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提高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作者:廖万有
    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文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业;应对措施

    中文摘要:依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探讨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决定因素,分析了我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限制因子,提出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是:(1)调整和加强茶业的国内支持政策;(2)扶持和培育茶业龙头企业,加大茶叶出口基地建设;(3)与国际接轨健全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创建和扶持茶业现代服务平台,发挥行业协会及其他组织的功能和作用;(5)创新茶叶流通市场,实现茶叶流通体系的现代化。
    依据经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具有比较优势,才可能形成竞争优势。就农业而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究其根本还要取决于农业生产中如基础设施、科研、财政、信贷、价格以及其他农业政策,即农业的国内支持状况。要真正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必不可少。加入WTO近三年来,我国农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实践表明,农业积极参与国际化是未来中国实现农业及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正在经历一个发展和调整的过程,目前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而大多数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这说明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正趋于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表明,中国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带有明显的地缘优势特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特征还没有形成。要转变这种状况,必须依靠国内“绿箱”政策支持和科技进步,在农业高端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相关产业)和终端环节(农产品流通领域),要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出发点,才能实现市场扩张。
    1 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国际竞争力更多的依赖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有竞争力的产业类型,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对产业的成长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结论,我们可以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由产业类型、所处的成长阶段、市场竞争结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宏观政策环境五个部分组成。从产业类型的角度分析,一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又由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该产业发展所需的天然资源优势。这是企业及国家政府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优势,它在一些产业的竞争优势形成中仍然起到关键的作用,天然优势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形成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但具有产业发展所需的天然优势的国家,并不一定会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该产业发展所需的人为优势。人为优势包括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工艺设备,培训、实践所形成的专业技能,将企业经营管理所形成的能力,以及政府有目的制定的各种制度、政策等。这些优势是经过投资、创新、组织管理所形成的,或者是某种意志力的安排所形成的。这种人为的安排和努力,能够弥补天然资源的不足。在正确的经营决策、政府政策引导下,这种人为的优势对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发挥巨大的作用。三是该产业已经形成的技术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包括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等,它反映产业发展所处的技术阶段以及该国产业内企业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等,这些知识技术上的差异,是决定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产业竞争优势的最主要因素。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也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缩小,而在这方面,产业内龙头企业将发挥关键作用。四是该产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结构,也可以说是产业内企业的分布情况。它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因为一些产业适合于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另外一些产业则适合于在寡头垄断的环境中形成国际竞争力。即使在同一产业,在某一发展阶段需要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但在另一发展阶段则需要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面对国际竞争,国内产业的竞争结构和国外同一产业的市场竞争结构常常会有重大差别,这一差别对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我国汽车产业在国内还仍然处于自由竞争阶段,而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汽车产业均已进入寡头垄断阶段,通常在自由竞争阶段利润和市场很不稳定,而在寡头垄断阶段利润和市场均是相对稳定的。从产业成长的过程来看,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是由发展该产业所需的资源条件、将这些资源变成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即使一个国家已经存在了某个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条件,如果没有将这些资源变成实际产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包括生产技术、市场开发及经营管理),这一产业也不能获得较大发展的。产业发展所需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该产业立地的发展环境,这些环境包括市场的、政策的、政治法律的等。
    2 农业竞争力的构成及决定因素 农业竞争力是指农业整个产业在资源、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等各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农产品在市场上相对其它竞争主体而言表现出来的农业生产的综合竞争能力。它以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表象,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应对自然变化、应对市场变化,而保持的一种相对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构成主要有5个方面:(1)农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农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亦指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可以由很多因素决定,如消费者收入、消费倾向、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等。农产品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农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是农产品具备竞争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缺乏市场适应能力,农产品无论质量好坏、价格高低都不能被市场接受,更谈不上同其他农产品竞争了。