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中漫步》观后感(中)

        本人觉得,本片也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生活给任何人均等的机会,只要有心,任何人均有机会在生活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到自己理想的方向。具体是否线真能调整到位,取决于你自己是否是有心人,也即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是否能够鼓足勇气,全力以赴地抓住机会。之所以需要抓住机会和鼓足勇气,是因为在得到该得的之前,需要放下该放下的,放下是得到的前提。这种放下与得到的过程也是相机而动的过程。而本片男主角的转机则来自他已经心甘情愿地踏上一心一意地卖巧克力的新征程中,发生在他与同在出差的火车上,一个与其不期而遇的漂亮孕妇的一擦肩的误打误撞的一瞬间。
       这样的瞬间,看似偶然,但这其实也是其心性的必然,如此偶然中的必然是可以作唯心论解读的,只是本人是如假包换的唯物论者,坚决相信是“偶然中的必然”促进了个体生命的解放和人类文明的曲折前进动力,因此也就将如是动力做唯心论解读的行为定义为弱者的无力感的表现——将命运寄托于神意的安排。这样的人,缺少的是主观能动地改变命运的意愿,是心甘情愿地画地为牢,主动将自己献祭于虚无的神的祭台,让自己在虚无的神的消化系统中享受被咀嚼的变态的快感。
       所以,唯物论更积极,唯心论更消极。所以,唯物论的我这样想,其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擦肩经历,只是我们经常因自己麻木不仁而抓不住这样的机会,或者说你的心不是足够的善,亦不够强大,更进一步说,你是没有自我的、非哲学化的人,或者说你就是一个没有哲学化潜质的人,所以,均等的机会下,根本上改变命运的好事儿就很自然地与你擦肩而过,必然不属于你。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可就是有太多的人从来就不觉得修行一事与自己有半点关系,于是他只能随波逐流地活。
       如果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么,男主角的准备就是他那一颗饱经战火而不失纯真的善心,而编剧所设定的剧情发展的主线也正是围绕男主角作为孤儿的身份对人间真情的向往与追求。孤儿是被遗弃的边缘人,被边缘化的感受当然不会好受,所以,导演才在剧中反复重复他在战场上在看到血淋淋的场景时,总要展现他内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设想,而这种内心的期待是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正因为在残酷的现实中保有纯真与美好的期待,才会让处在会让古往今来的每场充满血腥的战场上的那么多战士能够不被人性的冷酷折磨疯,才能激发正义方战士的血性,才能使正义战胜邪恶。当然,他的对手在邪性的支配下虽然是疯狂的,但仍不构成心理学意义的疯,而是只有人类独有的极度理性的疯狂,是人性的阴暗面的赤裸裸的展示,是充满着变态的快感的,是人类文明真正需要克服直至彻底压抑住的。
       所以,战场上的正义与邪恶的相互撕杀,只不过是人性正反两面的斗争的扩大化。或许人类只有通过这样赤裸裸地展示自己的人性,人类才能将反思推向深入,人类才能在付出重大代价的基础上,将人类文明向前艰难推进一点点。人类进步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那是因为在和平的所谓正常生活中,人们并不舍得反思,于是就将自己的人生活得足够自欺欺人,于是,一个人人都习惯了自欺欺人的社会就表现得足够虚伪。而战争则只是人类共同虚伪的一个必然结果。
       足够虚伪的社会中,人们又都追求舒适的生活,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妥协出各种习惯性规则——道德。所以,道德其实就是人类“和谐”共生的潜规则,道德没有正式的文本记录之,更无法用中规中矩的口口相传来传授——尽管许多人竭尽全力想这样,但其实不能——道德从来就是在一个苟且着的环境中通过耳濡目染的感觉感性地存在和形成着,也是这样顽固地得到传承,并每时每刻都有在潜意识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运行,就象套在被驯服的马头上的笼头。。
       道德于人的感性远多于理性,所以,那些强调建立理性道德的实践最终都导致了更多的伪善,并最终导致社会的僵化与教条——比如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而被历史清算,清算的结果是优秀的得以传承,糟粕的得以摒弃,介于优秀与糟粕之间的得以继续为祸人间,这是人类宿命似的轮回,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可就有许多无聊的人以完全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为乐,殊不知这是自己因无知而无畏所寻求到的一种变态的快感,这些人就是要刷这样的存在感,才会让他无聊的生活徒增一丝快意。
