离休后20多年来,一个人年年遴选编发《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中国地方综合年鉴十件大事》、《中国地方综合年鉴要闻录》、《中国新版方志学年鉴学暨相关编著述略》、《中国地方志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活动要览》,跑遍神州访志友,主编出版《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被称为“四文两表”。对促进中国当代方志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他的一生是笔耕的一生,他把写文章的技巧运用得是那么规范、那么娴熟、那么高超。

关键词:辽宁省,鞍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邵长兴,60余年,写作技巧

邵长兴先生的名字在我国当代方志界像一颗闪烁的明星。他1949年参加工作,至今84岁高龄,仍辛勤伏案,笔耕不辍。他的一生是不辞劳苦笔耕的一生,成绩卓著。先是从事新闻工作14年,任新华社记者,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走遍大江南北,采写编发各类稿件上万篇;然后从事教育工作22年,教书育人,同事们说他是好教师、好校长,写出不少教学论文;最后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已28年,他不顾年迈还在无私耕耘,发表文章300多篇,是他的又一个辉煌时期。

最让大家敬佩的是,他1988年10月,从辽宁省鞍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离休后,创建一般人做不出的丰功伟绩。他离休后20多年来,在没有人帮助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天天月月年年默默无闻,一个人做浩大的工程,逐年遴选编发《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中国地方综合年鉴十件大事》、《中国地方综合年鉴要闻录》、《中国新版方志学年鉴学暨相关编著述略》、《中国地方志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活动要览》,跑遍神州采访志友,主编出版《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被业内人士称为“四文两表”。他编著出版《邵长兴方志文存》80多万字,现正编辑出版新著。他的文章对推动我国新方志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海外也产生很大影响。引起全国方志界的高度关注,给予高度评价。

邵先生勤奋笔耕60余载,发表作品有通讯、评论、述略、游记、散文、诗歌、散文诗等多种文体。拜读他的大作会深深感受到,他把写作技巧运用得是那么规范、那么娴熟、那么高超,达到目前几乎无人超越的水平!

像凤凰头一样的开头

邵先生写文章的开头段非常讲究,写得具有很强的美感,像凤凰头一样美丽动人。

邵先生文章开头的写法多种多样。一、运用诗句、名言法。如:唐诗有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又如:哲人有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二、引用讲话法。如:“编纂志书是为世修志,为世存史,为人写传,不胜光荣之至,要求方志工作者有高尚的奉献精神,作明心淡泊、铁心修志的无名英雄。专家修名志,名志传千秋。事在人为,关键在人才。”铁映同志的这一讲话,说得何等精辟透彻!三、运用消息法。如:颇受广大方志工作者爱戴的董一博同志,不幸与世长辞了!四、运用图画法。如:撷取黄河奔腾咆哮的惊涛骇浪的场景作封面,显示了《征途》一书的非凡气势与意蕴。五、议论抒情法。如:一粒种子,投身泥土,也许土质松软,宜于萌发;也许土质板结,难于拱动。但,哪怕是遇到再坚硬的土层,它也要竭尽全力,破土而出,完成繁衍的神圣使命。在肥田沃土上,快速发芽的种子,固然值得欣赏;在薄田瘦土中,也终于发出芽来的种子,更应加倍赞赏。六、写景抒情法。如:六年笔耕结硕果,八方来贺喜迎门。1996年3月13日,在东山风景区新落成的鞍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楼院里,节日气氛浓烈。大厅正门刚刚贴过的春联“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河山入舆图”,现在换上了“热烈欢迎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领导同志和各界来宾光临指导”的大幅标语。庭院洒扫整洁,恭候嘉宾。七、评价事物法。如:得书如宝,得一好书,如得一瑰宝。八、评论人物法。如:在浩如烟海的古方志和方志学理论著作面前,杨静琦不是“高山仰止”,而是批判继承,开拓新路。按照当前修志实践的急需,根据时代的特点,编新志,创新理论。她以每年编出一部书的速度,为祖国的史志文库增加财富。九、介绍形势法。如:20世纪80年代之始,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热潮,在神州大地兴起,时至今日,已历时15个春秋。十、直抒胸意法。如:本届修志起步不久,正当广大从事修志工作和关心修志事业的同志以及对地方志书有兴趣的各方面人士,由于需要,都希望全面了解地方志书的基本情况,具备有关方志的基本知识。为了满足这类需要,我们编辑出版了这部《中国地方志辞典》。十一、介绍人物法。如:张桂江先生修志,其精力主要放在方志编修的发动、培训、指导、审稿、宣传和评论上,其工作量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在如此繁重的担子下,他却“忙中偷闲”发表题材广泛的丰富著述。十二、叙事法。如:旅行车在辽河冲积平原上疾驰,驶过一片片沉甸甸丰收的田野,一座座飞迸欢声笑语的村落,直奔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窝堡屯。这些灵活多变的写法使文章开头美观诱人,别有韵味,紧扣主体,新颖耐读。这些表现出邵先生驾驭素材的能力是多么强啊,谋篇布局的水平是多么高啊,写作功底是多么深啊!

