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岛第52期活动纪要:关注农耕,关注土地危机

文澜读书岛2020年第6期

(总第52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自然爱好者林捷

时间:2020年4月11日(周六)下午14时

地点:读书岛钉钉群视频直播

录音整理:陈娣

文字编辑:劳月


劳月:各位书友,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文澜读书岛!文澜读书岛是由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浙江民生资讯广播提供媒体支持的一档阅读沙龙活动。我们的活动在每个月的第一和第三个周六下午定期举行,分享讨论有趣的好书。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今天是文澜读书岛今年的第6期活动,总第52期,也是我们第4次线上云分享活动,照例采取多群联播的方式,在文澜读书岛钉钉群和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钉钉群同步播出,欢迎大家的参与。

今天的活动是我们做的一个春耕特别策划。疫情过去了,春暖花开,农村都到了耕种的时节,农民兄弟都在春播耕种。所以今天我们分享一本和春耕有关的书,美国农业科学家富兰克林·H·金写的《四千年农夫》。

今天的分享嘉宾是我们读书岛的老朋友,来自诸暨的自然爱好者林捷。前年和去年,她先后为我们分享过《寂静的春天》和《怎样观察一棵树》。今天是她第3次来到读书岛。接下来我们就把摄像头和话筒交给林捷,请林捷老师来分享她阅读这本《四千年农夫》的体会。


林捷: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用这样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直播的方式来给大家做分享。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来自诸暨的自然爱好者,喜欢关注植物,关注生态方面的问题。现在是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写了《璜山那些花儿》,担任过中国植物故事丛书华东卷主编,曾经为《中国博物学评论》、《食品与安全》、《科学大众》、《花园杂志》等撰写多篇植物科普类文章。我的微信公众号“草木有雨”已经开了5年多,主要是一些植物的科普知识宣传。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这本书是我在2017年参加浙江大学植物达人训练营的时候,老师推荐的。看了以后印象非常深刻,所以这次特意推荐给大家。我觉得,在目前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势下,再来重读这本书,有着特别的意义。

本书的作者是富兰克林·H·金,他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农业物理学教授,曾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被称为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本书的译者有两位,一位是陈存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另一位译者石嫣,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她的研究方向是可持续农业与公平贸易。她是国内第一位公费去美国务农的学生。2016年3月16日,石嫣当选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在这里我想特别介绍本书推荐序的作者温铁军。他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大学毕业后,他有11年农村试验区基层调研经验,先后在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事政策研究,为多个国际组织提供研究和咨询,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交流。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解构现代化》《我们到底要什么》《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认识与实践的对话》等。 

我把《四千年农夫》定义为一本游记,一本有着特定专业水平的游记。这位美国的金教授于1909年2月2日离开西雅图,7月下旬返回,在中国停留4个月20天,其中在太湖流域游历了两个半月,还访问了香港、珠三角和西江流域、青岛、济南、天津、长春等地。金教授在这些地方主要考察了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这本书正是他在与东亚的这三个古老农耕民族的农民深度交流后,对一路所见所闻的完整记录和反思。

那么金教授为什么会来考察这些东方国家的农业呢?在这本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当时美国的农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大陆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形成了大农场农业耕种模式,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化肥农药,消耗非常大,农场规模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依赖农药化肥农机的投入,陷入“要么变大,要么走人”的困境。在北美大草原上,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肥沃的土壤大量流失,自然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严重影响了美国农耕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金教授认为,当时的美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就穷尽了地力。这样严峻的挑战,使时任美国农业部土壤所所长的金教授萌生了探究东亚国家农耕方式的想法。那么中国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那个时候的中国农民依靠小块的土地,在每一块土地上精耕细作。在种植方式上,中国农民的核心准则是“如何集约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间种、套种、一年多熟、轮作等,都是为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产出。中国传统农业倡导的“种养结合、精耕细作、地力常新”,核心就是处理好农业与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农业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农人则需要处理好这几个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便是农事的管理。当时中国的农民遵循着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在种植,每天的劳动量非常大,工作的时间也非常长。但在作者的描述中,好像觉得当时的中国农民就是沉浸在这样田间劳作中,他们付出的很多,索取的却很少。


