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泉聊书】【中国作协会员】郭进拴丨重读魏巍《东方》有感





重读魏巍《东方》有感
 
作者/郭进拴
 
 
对于魏巍来说,最著名的作品恐怕是那篇散文《读是最可爱的人》,而长篇小说《东方》则是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的佳作,读后越发觉得,经典就是经典,小说写得太精彩了!
《东方》讲述了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郭祥的成长故事,时间跨度从新中国成立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刻画了郭祥、邓团长、周仆、杨大妈等英雄形象,也刻画了陆希荣、谢地主、李能等反派人物。故事穿插着两条主线,一条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条是冀中平原农村。


抗美援朝战场上,郭祥和他的战友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郭祥三次负伤,炸坦克、排地雷、跳悬崖,不仅勇敢,而且机智。同时还讲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郭祥跳崖后,是朝鲜老大妈把他救下。前线的战斗英雄心无旁鹜,英勇杀敌,也有个别人腐化变质,被糖衣炮弹击中,那就是陆希荣。身为营长,他竟把郭祥当作情敌,暗中迫害郭祥,战斗中擅自撤退,让郭祥身负重伤。
冀中平原,刚刚解放的中国,农村的阶级斗争依然激烈。被土改的地主不甘心,时时兴风作浪,使用下三滥的手法诬陷村干部,以杨大妈为首的革命的村干部,意志坚定,机智勇敢,善于与地主作斗争。杨大妈的女儿杨雪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后,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
小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东方》大部分写于1955年至1959年,内容涉及1950年至1954年,读这部小说,重温那段历史,感受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和情怀,与看当下的网络小说的感觉的确不一样。
长篇小说《东方》是作家魏巍的代表名,曾荣获中国首届茅盾文学长篇小说创作奖。作品通过对朝鲜战场和我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一本好书就是一个课堂,一篇好文章胜过千百次演讲。作为一名军旅作家,魏巍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豪迈的精神境界,为我们塑造了解放军某部连长郭祥,女兵杨雪,团长邓军等诸多英雄形象,真实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意义,是同中国革命的胜利分不开的。没有中国革命在东方的胜利,也就不可能有抗美援朝的胜利。关于书名,魏巍说:“之所以这本书取名为《东方》,是因为这里是今天的东方,不是昨天的东方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朝鲜人民也站起来了。他们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力量,还有的是没有显示出来的潜在的力量,这个力量将是很大的。”
在这部小说中,志愿军战士的勇敢,令人格外感动。英雄的成长过程,是小说着意刻画的部分。在严酷的战场上,勇敢的人绝不后退,战场磨练了他的毅力,让他变得更加坚强。而自私懦弱,胆小怕死者必将被历史与时代淘汰,比如营长陆希荣。
时过境迁,经典依然是经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散发着温暖而绮丽的光辉,穿越时空,生动,鲜活,隽永,永恒。
多年前读过这本书,震撼我心,从此永难忘怀。而今,再次捧读这本书,心中收获更多的感动。感谢魏巍,写下了这部史诗式的长篇小说,让我们对历史更加了解,对英雄的定义也愈发清晰。英雄就是热爱祖国的人,英雄就是无私无畏的人,英雄就是为了夺取胜利宁愿献出青春与生命的人。英雄本是普通人,因为心怀祖国而忘却自我,为战胜敌人而拼尽全力而成为英雄。
今天,当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时,我们不应该忘却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勇士们,而应该永远铭记他们。
正如魏巍所言:一九五0年夏天,朝鲜战争就爆发了。十月,志愿军出国了。那时朝鲜北方的城镇几乎已被美国的炸弹夷为平地,到处都是火光。尽管我们的部队装备很差,而且面对的是号称联合国军的有海陆空全方位优势的机械化部队,但在党的领导下作战确实非常勇敢,在连续的三次战役中,一直打过三八线,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胜利。许多惊天动地的事迹,确实使我十分感动。我的心里总像有一团火在燃烧。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全国人民抗美援朝的热情也很不一般。当时虽然困难很多,但确实是一个国家新生了,到处是朝气蓬勃的样子。比如哪一个志愿军代表回国作报告,大家就把他围起来,抬起来,举起来。周围的这些事情都冲击着我。这些都使我进一步考虑这个战争的意义,越想越不简单。首先就出国作战的决策来说,如果没有一种伟大的高瞻远瞩的胸怀和气概,是不可能作出的。因为当时我们国家一直打了二十二年仗,可以说是满身战伤,疮痍满目。就像我后来写的:郭祥回到家里,他妈妈从罐里掏来掏去就掏出一个鸡蛋,没有什么东西。打了那么多年仗,整个国家经济非常困难,解放以后部队大都从事各种生产,有的修铁道,有的开荒种地。部队装备是很差的。当时新中国刚刚诞生,立足未稳,国内还有一百多万国民党残匪尚未肃清,三分之二的地区土改还没有进行。这种情况下,我们出国作战有没有把握,能不能顶住敌人,能不能经得起这场战争的考验,会不会打破我们的坛坛罐罐呢?如果战争万一失利的话,怎么办?国家建设还怎么进行?所以这确实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党中央,特别是毛主席作出这种决策是很不简单的。当时党外一些人士对这个问题不大理解,党内也有人不赞成。大家知道,起初是派林彪去,因为他推脱不去,才派了彭总。但是事后证明,战争不但没有影响到建设,由正义战争激发出来的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反而进一步推动了这个建设。前方后方似乎形成了两个战场,互相推进。在这同时期内,还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改运动。这三个运动结合得非常好,非常成功。


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意义,我觉得是同中国革命的胜利分不开的。没有中国革命在东方的胜利,也就不可能有抗美援朝的胜利。魏巍先生说:书名《东方》也包含着这个意思,“这里是今天的东方,不是昨天的东方了,中国人民是站起来了,朝鲜人民也站起来了。他们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力量,还有的是没有显示出来的潜在的力量。这个力量将是很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茅盾文学奖作品第一届(二)《东方》(上)(周末好文)
茅盾文学奖,魏巍《东方》全119集
抗美援朝战争吟
《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教案
征文:父亲在抗美援朝中的经历
合集·《抗美援朝》志愿军为国再次踏入残酷的战场(1/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