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构建税收分析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对构建税收分析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2007-06-25 09:01:22)
 内容提要:笔者长期工作在区级税务机关计划统计一线,对地税系统税收分析工作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本文从“建立税收分析体系框架的构思、税收分析指标解读、对建立互动机制即深化税收分析的制度保证的建议”三方面对构建税收分析体系进行了阐述,对税收分析工作向深层的税收与经济方向转变,向税源管理延伸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新时期税收工作要求我们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这就决定了税收工作必须在目前管理的基础上强化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同时也决定了税收分析工作不仅要分析税收的完成情况,更要关注税源的质量、税源的结构、税源的发展趋势,以及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等。这就要求税收分析的重点,要向深层的税收与经济方向转变,向税源管理方向延伸。通过分析,把握经济与税收发展规律,客观反映税收管理状况和各项管理措施的成效,分析各项政策对税收的影响,提出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的建议,更好为组织收入服务,为加强征管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2006年西城地税进一步完善“税收多维分析系统”,强化了税收分析功能,并将大量的外部数据与自身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宏观、微观角度,将各项分析指标集中在这一平台上,构建起全方位、多角度的税收分析体系,实现分析与管理互动。

  一、建立税收分析体系框架的构思

  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深化税收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技术保证。特别是在地税组建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源,以此为基础,为了提升组织收入和征管水平,就必须对税收、税源、经济状态等方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运用税收分析系统强有力的功能将税收征管工作做深做细。

  首先,确定税收分析的指导思想:我们通过对税收分析工作的不断认识,其指导思想是要确定建立一个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主要目标的税收分析体系。由此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内部到外部,从收入分析向税源分析延伸的管理格局。经过我们的努力尽可能地使实征税收接近法定税收,实际税负接近法定税负,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实现高效管理。

  其次,确定税收分析的思路与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工作重点集中在申报、征收、入库环节,忽视了对税源状况的分析监控,分析与管理相脱节。今后的税收收入分析工作要重点向税源分析延伸,因为不研究税源、不分析税源、不了解税源,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就是一句空话。税收分析作为税源管理的眼睛,它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有地放失地解决问题,对加强税源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此,我们认为税收分析应与日常税源管理、评估、稽查检查相结合,形成一种互动的管理模式。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确定的税收分析内容为:一方面是实现税源总量基础信息分析,目的是按照纳税人的状况(登记类型、行业、注册规模、开业时间、隶属关系等)掌握和分析税源的结构及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实现对税源的经济运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依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核算、资产债务情况以及涉税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既能反映出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也能反映税务部门的征管质量。通过分析对那些数据逻辑关系不符或偏离过大的情况加以预警提示。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

  1.税负分析:税负是税收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对比,反映静态的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分析宏观、微观税负,主要目的是进行税负水平,税负结构,税负差异,税负变化的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不同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税种、税负之间的动态变化,据以检验税收征管的力度和成效,真正做到“宏观看为题,微观找原因”。

  2.税收弹性分析:税收弹性指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值关系。是反映动态的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体现税收变动与经济变动的同步性或相关性。开展税收弹性分析,不仅要从总量上分析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而且还要从分量、税种、行业,以及企业等角度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据以对收入形势及发展趋势做出判断。通过对税收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查找影响税源变化的因素,从中发现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税源质量、企业纳税行为的微观分析:在微观分析中,一是我们将一些分析指标固化在分析系统中,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分析判断。通过系统的数据整合,最终得出不同状态下的纳税企业纳税行为的分析。目前我们将企业纳税行为确定为三个等级,即“高度预警”、“重点监控”和“基本正常”。二是实现税源质量的评价,我们利用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建立一套税源质量微观评价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业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以各项指标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其税源优势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挖掘税源的潜力。

  二、税收分析指标解读

  我们依据税收分析的需要,结合各类数据的特点,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组合,目前已经实现了:GDP指标、财政收入、税收弹性、边际税负、宏观税负、税收增速、收入增长方式以及税源质量、企业纳税行为等内容的分析,并且可从税种、行业、开业时间、注册规模等多种维度的条件下分类进行分析。

  (一)全面、系统、量化地分析经济对税收的影响

  欲使税收增长建立在牢固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就必须加强对经济的认识,加强对经济与税收关系的认识与研究。所谓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我们通常研究的是税收与GDP以及其他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其核心是税收与GDP的关系。