邵先生文章开头的写法主要有以上10多种。从这些看出他运用以上写法早已是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心中所想,笔端速成,至精至巧。这些对于大多数作者,甚至是玩笔杆半辈子的行家,依然是愁锁眉梢,依然是逃不出“万事开头难”的困惑境地。即便是终于能写出来,但是,未能有像上面那样多的变化,未能像上面那样给读者以美感。不仅如此,他写的开头段无论字数多少,都是内含丰富,完成了应完成的任务。一、引入要写的文章主体。二、写好写此文的必要性。即中心论点存在的基础,中心事件发生的基础。不写好基础存在的必要性,就没有写文章的必要性。三、写好文章的“启”。“启”即开始,开始写文章,写出中心论点,为写下面“承”即分论点打好基础;或写出中心事件,为写下面“承”即事件经过打好基础。写好“启”,是写好“承”、“转”、“合”的坚实根基,这是全文的纲领,没有它,就没有此文。四、写好文章线索的开端。包括明线,暗线。五、写好进入“承”的过渡句。六、具有很强的美感。即开头段像凤凰的头一样美观,吸引读者。

如:撷取黄河奔腾咆哮的惊涛骇浪的场景作为封面,显示了《征途》一书的非凡气势与意蕴。邵文杰半个多世纪自强不息的革命生涯,通过朴实无华的纪实文字,再现出难忘的战斗岁月,再现出一名知识青年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艰苦历程。邵文杰毕生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为革命而刻苦学习,为修志大业而无私奉献,其动人事迹与高尚品格熠熠生辉。

又如:难忘啊,初夏的五月,那槐树飘香的季节。

清晨,推开窗子,迎面扑来的是槐香。在林荫路上漫步,紧紧伴随左右的是槐香。香气,从枝头飘溢,仿佛自天而降,直泻地表,又升腾飞起,洒向所有的物体,浸入每个角落。呵,槐香,对我有特殊情缘。

上面两个开头段是邵先生数百篇文章开头段的代表。前者是议论文开头段,后者是记叙文开头段。这两段都较好的完成了应完成的六个任务。看了他写的开头段,眼球就被吸引,就爱不释手。邵先生在这方面为同仁们做出了典范。

像猪肚子一样的主体

邵先生把文章的主体部分写得异常丰满,像快要分娩的猪的大肚子一样,使文章长而不冗,且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邵先生善于写长篇文章。如:《2010年中国地方综合年鉴要闻录》19000多字,记录2010年全国地方综合年鉴的新成果。《壹仟捌佰零贰拾伍天的艰辛与辉煌》18000多字,写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草创5周年大观。《“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前行》14000多字,述评第二轮修志的五大优势。《志坛星空璀璨 历史名家辈出》13000多字,介绍古今11位方志人物。《弘扬优良文化传统 积极稳妥开展谱牒编研》12000多字,撰写鞍山市古今谱牒编研、中国谱牒研究会(太原)见闻及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北京)印象。像以上这样的长篇邵先生发表了许多,5000字至8000字的文章就更多。他的评论、述略基本上都是长篇,占发表文章总数的90%以上。写长篇文章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小菜一碟。

他之所以能够这样,首先,他占有丰富的资料,所需资料应有尽有。其次,他以十分惊人的勤奋,消化资料。他把全年收到的各类志书、各类刊物,无论字数多少,都认真阅读,熟悉资料,消化资料。尤其是他进入老年之后,仍然如此。这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其三,他具有高超的提炼精华的水平。他能从数百万字的不同类型的非常繁杂的资料中提炼出各方面的精华,为写文章作准备。其四,他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这是他善于写长篇文章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五,他运用多种技法谋篇布局。他谋篇布局的技法主要是:拟人法。如,用槐花的香味作线索贯串全文。以槐香比喻老师,写他的启蒙老师的几件事;观赏法。如,考察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以“我”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所看图书馆的自然顺序为记叙顺序,最后写几点思考;罗列法。这是按所写内容的逻辑顺序为记叙顺序。是以逻辑顺序为线索贯串全文。如,《方志人家属礼赞》中的小标题:事例之一来自北京、事例之二来自河南、事例之三来自上海、事例之四来自浙江、事例之五来自四川、事例之六来自江苏、事例之七来自山东、事例之八来自黑龙江、事例之九来自广东、事例之十来自辽宁、事例之十一来自四川、事例之十二来自河南、事例之十三来自重庆,即是把所有的事例罗列出来,进行谋篇布局,展开记述;言谈法。如,《两轮修志砥砺 一代志人成长》以访问者为线索,贯穿全文。以访问者与被访者的谈话先后顺序为记叙顺序,展开记述。其六,他把“承”写得非常丰满。文章的主要部分是“承”,即“猪肚”。“承”的丰满与否,即“猪肚”的大小,决定文章的长短。如,《2008年全国部分新版方志年鉴学暨相关编著述略》,13900多字。其中,文章开头部分,即“启”290多字。结尾部分,即“转、合”460多字。其余13200字是主体部分,即“承”,占全文字数的95%。“承”这一部分,他是怎么写的呢?他是运用多分论点,多论据和议论的写法。在一个中心论点的统领下,写出七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下面写若干个论据。全文写7个分论点。

