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的快乐总是很短暂?

适合读硕/博研究生初级科研/研发人员,想深造的本科生

更多详情请见👇

如何只用10个小时,就掌握学术生涯的所有科研核心技能?

全文共计3816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哈喽,大家的假期过得怎么样啊?是去看了人山人海,还是天天大床配肥宅水?

今年十一假期带着娃去海边溜了几天,阳光、沙滩和熊孩子不要更配哦~

说起来,我和我先生大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去旅行。虽然旅途过程会有疲惫感,尤其是带娃的旅行,回来之后就想瘫着,但每次出发,依然乐此不疲。

从自驾游英国到自驾游新西兰南岛,在旅途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我们通过旅行变得更加了解彼此,关系也更加亲密。

这种内啡肽带来的快乐获取很公平,它不会凭空而来,需要你付出什么,它才会公平地反馈出相应的愉悦感。

这种愉悦感,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快乐,是从多巴胺那儿来的。美食、好玩的段子、短平快的资讯……

这些东西轻易地就能刺激我们的大脑,让大脑分泌出多巴胺,从而体验到快感。

包括我,也会时不时花时间、花精力在这些享受上。可是逐渐的,我开始怀疑这种快感的价值。

我发现越享受越上瘾,就像刷微博,不知不觉,就几个小时过去了。但是放下手机,我回想不起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反而觉得很无趣、很空虚。

多巴胺产生的是一种即时的兴奋感,很快消退。如果我还想继续感受快乐,那就继续吃喝玩乐。

刷短视频,我们不停想着下一条。玩游戏,我们期待着下一把。

而当我们试图将娱乐模式切换成学习/工作模式时,那种脱瘾现象就特别严重:很难受,还想再享受一下,根本学不进去,毫无工作效率。

意识到这种所谓的快乐给我带来的困扰之后,我开始思考用内啡肽产生的愉悦感来代替多巴胺产生的快感。

内啡肽是多巴胺的竞争对手。多巴胺产生的快感是短效的,内啡肽产生的愉悦感是长效而持久的。

前者比如刷手机。

你玩的时候是真的很快乐,但是不玩之后,它不会给你带来快乐了,你只会觉得焦虑:什么时候我才能玩?

后者比如旅行。

哪怕我们没有在路上,每次回想起来,依旧会觉得是很棒的体验。

我发现当我的快乐产生机制,逐渐从多巴胺转移到内啡肽时,我的状态变得更好了,我可以更轻松地集中注意力,生活更轻松了,幸福感也提高了。

为什么我要建议你选择

内啡肽

后来遇到有人问我怎样解决迷茫、空虚、焦虑的情绪时,我往往会建议他们:一定要提升你快乐的质感。

也就是说,在快感产生机制上,我们应该将关注的重心从多巴胺转移到内啡肽上。

为什么?

多巴胺的快乐带有虚幻感,而内啡肽的快乐是真实的。

你可以将多巴胺产生的快乐当成生活的止痛药。遇到不高兴、不如意的事情,通过多巴胺的分泌,我们暂时可以忘记那些烦恼。

可是问题解决了吗?

没有。

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逃避的路径。习惯了逃避之后,我们反而没法面对问题了,因为我们开始依赖逃避。

有人跟我说过,她不满意现阶段的工作,很想学习、考证,然后跳槽改行,摆脱现在的糟糕环境。可是每天下班,她就觉得特别累,只想玩手机,放松娱乐一下。

她知道她不应该这么做,但是她控制不住自己。

这就是多巴胺最大的问题:它提供虚幻的快乐,让你形成习惯和依赖。可是清醒之后,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而内啡肽的快乐就真实在,它让你实在地去解决问题,然后产生对应的成就感。

选择内啡肽,你可能需要先经历一些麻烦,你可能需要先去付出,然后才能收获胜利的果实。

就像在旅途中,我们也不是一直见证美好的部分的。尤其是对自驾游来说,你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时候遇到糟糕的天气,那简直就跟灾难一样。还有准备不够充分,经验不够多,车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熄火。还有些时候身体不舒服,只能暂停旅途。

可是也正是这些经历,会让你看到的风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或者说,这些经历本身构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学习、健身这些事情也都是同样的原理。做的过程可能带了一点折磨和痛苦,可是当我们回头去看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时,那种回报感和成就感足以抵过前面所有的磨难,我们会庆幸自己的坚持。

多巴胺的快乐是即时、短效的,而内啡肽的快乐将持久地作用于我们的生活。

多巴胺的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即时、短效意味着我想要取得这种快乐,就需要不停地去接受刺激,刺激停止、享受停止。