金教授的目标是考察这三个国家的农业,所以书中所涉的内容基本都和农业有关,比如所到之处的土壤、农民的耕作习惯、植物、动物,农具、劳作的场面。里面还有很多数字的比较,非常专业。读者可以从作者的描写和这些百年前的照片中了解当时东亚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从这个层面来说,《四千年农夫》可谓是一本当时有关中国农业的详实的考察报告,里面有图片,有大量的数据,有很多经验和结论。

这本书所涉猎的范围不仅仅是农业,还有在这4个月中作者体验到的中国的风土人情,养蚕、种茶、种烟草、建筑、燃料、织物、墓地、孵小鸡等等,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金教授对中国人民充满了赞叹之情,赞叹这个民族的勤奋、节约、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今天回过头来再看这样的描写,确实要歌颂我们这些祖先们,是他们这样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们代代相传,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的发展成果。

书中花费了比较多的篇幅,来阐述当时中国、日本、朝鲜三国农民是如何使用肥料的。书中涉及到农民用于堆肥的东西可以说五花八门,包括人粪尿、家畜禽粪尿、蚕屎、蚯蚓粪、草木灰、草木落叶、绿肥、堆肥、骨肥、泥肥、土肥、蒿秸、蜗牛壳、豆饼、灶灰、其它杂肥等,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被浪费。每一种可以食用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人类或者畜禽的食物,而不能吃或者不能穿的东西则被用来做燃料。各种有机垃圾混合在一起以及人类和动物的粪便都被细致地保存下来,在使用之前再将它们粉碎并烘干作为肥料。在这里,看不见一块闲置的土地,见不到一点被浪费的资源。

书中第九章专章讲述了“废物利用”。金教授认为,中国、朝鲜和日本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力以提高作物产量。在这里,金教授有一段话:“当反思我们农场的土地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耗尽了地力的原因,以及为了保证土地的年产量而不得不施用巨量的矿物肥料时,我们便意识到,必须深刻了解和认识东方人自古以来一直延续的施肥方法。”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为重要的三种元素是氮、磷、钾,被称为肥料三要素。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这三大元素,但它们通过残茬和根的形式归还给土壤的数量却不多。所以,为了维持土壤的肥力,就需要保持土壤中这三种元素的含量。我们的祖先就是采用堆肥这样的方式,把土壤失去的养料还给土壤,其中重要的来源就是人的粪便。金教授考察得出结论,在远东地区,三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延续着保存粪便的习惯。在当时的中国,收集粪便是一种产业。有一些商人在城市里收集粪便,运到乡下出售给农民。有些地方对于农民自行堆肥的行为,还会进行奖励。但在当时的美国,这些粪便却被倒入了海洋湖泊河流。金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在这一代毫无节制的人手里,土壤的肥力被扫进了大海,而这种肥力是无数世纪的生命积累起来的,也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金教授甚至认为,“浪费粪便无疑是慢性自杀。”

人类破解了植物生长的秘密,可以人工合成氮磷钾以后,就有了化肥厂。土壤要肥沃,原本完全依赖太阳来完成。人类有了生产化肥的能力以后,能量来源就改由化石燃料提供了。突然间,土壤中的生物作用为化学作用所取代,但化合物最后会摧毁土壤的肥力。我们现在的高收成,都是通过拼命向土地投放大量的化肥农药所换来的。今日的高收成,不过是在掠夺未来的收成。