  1.经济与税收的关系

  从宏观分析角度,以西城为一个点,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各项经济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全市整体情况为标准,考察西城在全市所占的比例;以其他地区各项指标为基础进行比较,考察西城各项经济指标和税收状况所处的综合位置。其结果表明2006年西城区的GDP总值位居全市第三,仅次于海淀和朝阳GDP增长。因此,西城区的GDP增长率相对较高。此外,西城区的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城八区最高水平,除海淀、朝阳外,西城区的第三产业、财政收入、区级税收都高于其他地区,这些指标充分说明西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市前列,税源潜力较好。

  2.经济因素带动全年税收快速增长

  我们知道税收收入由经济、政策、征管三大因素决定。2006年税收增加额中79%收入来自经济拉动。在经济因素中GDP增长会使税收增长,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可能使税收超GDP增长,特别是税收收入的增长,出现持续超过GDP的增长。这种现象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税收超经济增长”,这种现象能否持久,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的课题。

  3.宏观税负、边际税负和税收弹性

  考察西城区2001年到2006年宏观税负,边际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变化,并与全国、北京市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西城区所处的水平和位置,考察西城与其他地区间税负与弹性值的差距。西城税收弹性系数2005年之前保持在1.3左右,2006年提高到2.08;综合税负2005年之前在10%左右,2006年提高到12.21%.从总体上看西城区管辖企业的税负,一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这一现象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企业纳税行为和税源质量微观评价

  1.企业纳税行为评价

  评价企业纳税行为,主要依据日常管理、评估和检查的内容,制定一套税收质量多规则的判定细则,包括:零申报、入库核对、关联税种核对、累计纳税同比、税收负担率、税收弹性等规则,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规则固化、建立分析模型。其结果按不同程度分为高度预警、重点监控和正常关注三个级别,分别予以红、黄、绿色标注;

 

判定

规则

高度预警

重点监控

正常关注

零入库

累计月份

≥3

长期无税款

[1,2]

近期无税款

=0

一直在缴税

税种核对

本期和同期税种比较

减少

——

不减少

单税种比重变化

本期各税种与总税款的比值减去同期各税种与总税款的比值

≤-10%

本期各税种所占比例小于同期

(-10%,0)本期各税种所占比例略小于同期

≥0

本期各税种所占比例大于、等于同期

弹性

税收增速与销售收入增速的比值

≤0

负弹性

(0,0.6]

 低弹性

>0.6

弹性正常

税负

税收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1%税负水平非常低

[1%,3%]税负水平较低

>3%

税负正常

累计纳税同比增幅

本期累计纳税和同期累计纳税额比较

<-50%

本期税款明显小于同期

[-50%,-20%]本期税款小于同期

>-20%本期税款略小于或大于同期

营业税税目核对

营业税各税目税收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0.5%

比值明显低于该税目的实际税率

[0.5%,3%)比值略低于该税目的实际税率

≥3%

比值大于、等于该税目的实际税率

 

  举例:对我局的正常户税收零入库进行分析:我们将时间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通过零入库判定高度预警的企业占到总户数的20.2%,其中最长可达到连续107个月没入库税款,大量的企业集中在30-70个月没入库税款的区间,这说明这些企业已有2年多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无税款。

  2.税源质量评价分析

  我们将财务数据规集为四个指标,既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税源质量评价,首先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清理,其次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和工作经验,参考社会中介对企业财务评价的标准,进行分值判定和权重设置。

  建立税源质量评价指标后,各部门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总体或分单位的税源质量判断,实现对税源状况、税源潜在能力以及税源发展趋势的评价。

范围

阀值

备注

高度预警

50分以下

企业综合能力指标水平较低

重点监控

[50,80]

企业综合能力指标出于中等水平

正常关注

80分及以上

企业综合能力优良

 

  我们以西城区2006年的788家重点企业为对象进行分析,这些重点户企业数量占当年总入库企业数量的2.5%,入库税款为92亿元,占总入库税款的78%.其中:高度预警企业户数为360户,说明这些企业虽然是我局的纳税大户,但从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来看这些企业的4项综合能力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经营可能会出现相应的下滑和呈现不景气趋势,需要我们相应的部门给予高度重视;重点监控企业户数为219户,这部分企业的4项综合能力指标处于中等水平,但指标值依然偏低,企业的经营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正常关注企业户数为209户,占788家企业的26%,这些企业我们通过分析其财务报表数据认为4项综合能力指标值较好,在今后的可能会持续较好的发展态势。