(2)农产品对市场的占有能力。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如何占领市场是构成农产品竞争力的第二种能力。要想占领市场,必须具备某种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通常成为占领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同类农产品可以通过质量优劣和价格高低的搭配来争取不同的消费群体,而具有特定功能或能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特定季节生产的农产品更能以其特色占领市场。在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优质的服务、丰富多样的营销方式也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如体现在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上,价格和质量成为次要的因素,农产品品牌的品质、信誉成为主要因素。(3)农业生产经营的盈利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好坏直接表现为生产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通常受生产和营销两个环节影响。在生产环节,主要由所占有的生产资料的多少和优劣决定生产成本的高低,对农业生产而言,由于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的极大依赖性,这个环节的盈利能力是不易改变的。在营销环节,可以通过对农产品的品牌宣传、进入市场的时间控制、定价的策略选择等营销方式来提高盈利能力,这个环节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可变性。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通常较长,盈利能力还有潜在的可能性,如提高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或发现新的资源优势、利用新技术、改变生产方式等都可以在生产环节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农产品品质,甚至变异农产品品种来提高盈利能力。(4)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指农业生产在满足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在合理限度内使用短缺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使整个农业资源的再生产循环系统能得以保持正常运转的能力。农业生产对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而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使用,因此,农业生产要保持其竞争力必须具备可持续生产的能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主要体现在: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有效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5)农业发展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生产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彼此交错、相互利用的统一过程。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要受光、热、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由这些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便形成对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由于自然风险多由非直接人为因素导致,因此,农业生产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通常表现在预期的防范能力上。如农田水利设施的加强可提高防洪、防旱能力;新技术、新品种的使用可提高防治病虫害能力;利用高科技加强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可提高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等。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经济损失便形成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3个方面:首先是信息风险,缺乏市场信息会导致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其次是技术风险,农业生产在可以获取市场信息的条件下,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农业技术条件,农业生产缺乏相应的技术或应用技术不当,都会造成技术风险。最后是营销风险,由于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不是仅仅是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还应具有享受、休闲的功能。因此,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营销手段是关键。经过精心品牌打造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之,缺乏营销手段或营销战术的失误,即使是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仍有可能遭遇市场冷眼的风险。市场风险较自然风险有更多的人为因素影响,在应对策略上难度更大。因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管理水平、营销策略、政策环境等软件上。目前,影响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有三大方面:一是在生产层面上,生产规模小,集约程度、生产率低,科技应用效率低和科技贡献率低,使生产优势本来就失天不足;加上当前资本国际化、知识创新和网络发展的影响,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已经退居后位,知识和技术型产品占据前列,使生产方面的优势更加难以提高;即使是我国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能够暂时赢得生产竞争优势,但对增加农民收入和长远利益来说决非发展上策。二是在管理层次上问题更多,在我国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把大农业各个环节割裂开来,不利于物流管理和统筹协调;在各个被割裂的农业环节里管理创新严重不足,对比较优势理论抱有太多幻想。三是国内外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关注价格为主转为追求质量为主。因此,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和决策,必须从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主重点转向以竞争优势理论为主。
    3 我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限制因素分析我国茶区广阔,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茶树种质资源,从自然资源因素这类初级生产要素来看我国茶业有自然垄断优势,但就目前我国茶产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基础和体制条件而言,尚存在着制约茶叶出口的诸多因素。如企业整体实力较弱、经营规模过小、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加工设备陈旧、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这些都严重地弱化了我国茶业的竞争优势。最突出表现在:
    3.1 组织化程度低,管理落后这主要表现在茶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企业经营规模小,大多数企业停留在小农经济式生产、家族式经营的状态,对市场缺乏调查研究,对经营缺乏策划,对产品开发缺乏论证,盲目性很大;在茶叶贸易上,产销结合不紧,多数是以集市贸易方式进行变换,扩张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这种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使先进的技术难以推广,机械化水平低,茶叶质量难以稳定。如果不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等方式走一体化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进行规模经营,实现整体效益,将难以应对国际大企业、大品牌的挑战,很有可能使我国传统的茶业沦为国外企业的廉价原料基地和国外茶叶品牌的殖民地。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经营为主体的茶业经营体系与现代茶业的矛盾还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共存,影响着我国茶业全球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正是由于缺乏全球化经营主体与龙头企业,我国茶业的国际竞争力将难以快速提升。
