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每个人都会伤害我

 01
他,硕士研究生,升学还是就业问题前来咨询。
言谈举止刻板认真,每一句话都要写在本子上,念出来,整个咨询过程只有我夸奖他的时候才抬起头来看我一眼,更多的时候是没有目光对接的。
随着咨询的深入,逐渐了解到,来访者在面临就业与升学的问题上,更多的是不敢面对未来工作岗位上的人际关系。可是,读博之后还是要面对就业问题,因此,一想到这些就焦虑、不安,不能安心复习。
 
本科毕业之后有过三段工作经历,每一段都没有超过三个月,有因为同事关系的,有因为领导关系的,总认为每一个人都会伤害自己;
自诉,拼命把工作做到自己满意,可是很难融入到同事中。
辞职,考研,如愿以偿。硕士马上毕业了,又遇到的就业的问题,开始了极度的焦虑。

 02
他是怎样的成长经历呢?
当我进一步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后,就不难发现他的不安全感的来源。他从小一直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妈妈从外地回来,一起生活,可是表现出了对来访者的极度不认可,非打即骂。
来访者期待已久的妈妈,也是自己最亲、最爱、最渴望得到温暖的人却对她拒之千里。
 
他开始了内归因,认为都是自己不好,总是惹妈妈生气,是自己不好妈妈才不喜欢我的,所以他拼命地以好的学习成绩博得妈妈的欢心。
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有深深的自卑的,他认为进大学,是应该的;虽然当了学生会委员,认为是别人不愿意干,才轮到自己;虽然当了三年的班长,认为也是在给同学卖苦力;虽然多次获得奖学金,他却认为是因为别的同学都有更好的事情去做,分散了精力,让自己获得奖学金,只是捡漏而已。
因此,不论取得什么样成绩,他的一个核心信念就是: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我,我不行,我不如别人,不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别人的样子
因为他总是用自己的弱势去与别人的优势比较,同时又在试图突破自己的弱势上去努力,造成了一次次的不如意,自信心屡受打击。

 03
造成这些状况的根源,是原生家庭爱的缺失:他把妈妈不喜欢,泛化成所有人会伤害我……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情况在发生呢?
当孩子需要父母爱的时候妈妈缺席:种种原因不能陪在身边;
当妈妈来到身边的时候,想靠近妈妈,被妈妈拒绝:可能妈妈因为少得了100元奖金,或是被领导批评、或是对家人不满,正有气没地方撒,看到孩子就心烦,横看竖看都不顺眼,这时非打即骂;
 
心情好时孩子怎样都无所谓,心情不好时孩子怎样都不对,所以孩子每天和妈妈在一起总是胆战心惊的,即使是妈妈有亲昵的举动,孩子也是小心翼翼的,永远不敢主动靠近。
 
当孩子渴望一个温馨安定的家的时候,父母永远在吵架,孩子会认为都是因为我不好,是我让爸爸妈妈生气了,可是不论孩子怎样努力家还是散了。
 
提醒更多已是孩子原生家庭的父母们,你们的一个愤怒情绪的表达、一声怒吼、一个巴掌,发泄的是你的愤怒,伤到的是孩子一生的自信。
原生家庭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04
类似来访者的情况生活中会有很多,心理学不是挖祖坟,不是在投诉原生家庭,而是让来访者看到原生家庭,看到父母的无知、无能与无力,在那个时代的烙印。
唯一的方法就是自救,像来访者一样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或是从其他渠道学习成长,因为成长永远是自己的事情,原生家庭有伤痕,可是带着这个伤痕不肯放下的一定是你自己,当我们从这个角度与来访者探讨的时候,他的眉心开始慢慢舒展,眼睛慢慢出现了光亮…….
认知行为疗法,行为试验,角色扮演,九宫格绘画与童年的自己链接与父母链接,从成长中找到力量,看到世界上还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存在着。
 
他自卑的信念开始松动,逐步的从受害者变成了责任者,从索取爱变成了我要自爱;从问题模式找到了资源优势,人也慢慢地开朗了很多,正逐步走向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
 
 05
切断伤害的代际传承,活在当下。当我们在谈论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试着再讨论地远一点。我们父母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是如何相处的,是不是同样不考虑子女的感受呢?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的家庭模式往往是复制了父母儿时的家庭模式,这就是代际传承。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开始明白原生家庭的局限性,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感受。
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我们这儿开始,切断传承,让伤害停止。如今,各种心理学文章、讲座或是课程都在教我们该探索自我精神世界,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
 
虽然说愤怒是合理的,但理解万岁是必须的。首先,你要知道,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些因指责、嘲讽而产生的愤怒情绪都是正常的。而且,你的愤怒,不仅是情绪,更意味着你自我意识的觉醒。你开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开始有意识地摆脱父母的干涉,开始试图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这是一件好事。当你接受了这一点,你也许就可以慢慢接纳自己愤怒的情绪了,而不是一味地觉着愤怒是对父母的不孝。
同时,父母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无法获得很好的精神滋养,共情能力不高。

父母们的原生家庭无法给予他们充分的营养,所以他们很难体会到被滋养的好处。因此,当子女向他们索求这种时,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满足。当我们能够明白这一点时,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考虑子女感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接纳与疗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害和遗憾,是我们要走的路
原创 |亲人离去,我们到底要不要告诉孩子?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蔓延:孩子泪流满面,父母一无所知
这3种人,嫉妒心强,很不好相处,这与原生家庭有关
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
重新发现你的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