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毒、摇头丸、麻古等苯丙胺类兴奋剂成瘾如何判断?

冰毒、麻古、摇头丸等都是属于苯丙胺类毒品,这类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不同药物的作用各有侧重,这是因为苯丙胺类兴奋剂药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

苯丙胺类兴奋剂根据其化学结构及药理、毒理学特性可分为以下四类:

· 兴奋型苯丙胺类:代表药有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即冰毒)、卡西酮和哌醋甲酯等。

· 致幻型苯丙胺类:代表药有二甲氧甲苯丙胺(DOM)、溴基二甲苯丙胺(DOB)和麦司卡林等。

· 抑制食欲类型苯丙胺类:包括有苯甲吗啉、苯二甲吗啉、二乙胺苯丙酮、芬氟拉明及右旋芬氟拉明等。

· 混合型苯丙胺类:代表药有MDMA和亚甲基二氧基乙基苯丙胺(MDEA)等。目前国内黑市上的:“摇头丸”、“麻古”多为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混合剂。

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药理学特性

苯丙胺类兴奋剂是指以苯丙胺为代表的具有相似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的一类化合物。一般认为苯丙胺类物质主要通过促使突触前末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来阻断神经组织对这些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引起网状激活系统兴奋大脑皮层。苯丙胺类兴奋剂口服后容易吸收,并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在摄入数分钟内即可产生外周和中枢作用,并在脑组织中蓄积。

各种苯丙胺类药物的剂量范围不相同,引起的生理效应随剂量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苯丙胺类兴奋剂在体内的清除主要通过原形排泄和生物转化两种方式。苯丙胺与甲基苯胺可以在服用20分钟内的尿中出现。苯丙胺在人体的半衰期约为7—11小时,剂量的30%以原型排泄,排泄率和排出原型药的量随尿液ph值不同有所差异。碱性尿在24小时中排出率约为45%,其中2%为原型药,而酸性尿24小时排出率约为78%,其中68%为原型药。

冰毒、摇头丸、麻古等苯丙胺类兴奋剂成瘾如何判断?

苯丙胺类兴奋剂成瘾的诊断需要结合药物滥用史、临床症状及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需经尿检或血液确证试验进行诊断。根据ICD-10和DSM-IV对物质滥用相关的精神障碍等临床诊断依据,以下特点作为苯丙胺类兴奋剂成瘾的诊断标准。

1.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是指非医疗目的的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

2.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成瘾的临床表现:强迫性和持续性用药,并且产生药物的耐受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点击左侧蓝色字体,了解什么是戒断症状),对个体或社会造成危害等。

3.长期大量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当停止(或减少)用量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焦虑情绪和疲乏、失眠或嗜睡及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等戒断症状。

4.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出现精神或行为的异常,如:欣快、焦虑、紧张、出汗、呕吐、刻板动作等中毒症状。

5.苯丙胺中毒过程中出现中毒谵妄、意识不清、记忆缺陷和定向力障碍,这些异常现象在一天中可有波动。

6.苯丙胺类兴奋剂引起的精神病,可表现为意识清楚,但可于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症状。

7.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或同类物质可以缓解戒断症状。

8.尽管已经意识到苯丙胺类兴奋剂可能引起心理、生理和精神问题,仍然继续使用,或者努力试图减少停用苯丙胺类兴奋剂,但是都没有成功。

9.反复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导致工作不能完成,家庭和社会的人机关系矛盾重重,但仍继续使用。

10.每日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获取或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

长期吸食毒品可导致全身衰竭,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还会导致吸食者患上各种疾病,为了吸毒者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其身边亲人的安危,一旦发现身边亲人朋友沾染毒品,一定要提高警惕,发现吸食吸毒,一定要劝其到正规戒毒医院进行专业的脱毒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参考题目(一)
新型毒品悄然来袭
新型毒品的种类及危害
科普:常见毒品种类与危害[12P]
常说的毒品都包括那些
多数人不懂的苯丙胺类毒品,看完你就懂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