    3.2 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技术壁垒和地区性贸易协定已对我国的茶叶出口产生了挑战,由于我国茶产品加工原料来自千家万户,产品品种、质量差异很大。随着各国食品安全、环保消费意识的增强,变相的技术和贸易壁垒将阻碍和影响我国茶叶扩大出口。从局部均衡角度来分析,TBT(贸易技术壁垒)措施对出口茶叶企业会产生成本障碍作用,这是由于要达到茶叶进口国所设定的种种TBT标准和措施,提高我国出口茶叶技术水平、卫生水平,须通过国际国内有机茶、无公害茶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等的认证、检验和签证,这些都必然会引起出口茶叶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我国出口茶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
    3.3 市场营销观念淡薄,无序竞争突出由于我国茶业现存的原始交易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存在,多数企业只是茶产品流通公司,出口大多以原料茶为主,竞争仍仅限于以价格竞争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而市场营销的概念在茶叶行业中比较淡薄,听任产品自然销售,致使茶叶经营模式难以形成市场规模。同时,我国茶叶市场经营秩序混乱,无序竞争突出,部分企业自律、互律意识较差,内部尚未形成团结、统一、联合对外的协调机制,对外形不成拳头,致使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即陷入低价战的恶性竞争中,这是现行茶叶经营管理体制所导致的严重弊端,也是影响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4 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低目前,虽然在国内已经建立了“以服务为宗旨”的多个全国性或地方性社团,但都是在探索阶段,服务力度还不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我国茶业产业化、现代化及全球化经营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服务组织少,服务能力弱。目前,我国茶业服务方式大多以兼业为主,自我服务。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化,这是我国茶叶全球化经营平台缺乏的主要原因。服务不能经常化、专业化的低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我国茶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需要。要推动中国茶业的全球化,必须通过建立现代信息流、物流和服务体系,搭建全球化经营平台来实现。
    4 提升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4.1 调整和加强茶业的国内支持政策农业国内支持措施是关系农产品竞争力的根本因素,在WTO框架下受到各成员国的高度关注。目前,中国茶业国内支持措施明显不足,茶业本身是一个弱质产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很弱,茶叶产品的竞争力虽然以品质和价格的形式体现出来,但其影响因素却很广泛,如资源条件、宏观经济环境、相关政策、基础设施状况、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现阶段,完全依靠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是不现实的,需要大量来自政府和非农产业的支持。尤其是要加大对茶业科研、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绿箱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科研院所与茶业生产单位的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新品种、新技术、先进设备来武装茶叶产业,以实现传统茶产业的技术升级。
    4.2 扶持和培育茶业龙头企业,加大茶叶出口基地建设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集体经营的组织服务功能,开展分户种植,联户加工,统一经营的联营方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采取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进一步组建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来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使茶叶生产加工由常规化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转变;茶园耕作管理、采摘、制作由人工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转变;茶叶品牌向精品名牌规模化转变;茶叶销售市场由单一的国内市场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转变。并通过政府支持、企业投资或积极引进外资来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茶叶出口基地,以基地化、规模化、龙头化为重点创新茶叶生产组织形式,培育和扶持全球化经营主体。
    4.3 与国际接轨,健全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技术壁垒,必须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通过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尽快建立健全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及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加快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消化吸收和转化应用,促进我国茶叶质量标准逐步与国际先进标准和质量安全制度接轨。使茶叶的质量控制由传统的只重视“终端产品质检测”逐步过渡到“生产全过程质量动态控制”。一个产品竞争的核心是品牌竞争、企业实力的竞争,而品牌的背后是质量、价格和服务等。因此,要提高我国茶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扶持“名牌产品”,加强品牌宣传,强化中国茶叶的品牌优势。目前,我国茶叶出口品类虽多,但是能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却为数极少,要实现由价格竞争到品牌竞争的转变,必须努力打造名牌,加大品牌的经营力度。只有树立几个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来形成规模,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
    4.4 创建和扶持茶业现代服务平台,发挥行业协会及其他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在当前茶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总体呈分散化、小型化的客观现实条件下,加快组建茶业行业协会和其他形式的组织,这是提高茶业集约化程度、应对国际茶叶竞争的最佳选择。要积极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茶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同时,政府和中介组织也要通过建立一些法规制度和行业的行规、行约等进行监督和约束,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茶叶、资本、信息等资源只有在人力资源的作用下,才能赋予活力和竞争力。
    4.5 创新茶叶流通市场,实现茶叶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当今,在全球化过程中农产品国际贸易和竞争,已经超越了生产、交换、分工和贸易的传统阶段,使贸易和竞争的领域扩展到资源、技术、生产力、资本、市场、产业链和管理等多领域。流通的概念、内涵、技术、管理、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等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物流管理变革和流通效率的提高,物流国际化、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特征将日益明显,生产与流通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流通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当前我国茶业要切实构建好三大市场,并发挥其各自功能,即引导产地市场,发挥其货源组织和采购功能;引导销地市场,发挥其销售与市场信息功能;引导中央交易市场,发挥茶叶全球交易及全球市场信息功能;把传统的茶业经营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为中心”,真正实现我国茶业的全球化战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叶已成为贵州第一大出口农产品
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建设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精致农业是什么?该如何发展?
高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机制研究
新阶段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丨中国工程科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