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是我们的原生家庭

适合读硕/博研究生初级科研/研发人员,想深造的本科生

更多详情请见👇

如何只用10个小时,就掌握学术生涯的所有科研核心技能?

全文共计3889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文末有《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介绍以及抽奖哦!

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聊天。她三十多了,还没结婚,家里恨不得每天都把相亲对象给安排上。

上次回家,她又跟家里吵了一架,感觉再不结婚,家里都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了。

但是她一点儿结婚的想法都没有,她说:“因为我家本来就不是什么幸福的家庭,感觉组建家庭一点意思都没有。”

从她有记忆开始,爸妈就三天两头吵架,大事要吵,小事也要吵,家里一直不消停。

比起网上那些乱七八糟劝退婚姻的案例,她觉得光靠家里的案例,就已经可以让人看清楚婚姻有多么糟糕,会多么不幸了。

她在原生家庭已经看到过婚姻不幸最真实的案例,所以自己不愿意重蹈覆辙。

我想了想身边的例子,好像一个人的婚姻,跟自己的原生家庭真的有蛮大的关系。

爸爸妈妈感情好的,往往对自己的感情也更有信心;爸爸妈妈感情不和,那些争吵的理由、理念,往往会如影随形,把问题的种子埋在自己的婚姻里,哪天就可能爆炸了。

何止是婚姻,一个人的人生,大大小小的选择里,都透着原生家庭的影子。

前几天看到新闻,有未成年女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去当陪酒女。

民警联系了她们的家人,其中一部分女生的家长联系不上,也有些家长就忙着推诿责任,家庭教育的缺失非常明显。

看到这样的事情,会觉得特别心痛。

有些人,如果能得到家庭的好好指引,他的未来可以是很光明的,他是可以走正路的;可因为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却可能让这个人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可能意味着以后都会过糟糕的人生。

原生家庭重要吗?

真的太重要了!

一个人的品格、性情、三观等等,都是在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如果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不好的熏陶,很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可是有些家长,真的只是年纪大一点,其实不管是心智还是责任感都很不成熟、十分缺失。

生了孩子,却不知道要好好养,以为这是随便洒洒就能长好的种子,真的特别不负责任。哪怕是种树,都知道要浇水施肥呢,更别说是一个人。

所以有时候看到这些新闻,会忍不住感慨:当家长不需要考资格证,不需要持证才能上岗,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如果为人父母需要考试,应该能筛选掉很多不合格的父母吧。

无人能保障

“无缺憾”的育儿

育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自从有了小毛豆他们之后,越发明白了这个道理。

哪怕是抱着负责任、好好养育的心态,也不能保证我们给孩子带去的都是正面的影响,也不能保证孩子会感谢我们的安排。

就像有个粉丝跟我说:她妈妈从小就对她特别严格,不光是学业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一直在她身后鞭策她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其实后来她也能理解妈妈的行为,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只有自己优秀了,才能跳出家庭的这个小圈子。

可从小到大,她可以说,一直都生活在妈妈的阴影下,跟她完全亲近不起来。就哪怕后来理解了,那种关系上也有隔阂,因为理解不等于接受。

因为妈妈的严苛,也导致她在很长时间里都缺乏自信。她很需要别人的肯定,听到批评就会心情低落,陷入自我怀疑,会沮丧很长时间。

原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传递,真的存在一个漏斗。

就是我以为我已经把最好的给你了,可是你不会觉得这是温暖与爱,反而觉得这是压迫和束缚。

有时候“为你好”,真的存在很大的现实误差。

我希望你优秀,有个精彩的人生,你却会觉得,这是苛求与压迫,带来了不快乐。

我希望你能有个快乐的童年,你却会觉得,这是对你的放松管理,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

作为家长的为你好,在孩子看来,是“为我好”,还是觉得家长只是满足一己私欲,还有很大的商榷余地。

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甚至在以前,哪有那么多的育儿心经?大家都是靠着直觉以及上一辈的经验在养,不能面面俱到,再正常不过。