  从各税源管理所的税源质量指标分析来看,德胜所和金融街所税源相对优质;长安街、展览路所税源质量次之;其余所的税源相对较差。

  根据重点企业税源质量的分析,我局目前的税源状况不是十分乐观,各项指标能力都不是十分理想。这说明我们应该努力着手进行税源调查和研究,进一步了解其真正的变化规律,把握税源的发展趋势,为我们今后的税收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税收多维分析系统——微观分析、评价平台

  为了方便不同部门的使用,我们将税收与税源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在一个分析平台上,根据各自需要,可以从行业、注册规模、税收规模、经济类型等多个范围进行选择,并根据模型的数据特点和分析对象,把模型分为企业日常监控、企业税收与财务关联监控以及税源质量评价三大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企业的各项指标。

  目前西城地税从数据的整合上,奠定了深层次的数据分析、价值挖掘和规律探索的基础,对于税收数据的分析应用与实践只是刚刚开始。尤其是面向税源管理层面的应用与挖掘还有待于提高。包括:税收数据应用模型的探索、景气指数的应用探索、企业全程动态监测体系的探索等等。

  税收多维分析系统,是我们当前进一步深化分析的一个应用平台,通过各种信息和手段,将企业纳税行为和税源质量评价纳入到税收分析之中,将分析的结果与税源管理、评估、稽查检查相结合,形成以税收分析为纽带的横向互动式管理。通过税收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对比,反映税务部门征收管理力度和成效,从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弹性分析,查找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原因,按照“宏观看问题、微观找原因”的思路,强化税收征管工作。

  新时期税收工作要求我们要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分析就是要将分析点和分析环节前移,利用各种信息和手段,将应征税款纳入到税收分析之中,努力减少税收流失。因此,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主要目标的深层次税收分析已成为今后我们税收分析的主题。

  三、对建立互动机制即深化税收分析的制度保证的几点建议

  构建以税收分析为纽带的横向互动管理模式,是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向重要举措。建立分析系统后,通过对各项指标分析、评价,各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研究,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并将重大问题线索及时提供给评估、稽查部门。因此,要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核心内容是展开税收分析,包括税源质量、征管质量及对纳税行为的分析。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共同做好宏观和微观领域的税收分析工作,使税收分析成为互动机制的起点和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展开税收分析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税收分析工作的认识。我们所说的税收分析不仅是收入情况的分析,更主要的是税源质量、征管质量的分析。因此,税务部门应对经济、税源、政策、征管等全方位进行分析,有目标地组织我们的工作,提高现有的管理水平。

  2.采取措施确保互动机制运行顺畅。税收分析是互动机制运行的起点,也是连接管理、评估、稽查的纽带。因此,要想使税收分析在税源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各部门要利用已建成的分析指标体系,从各自管理的角度对税源、征管、政策执行等进行税收分析和税源质量评价,并将反映出的问题按照统一的工作流程进行管理落实,各部门之间要运行顺畅,在税源管理上体现出整体管理水平。

  3.提高税收分析指标解读能力。建立税收分析指标后,分析的形式主要靠指标解读。计划统计部门应根据税收完成情况分析、税收宏观分析、税收微观分析、重点税源监控等情况,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税收的发展、税源的质量以及税收征收管理的现状。因此,深化分析需要一批不仅懂经济税收、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而且要综合业务素质好、税收分析能力强的人员。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是要靠培训,对分析人员加快综合知识的培训,对税收管理人员进行普及税收分析基本知识的培训。二是采取边干、边学、边提高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税收分析水平。

  4.为深化税收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继续坚持定期分析、预测制度的同时,明确互动式的税收分析中各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税收分析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地开展,使税收分析的成果转化为税收征管的现实力量。这是深化分析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

                           北京市西城区地方税务局郑玉清郑飞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对当前纳税评估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大数据成为国家战略 金税三期工程如何利用数据深度探索
风险管控:在“专”字上做文章
加强纳税评估 提升管理绩效
《纳税评估管理》讲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