他把“承”,即文章主体,写得就像将要分娩的老母猪快要拉住地面的大肚子一样,很是丰盈,很是美观。充分展示出,他占有资料是多么丰富,他的驾驭能力是多么强劲,他运用写作技巧是多么熟练,他把“承”这一部分写得多么丰满!真是大手笔!

像豹子尾巴一样的结尾

邵先生文章的结尾段,写得像豹子尾巴一样格外靓丽,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邵先生文章结尾的写法不拘一格。一、记述事件结果法。如:巴教授两次东渡日本,详尽寻踪觅迹,厘清了“20世纪中叶前日本对方志的搜集与劫掠……”二、议论抒情法。如:“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省却了许多工作基础性劳动,直接步入学科前沿,是何等风光,何等得意!三、提出建议法。如:这一建议,完全出于至诚,与各刊追求完美,提高质量,以期臻于一流的战略目标相吻合,希望已向笔者逐期惠寄刊物的编辑部或志友,今后继续保持不变……四、列举成绩法。如:1994年12月,经林教授策划,在香港、广州两地,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联合举办“岭南文化新探究”学术研讨会。他一年中不下五六次穿梭于三地之间……五、引用诗句、名言法。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六、阐述原因法。如:自1998年春首倡“方志文献资料库”之议,至2001年岁尾得见《志局内外》,阅时四载,欣逢志苑大盛,姹紫嫣红,美不胜收。退役老兵,心花怒放,信念弥坚,应邀成此短文,恭请雅正。七、谦虚法。如:本书即将面世。由于条件所限,本应访谈的未能成行,本应要做之事又力不从心;加之时间紧迫,编者才识有限,难免有疏漏失当之处,只是作为一种尝试和心愿奉献给读者……八、赞扬法。如:吃桑叶,吐真丝!笔者十分赞赏这种春蚕精神。谨向历年出版专著的作者们,向正在跋涉于通向理论高峰的有志者致以深深的敬意!九、叙事法。如:关于杨大姐的治学原则,有必要记述一个小小的插曲。1991年5月笔者京津冀晋陕豫之行途经郑州,到杨大姐寓所拜会时,见到……十、指出不足法。如:在公允地评价该书卓越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它的美中不足。调集众手成书,难免带来章节的繁简不一,论述的深浅不一……

邵先生文章结尾的写法主要有以上10种。从此看出,他把结尾段写得像靓女像帅哥那样具有诱惑力,读后让人难以忘怀。

如:古往今来,正如槐树以它特有的芳香,拥抱人类,拥抱万物,年复一年,无声无息,献出自身全部精华一样,老师,特别是启蒙老师……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新人。尽管人们都在走各自不同的路,却毫无例外地共同感受着师辈教诲的温暖,心底蕴藏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谢谢您啊,尊敬的老师!赞誉您啊,沁人的槐香!

又如:本文飞动运笔之际,诸位著者编者伏案奋笔疾书的身影时时闪现,大有与笔者促膝谈心之感,对他们的敬意时时涌起,若干思考也油然萌发:一、锐不可当的理论勇气。既勇于创修新方志,更勇于创造一系列新理论“为虎添翼”。新思维、新理念必然形成新课题,勇闯理论关,论前人之所未论;二、从实践中来的精当论题。每部著作无不以两轮修志实际为依据,慧眼独具,且自出心裁。从广袤的方志沃土中提炼升华,前瞻性与实用性兼备。三、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职人员出书,正值年富力强,更加群策群力,煞费苦心,前景呈现一片曙光,自不必说。离退休老同志自费出书,则需倾毕生智力成文……一批又一批构成方志事业的“先锋官”、“顶梁柱”。业绩煌煌,巨大的历史性贡献,焉能不堂堂堂正正载入史册!

