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态度,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本文介绍态度,情绪与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道理阐述,不给例证,因为生活中例证比比皆是。大家可以把自己周围人的行为,态度代入来检测这个关系是不是存在。

理性与情绪,或者说是态度与情感的相互作用,是人类做出各种行为(包括古怪行为)的基础。

态度/情绪/行为 这是个三角,他们的关系特别有趣。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人强调“积极心态的力量”,有人强调“get things done(GTD)”,这都是只强调了其中一项对其他两项的重要作用。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态度,情绪与行为这三者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有的正确通达的态度,会保证个体采取行动有效的完成要做的事情,从而心境平和愉悦。而积极的心态也必然导致向上的态度并称为行为的动力。通过正确的方法完成重要的事情,无疑会带来良好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反之亦然。从这个三角上任何一个点上加上积极的力量,都会引发良好的连锁反应,达到并保持三者的平衡。

这个三角理论,也能解释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奇异的行为。人类的生存本能决定了人要保持最自我的良好感觉。想要生存是因为自认值得生存,而感觉良好的生存才值得。因此,这个三角的一点,经常是一个已知的常量:要让“自我”感到舒服甚至愉悦,也就是保持良好的情绪。能否达到这一点,就决定另外两点。要达到感觉良好这一目的,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要保持态度对行为的一致。如果二者起冲突了,情绪就变坏了(焦虑 愤怒....)

通常情况下,要想避免情绪变坏,保持态度与行为的一致,人们只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了。 这就是“态度决定一切”的基础。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好像了解了一个人的态度就能预测一个人的行为了。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有些时候,人会做出与其态度相悖的行为——人人都会犯错,不是么?

那么,当一个人做出与个人态度相悖的行为时,会发生什么呢?没错,为了保持自己良好的情绪,人就会下意识的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改变是无意识且不受控制的,做出这种改变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态度其实是受了行为的影响。那些笃信“态度决定一切”,认为自己能控制自己态度的人,也不能避免这个过程。这在心理学中有个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叫做认知失调理论。

如果态度和行为相矛盾,而这两者又都不改变,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情绪会变得不正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立活力婚姻
当孩子疏远你时,该怎么办?
必读好文 | 心理学中的“爱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
科普 | 如何度过分手后的那几天?
(暧昧不清,边界)三角恋
百依百顺和接纳孩子究竟有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