我现在重点强调一下,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一本书?100年前,美国人特意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传统农业,并对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加赞赏。但是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呢?过去冬季吃不到的新鲜蔬菜已实现了常年供应。以前的鸡鸭从出壳到成体需要半年左右,现在28-45天就可以实现。以前农民辛苦的锄草劳作,现在被除草剂、农膜等轻易替代。以前农民种地需要积攒又脏又臭的有机肥,现在方便而干净的化肥很容易地送到田间地头。更有人在研究将抗虫抗病的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让植物细胞充当“农药厂”,一劳永逸地解决病虫害问题。以前那样种地太辛苦了,而且收成也不一定会高。自从化肥和农药进入中国以后,彻底颠覆了农民的耕种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不再是一种必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在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有一段话:2010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中国农业已经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污染水资源的最大来源。中国大规模使用农业化学品不过短短的三四十年,就将以往能够消纳城市生活污染,长期创造正外部效应的农业,肆无忌惮地改造成为制造严重负外部性的产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才会越来越频繁地提出生态农业、绿色有机蔬菜、自然耕作。这些噱头的字眼无非就是给传统农耕套上了一个新的名称,但是我们真的还能象以前那样种地吗?现在从村子里出来的人都不会种地了,村子里的地也都种上了花了,农村已经成了美丽的花园,城里人都来旅游了,也许我们只能在《四千年农夫》这样的书中感受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了。

这本书是一本讲如何种地的书,但是延伸开来的话,其实是一本讲述食品安全的书,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这些问题,除了这本《四千年农夫》以外,还想另外推荐一些书给大家看,包括《寂静的春天》《消失的微生物》《杂食者的两难》。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劳月:谢谢林捷老师的分享!接下来是书友互动讨论时间,想发言的书友请点击“连麦申请”。首先有请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云鹏老师发言。


赵云鹏:各位书友好!《四千年农夫》这本书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有两个非常熟悉的常识:一是中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二是我们的父母辈、祖父母辈都非常勤劳节俭,甚至到了我们无法理喻的程度。对此我们会有疑惑:二者是如何实现的?又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四千年农夫》这本书就很好地同时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这本书关注的核心是100年前东亚三国中国、朝鲜、日本的农民如何管理土地的土壤肥力。本书作者富兰克林·H·金是美国农业部土壤所的所长。美国当时建国只有100多年历史,但肥沃的土壤却面临大量流失,威胁到农耕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他来到东亚三国考察并取经。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人口稠密、历史悠久的东亚三国,农民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如何防止土地生产能力的枯竭? 

这本书的答案概括起来是两点:一是在生产技术上,中国的农民加强灌溉,减少水土流失,循环补充各种形式的能够利用到的农家肥。二是中国的农民在生产模式上不断优化,包括充分节约土地、延长农作物的生长期,并同时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以及新产品,提高单位土地的效益,满足不同的生产生活需要。

这些技术和模式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东亚三国农民不辞辛劳、不计成本的投入劳动力,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在读此书之前,我读了另一本书,西方著名植物猎人威尔逊写的《中国——世界园林之母》。这位西方植物猎人到中国大量采集植物标本和种子、种苗,用了极低的酬劳雇佣到大批中国民工,帮他挑运标本和物品翻山越岭。即使在很恶劣的天气和路况下,他们依然能忠诚、努力地去完成任务,这是因为跟这些民工的生存压力相关的。

《四千年农夫》很好地解释了植物猎人威尔逊所雇用的中国农民的行为模式。它提到,日常使用的最小面值货币,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的生存压力和小规模经济体的状况。中国当时使用的铜钱,一吊钱等于250文,而一吊钱又等于20美分。中国最小的货币单位是文,而美国是分,相当于中国的12.5个铜板。我们从这一点就可以直观地看到,那时候的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只有美国农民的十二分之一。

正如富兰克林·H·金在书里所评价的,“正是这些没有大智慧却有着惊人毅力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了几百万人,并且世世代代承担着繁重税收,用于支持国家建设,甚至是不必要的战争。不仅如此,他们还一直延续着男子汉气概,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将这种气魄发扬光大。”这是作者对中国农民进行的一个总结性评价。中国小农式农耕时期农民长期劳作的辛苦,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的体格和性格,塑造了我们的农村和农业。

中国当代的生态环境的危机,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的,事实上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至少从中华民族大规模繁衍和扩展就开始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一方人又重新塑造了一方水土。这本书是10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对我国农村的分析,事实上也对我们当代中国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经验和智慧,我们可以汲取。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的聆听。