不能面面俱到,无法尽善尽美,难免就会留下一些缺失和遗憾,让人在今后的人生里,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拿出来,反复品尝。

那就是伤疤、痛苦、无奈、迷茫的滋味。

请务必逃离

原生家庭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提及原生家庭的缺失,我下意识地就想到了这句话。

不过看到那么多人都在吐槽原生家庭的不好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抱怨,而是觉得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从原生家庭中逃离。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性格、三观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无可否认,大家的言谈举止中,其实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

但是我们不能只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里,那样永远改变不了什么,也没办法穿越回过去拯救自己,我们能做的,是去拯救现在的自己。

都是成年人了,我们可以接触到除家庭之外的更大世界,可以跟不同的思想碰撞,也可以为自己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应该自己去争取,而不是抱怨原生家庭没有给我们。

一遇到问题,就抱怨原生家庭,这难道不是在逃避问题吗?

是的,我们的原生家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爱,没有钱,没有安全感……

可是抱怨完之后呢?对我们的生活完全没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反而会让人心安理得地觉得:没错,过这么烂的人生,都是我爸妈的错。

然后干脆地躺平任生活欺负,任人生往更糟糕的方向滑去。变得更糟糕的时候,依然能找到理由:还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嘛。

心理上会轻松,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形成习惯性逃避。

有些人在抱怨,但也有一些人,选择放下,然后去过更好的生活。

有个朋友爸妈早就离婚了,可是她因此更懂得如何经营好婚姻,“因为他们的错误,我是绝对不会犯的。”

她觉得,原生家庭的爸妈婚姻不幸,就要决定自己的婚姻也不幸福的话,那不就是典型的“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吗?

她看到了那些存在的问题,所以更要提醒自己,然后自己过得更好。

我真的觉得她这种化解原生家庭问题的方式很高明。

原生家庭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是真的。因为父母多半都只是普通人,他们自己都可能过得不怎么如意,他们自己都没活明白,怎么可能完全确保你拥有完美的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确实会大大影响你的人生走向。但原生家庭带给你最大的影响,基本上是在前二十年。

后来你是想选择继续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里,还是想要解决问题,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

我想,去解决问题,总比一直抱怨问题好。解决问题之后,你就是自己的掌舵人。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重要,但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更重要。

喂!你还这么年轻,你的人生还没有定型,你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啊!别盯着自己的原生家庭看!

其实每个人都有挣脱原生家庭束缚的能力,只是有的人觉得那样更辛苦更累,所以放弃了这个能力。

人生那么长,别为原生家庭而活,

请为自己而活。

请跟你的原生家庭和解,我不是为你的爸妈开脱,因为我也不知道他们存在什么问题,我只是觉得,跟他们和解,是放过自己的最正确做法,是你逃脱糟糕的原生家庭的最佳途径。

挥挥手,跟原生家庭告别,像是在说:拜拜了,虽然你们不是合格的家长,但我已经变成一个合格的成年人了。

像是在说:虽然你们没能给我想要的爱,我可以自己去找到,然后传递给下一代,不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犯下同样的错误。

原生家庭已经有缺憾了,反复沉溺其中,就是在放大这个缺憾。

粉丝福利

转发本文并留言

和我聊聊你的原生家庭吧

或倾诉,或寻求帮助,或已经逃离......

抽两位幸运鹅送这本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原生家庭,

如果没有,那希望你拥有逃出原生家庭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的婚姻如何影响我们一生?
谈谈原生家庭对婚姻和爱情的影响
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对女人的婚姻影响究竟有多大?
私生子出身,做脱衣舞女郎,二女共伺一夫,情史混乱,但巩俐最想成为她这样的女人
《亲密关系》:婚姻关系的背后,是找寻童年的那部分缺失
伊能静、张雨绮式婚姻:被爸爸亏欠过的爱,是女儿终其一生的救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