上面的结尾段是他所有结尾段的一个艳丽的斑点。他写的结尾段完成应完成的任务。一、完成“转”的任务。文章的“转”是从“承”到“合”的转折,是过渡。放得开,收得住,转得快,不拖延,句子精炼、干脆、利落。过渡的句子有的独立成段,有的与“合”写成一个自然段。二、完成“合”的任务。“合”,即合拢、结尾。写出经过以上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之后,所得到的结论,即“怎么办”、“怎么做”;或写出记叙中心事件的经过之后,所得到的结果。与开头照应,照应中心论点,或照应中心事件。使文章结构完整,形成完美的整体。随着“合”的完成,照应的完成,线索包括明线、暗线不再延伸,贯穿任务也就此完成。随之,文章的“启”、“承”、“转”、“合”,也全部写完。全篇一脉相承,文气畅通,浑然一体。三、完成“豹尾”的任务。结尾段的句子感染力很强,入木三分,让读者铭记在心,回味无穷。豹尾力量很大,打一下让人很疼,很长时间忘不了。它与豹尾产生的效果相同。至此,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的任务全部完成。

不写结尾段的,结尾段写得不满意的,请向上述学习。邵先生不愧是写文章的高手!

具有唯一性、专用性的标题

邵先生文章的标题命名得不同一般,具有唯一性、专用性。

邵先生命名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一、用行动命名。如:“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二、用建议命名。如:关于方志、年鉴内部刊物设置目录的建议。三、用赞美命名。如:黄山奇 庐山峭 泰山雄 珠峰高。四、用诗句命名。如: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五、介绍人物命名。如:一位省志办领导熠熠生辉的20年征程。六、介绍写作目的命名。如:一事一题一议,关注志坛热点,就撰写博客文章梁滨久编审答客问。七、介绍书命名。如:大爱献史志,大智论沧桑,大笔撰华章。八、介绍成果命名。如:每年编一书,每月撰一文。九、用希望命名。如:但愿方志刊物中惟一的月刊长命百岁。十、用事件结果命名。如:千年石峡今日开。十一、用比喻命名。如:槐香。十二、用讲道理命名。如:吃苦与偷闲。

以上是他命名文章标题的主要方法。运用较多的是以诗句为题。诗句标题中绝大部分是他作诗为题,并有唐诗的标题特点。且不说点缀在文章中的许多诗句,单看标题中的就足以明白他广读诗词,出口成章。他诗词功底之深决非一般。这是其一。其二,他以满腔热忱赞扬同仁们新著作出版。他赋诗为题,畅抒其感,给予热情的赞扬、鼓励和帮助。此类标题为数甚多。其三,他的文章标题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充满激情,鼓舞人心,总领全文,主题鲜明,个性突出,恰如其分,题文相合,题为文脉之端。其四,他命名的标题具有鲜明的个性,是唯一一个最符合所写文章内容的,别人想用也用不成,为他专用。其五,他的文章标题闪耀出他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无比的豪爽,大家的手笔。其六,他的文章标题透视出他的自信、他的谦逊、他的勤奋、他的博学、他的智慧、他对人的关爱。

给文章命题常常令笔杆子们苦思冥想,命一个十分满意的标题往往是翻来覆去,夜不能寐,甚至是书印出来了对标题还不满意。上述实为同仁们学习的榜样,当之无愧!

他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标题都表现出他将写作技巧运用得如同齐天大圣孙悟空舞金箍棒,如同魔术大师刘谦玩扑克牌,如同京剧大师梅兰芳唱戏,是多么自如,多么别致,多么诱人啊!

邵长兴先生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发表的文章得到同仁们热情的赞扬。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史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陆奇称赞说:“文与表内容十分丰富,囊括了地方志会议、方志机构、法规建设、志界人物、修志队伍、志览发行、提高质量、领导题词、海外交流等等。文与表联手,相得益彰,丰富多彩,编织出一幅方志文化壮丽画卷,促进中国方志事业的发展。”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方志学者于平天高度评价他为方志大业记事记人记书的举措是:“十万修志大军中普通一兵的壮举!”“邵先生笔下的志评文章,主题新颖,评价准确,常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新的笔法,评论出新意。加以其思维敏捷,精于思辨,词汇鲜活,文笔流畅,在不经意间不时迸发出新奇的思想火花,让你惊奇,让你震撼,启迪你去联想,去思考。”似这样的赞誉,在各省市县都能听到,数不胜数。

邵长兴先生是我国当代方志界名副其实的大家,是我们的老师啊 !

体裁:文学评论

刘安庆简历

刘安庆笔名文道,中国当代方志学者、河南省地方史志系统修志特殊贡献者、燕京文化开发研究院特约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志四川•特辑】叶红 ‖ 人与蕨的叠景——与流沙河先生谈诗
“你静默的远航与明亮的捕捞”
我叫长兴06
引论
著名明史专家方志远先生谈《我眼中的明朝和清朝》
高考作文二类卷以上的不二法门(议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