劳月:我给大家分享一下阅读这本书的感受。第一点,金教授在书里写道:“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放肆的废物制造者。”地球上土地的肥力都是由无数年代无数生物腐烂在土壤里形成的。地球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累积而来的肥沃,却被现代农业产业在百年之内迅速破坏了。上世纪金教授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有后来到中国、日本及朝鲜的考察,才有对我们祖先智慧的赞美。再举一个眼前的例子,杭州目前垃圾分类,垃圾要按类别放进不同的垃圾桶里,厨余垃圾要从袋子里倒出来。但疫情期间没人监督管理,很多人就把垃圾都扔进一个桶里,根本不分类了。这说明人都有惰性,缺少监督,大家就不自觉。从这点可以看出,人类总是鼠目寸光,只看眼前的利益,却没意识到长远的危机。人类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制造废物,给未来的生存带来很大的困境,不仅仅是土壤肥力流失的问题。

第二点,我年轻时曾下乡去学农,看到很多书里描写的那样原始的农耕方式,但这种农耕方式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我们现在的农村已经跟发达国家一样,使用上机械化操作,离不开化肥、农药。因为传统农耕方式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必须依靠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技术改革,提高作物的产量。历史总是盘旋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100多年前,富兰克林·H·金跑到中国,否定了美国的现代农耕模式,推崇东亚的可持续发展农耕模式。100多年后,东亚可持续发展农耕模式消失殆尽,被美国的现代农耕模式所取代,却又面临发展瓶颈。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回到农耕时代,而是希望我们的农业寻找到一条科学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书友沉言静思:今天听了二位老师的分享很有感触。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100年前中国人在面临生存问题上,创造了很多智慧。比如怎么样堆肥,怎么结合有机垃圾制造肥料,比如怎样的土地种植合适的农作物,怎么垂直种植、间作、套种等等。这让我看到了100年前在资源极度匮乏,人口极度密集的状态下,生存造就的智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随时可以吃到四季的蔬菜,但无论口味上还是其它上,都不如自然生长的好。朝鲜的农业科技化因为国际禁运石油,被迫退回到几十年前。100年前,我们是别人效仿的对象。100年后,我们也要向国外学习,建设生态农村。


书友方翔:大家好,我朗读一段书里的内容,这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是对传统农业社会的总结性表达。“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呼应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的‘应时’,因地、因物的‘取宜’,‘农为本、和为贵’的‘守则’,天、地、人‘和谐’等农耕哲学。其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在世界上均独树一帜。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农耕文化代代薪火相传,以及在此基础上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深植我们的血液源头。伴随着社会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对乡情乡韵乡愁的渴望,中国农耕智慧越来越为各国所推崇、所期待。来自中国传统农耕智慧的力量,让太多所谓时尚的东西顿时显得无比渺小。”这段话是对我们农耕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阐述,所以朗读给大家一起欣赏。


书友俞秀文:大家好!非常认同刚才林捷老师分享的药材观点。目前植物种植方式的改变,也引起了作用的改变,包括蔬菜也一样。今天我是第一次参加,挺荣幸的。听林捷老师的分享,让我们认识了大自然,很感谢这次分享。以后多参加,谢谢大家!


劳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次分享将在两周以后的4月25日(周六)下午14:00进行,依旧通过读书岛钉钉群视频直播方式分享。下次活动是纪念莎士比亚特别策划,分享享誉世界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这是我38年前的大学毕业论文,在莎士比亚诞辰456周年,逝世404周年的日子里来分享讨论,很有意义。欢迎书友们抓紧阅读,准时参加文澜读书岛的分享和讨论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千年农夫.docx
包茂红:直面洪灾,菲律宾土壤流失的启示| 社会科学报
因地休耕丨农民是土地“主人”,粗放型农耕为何在西欧长期存续?|粗放型|经济作物|休耕|农耕|西欧
回归原始的农业生产更有利于保护生态?
小议“轮作、间作与套种”(人教网文稿)
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耕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