       正因为道德有如此“顽固”的特性,所以,有条文的法律也经常不得不向道德妥协,因为法律是人类理性所能制造的更理性的妥协,由于同属妥协,所以,法律其实是人类基于道德基础上的派生物,所以,马克思预言的共产主义未来中,法律是要消亡的,存在的只有道德,只不过那时的道德中已经较少或者极少,甚至没有无奈的妥协,因为那时的人类已经自我成长到能够主动消灭了理性的、书面的妥协——法律,这足以证明人类是有能力做到完全克服人性弱点,进入真正的高度自由式生活状态的——人际交往关系和谐,如果科技足够发达,甚至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也是可能的。人类今天这般的窘迫就真正成为远古的传说了。这样的理想很美好,是有确定的规律可循的,也有着充分的可实现的预见性,剩下的就是人类在理性的指引下的踏踏实实的奋斗了。
       只是,面对如此乐观的可行性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足够踏实吗?当然不!正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未做正确的积极努力,才使得如此合理的可预见的未来变得不那么可信,信者也觉得那是遥遥无期的事儿。所以,是人类自身的傲慢与偏见先天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的可能从不止息!我们每个人在这方面都差着一个顿悟!
       人类自我毁灭的尝试从来不曾间断过,影片中反复出面的战争场面就是对今天享受和平生活人们的一种提示,而战争阴云在地球的上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它的持续性飘荡。
       战争的阴云之所以没能再漫延至全球,其实也有赖于二次世界大战对人性恶的“充分”释放,使得人类性善的理性得到暂时性的空前提升,使得人类整体暂时性的对
人性先天之恶的自我抑制力仍处在较强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稳定,仍是简单的弱平衡,现代商业文明先天具有的对全球性文明的毁灭能力,从来就是与其能够带来全球性繁荣的能力是共生的,就象全球的其他灿烂的古文明的消亡一样,人类的自我毁灭能力一样是空前的,这种空前性一样来自于许多人沾沾自喜的科技进步。
       所以,这部描写人类情感的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战争场面绝不是无关宏旨的花边,其中一定有着人类文明背景的深意,就是要告诉我们,无论你生活的多么幸福,你都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历史是我们放不下的包袱,我们也摆脱不了历史给予我们的宿命。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尊重历史,需要对支配历史运行的“道”和规律保持适度的敬畏心。而这么做的前提则是认识道是什么,这个认识的过程也是每个人都应该进行的接受现代公民普及性教育或者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人的哲学化的过程,是人的“作为人”的能够“成为人”的过程,也是哲学在个体生命内的常识化的过程。更多人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这个过程了,也就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哲学常识化过程。所以,哲学常识化总是由各行各业和大家们一直在做,只是做的都足够隐晦,不得明确的“哲学常识化”的宗旨下进行。而今,人类文明水平应该到了将之实现常识化的时候,或许可以将其做成类似科普的哲学普及的形式,与科普一同开展即可,这样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减少现实中的许多哲学盲,社会也可以因此而绝对减少太多无谓的冲突和争端。
       社会不和谐,与哲学盲太多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社会治理的根本症结所在。世上本无人,偶然间就有了人。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德: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简明哲学通论第1章【2.3.6.7】
古代思想与哲学的演绎(一)
“捍卫常识”:变革时代哲学的底线
“道”与哲学
唯物论和唯心论,这个物是什么?心又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