刺激多了,还可能不再享受原有的刺激。我得加大剂量,我得加重浓度,我得加长时间。

我们快乐成瘾,娱乐至死,一点痛苦,都会成为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在长期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会越来越脆弱。

而内啡肽带来的快乐,持久地作用于你的人生。你同样会爱上内啡肽带来的愉悦感,但两种“上瘾”显然不是一回事。

多巴胺的成瘾性让你无法摆脱短平快的娱乐模式,它的依赖性让你越来越无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它在圈禁你,也在驯化你。

可是内啡肽的“成瘾”会让你越发清醒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去看更大的世界。它是没有局限性的,它给你提供了野心,也给你提供了动力。

简单地说,就是你会变得自信:我可以解决难题,我可以战胜痛苦。

你不停向前,成就感则会不断累积,不断助推,给你的人生形成正向反馈。

内啡肽终将

打败多巴胺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该怎么摆脱多巴胺成瘾,去享受内啡肽的愉悦呢?

➡ 首先,提高获取多巴胺的难度,保持大脑不被麻痹。

现在多巴胺快乐的获取真的太简单了。当我们正好遇到一些麻烦的时候,就很难拒绝多巴胺。甭管是逃避也好,麻痹也罢,我们会很需要这样的止痛药。

可是它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明显的,它会让我们成瘾,形成依赖,造成大脑的钝感。

所以,别让自己轻易沉浸到多巴胺的世界里去,别太容易获得多巴胺。

比如说,我知道玩游戏、购物、享受美食等等可以产生多巴胺,那我可以不这么做吗?

卸载娱乐型APP,限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到点自动关机、锁定模式),用攒钱代替花钱,固定吃大餐的频次……

当多巴胺不是触手可及的东西时,我们就可以开始思考了:我还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快乐?

➡ 其次,体验内啡肽带来的愉悦感。

内啡肽带来的快乐同样让你上瘾,但很多人遗忘了这种快乐的形成方式。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重新找回内啡肽带来的快乐。

你可以通过回忆来寻找。

在你人生中,你觉得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时你经历了什么?你是什么感受?

去回忆那种先苦后甜、自然回甘的滋味,去回想那种成就感给你带来的壮志与豪情。

你也可以通过体验来寻找。

去做一件对你目前来说稍微有点难度但完全可以达成的事情。比如阅读一本书,参加一次长跑运动,专注工作一小时,周末徒步两小时。

找到内啡肽带来的愉悦感和多巴胺带来的快感的区别,你会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的。轻松感、成就感、满足感有瘾。

最后,从微小改变直至养成习惯。

突然让一个人承受太强的重量会压垮一个人,也会让人产生抗拒心理。

比如十一假期开启玩耍模式之后,突然让我进入工作状态,我效率就特别低,时不时想看一下手机,时不时走个神。

我就干脆放下工作,先找本书进入阅读状态。要求不高,就先看30min。在这个过程中,我试图找到专注力。而当我找到阅读状态,可能也不在乎一开始三十分钟的小目标了,我会自动延长时间,自觉坚持。

找到“静”的状态后,再迁移到别的事情上,难度就小了很多。

如果你很久没有给自己“一定要做什么”的压力了,那就先从简单的事情(低难度、短时长、低要求)开始。

比如每天要求自己学习半个小时,先学习一周,看看成果。比如想要健身但又无法行动,就先将这段时间替换成散步。

当小改变变成习惯,就是大改变。当内啡肽的快乐形成习惯,就成了幸福。

⬆ 这是一个肌球蛋白,它拖着一个内啡肽走在一个单纤维上,为了让你开心,它每天都在辛苦的拖着这个大东西走来走去,你说你还有什么理由难过呢?

人生除了及时享乐外,还有延迟满足。多巴胺的快乐是先甜后苦,内啡肽的快乐是先苦后甜。

获取多巴胺简单,但简单的或许只是麻痹你的。内啡肽的获取更困难,但请相信,困难或许就是疗愈的重要过程。

我不是说你要彻底抛弃多巴胺的快乐。适当享受美食、影视剧、购物等等简单粗暴的快乐很正常,我自己也一样,俗人一个。我不是劝你去当苦行僧,但别沉迷多巴胺。

请将真正的满足感、幸福感、愉悦感建立在内啡肽的形成机制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因告诉你:为什么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你知道潜意识有多厉害吗
为什么跑步很累却越跑越上瘾?关于快乐奖赏和成瘾的科学真相
唯一的健康之“瘾”
AAAA多巴胺、内啡肽,快感、成就感,它们是什么关系?
多巴胺的秘密:如何从“快感”升级到“成就感”?
“垃圾快乐” ,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