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与人生(于永正刘宪华陆恕)
  找到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书
  刘宪华:有一测试,说如果把你放逐到一个荒岛,只允许你带一本书或几本书,你将如何选择。不解读书三昧的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荒唐;爱书人又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太费踌躇、不容易决断;只有已经选定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书的人,才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说出答案。对最后一种人而言,所谓“书海”,早已是天高云淡;选起书来,那手起刀落的麻利,来自于化繁为简的修为和苦尽甘来的历练。(以上文字选自《深圳新闻网》,作者胡洪侠)
   恕:刘校长,这样的体会我有——那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刚解放,我在家乡一所农村小学读书,学校条件很差,晚自习,连煤油灯都没有,点的是桐油灯,还规定只能点三根灯芯。学校没有图书室。哪位同学有一本小连环画(我们叫做“小人书”),就会拿出来炫耀,叫别人羡慕不已,很多小脑袋就会凑上去争着看。那时,我常常幻想,如果每一天我都有一本“小人书”看,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后来,到了县城上中学。学校有了图书馆。一天,在学校当老师的大姐,给我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前苏联翻译小说《普通一兵》。这本书,写流浪儿马特洛索夫成长为苏联英雄的故事。书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广阔世界,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宏大的战争场面,让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书里的人物冲击着我的心灵。当我读到马特洛索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法西斯的枪口时,热泪夺框而出。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是促使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该怎样活着。读完一遍,书得还给图书馆,我舍不得,就动手抄。把感动我的文字,整段地抄下来。后来,还常常拿出来读一读,读一次感动一次。读多了,很多话就背了下来。有的到现在我还记得。从此,我读书的热情一发而不可休。但都没有像《普通一兵》这样强烈震撼我的心灵。我想也许是因为她是我的启蒙读本,像初恋的情人那样先入为主,难以忘怀。参加工作后,我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属于自己的《普通一兵》。我不会忘记,这本书在我人生起步时的巨大影响。
  刘宪华:从陆恕老师的经历中,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成长史。”如果这个人是陆恕老师,那您一定会带着您的《普通一兵》(初恋情人)去那个荒岛再次“蜜月”了。如果这个人是于永正老师您,我想您一定会拿小学语文教材和京剧光盘……呵呵,于老师您会吗?
  于永正:刘宪华校长太了解我了,我会的,我就拿小学语文教材和京剧光盘(可是光盘不是书呀,哈哈!)。不过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一个孩子从小他喜欢读什么书,喜欢书中哪一类主人公,他就会受到这些书的思想或这些书中主人公的影响。
  刘宪华: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知道于老师您从小喜欢京剧,您一生喜欢听京剧、看京剧、唱京剧,京剧对您教学艺术的精湛起着巨大的作用。您说,每学一段京剧唱腔,每唱一遍哪怕是很熟悉的唱段,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洗礼,都会增加一次感情上的积淀,京剧使您懂得了爱,懂得了恨。京剧教会了您喜,教会了您怒,教会了您悲,教会了您乐。总之,京剧使您懂得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一个字——情。表面上看,您的教学艺术和京剧这项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关系,而看不出您的教学艺术和您“阅读”京剧的关系。
  于永正:其实京剧作为国粹,代表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段京剧唱词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一部京戏就是一本情感丰富的教科书。我一生都在阅读着京剧这部国宝,京剧中的喜、怒、悲、乐养育了我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刘宪华你们二位老前辈,一生热爱儿童,热爱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家,应该是得益于阅读,是阅读,成就了你们辉煌的教育人生。
  再来看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长史与他们的阅读史。唐德刚说他自己能成为历史学家,写出不盲从、有见识的专著,得益于他心里装着《资治通鉴》这部大书。张爱玲找到了《红楼梦》,就找到了自己的作家梦,她说她差不多年年看《红楼梦》,最后各种版本间的任何差异,不用校勘比照,就在自己的脑海里蹦出来了。龙应台的传统营养从何而来,是从她每年读一遍《庄子》而来。
  我读过作家张炜的《看老书》,他在《看老书》中也讲了这个道理,他说:“当年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感动非常,记忆里总是特别新鲜,不能消失;现在读许多新书,没有这种感觉了——没有特别让人留恋的东西了;而过去阅读中的新奇感,是倚仗自己的年轻、敏感的捕捉力,还是其他,已经不得而知;后来又找《复活》读,仍然有那样新奇的发现;结果我每年读一二次,让它的力量左右我一下,以防精神的不测。”
  陆  恕: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就有这样一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讲述的也是这样的道理。我读给大家听听: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难做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这些例子给人很深的启示。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大自然似乎仅仅完成了人的一半就让其上路了,而将人的另一半留给了人类自己。”人与动物之间在生命意义上的分界线是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确定性。人的生存是一个无休止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这种未完成性使人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当然也充满了变数。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启迪人,教育人,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的程度上甚至决定人的命运,影响人的一生。
  刘宪华:是这样的,看看我们教育界的名人,陶行知研究杜威,成为思想鲜明、颇有建树的教育家。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曼女士苦心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成为情感教育的专家。于永正老师您喜爱读书、喜爱京剧都对您现在成为一代名师有着本质上的影响。陆恕老师您的《普通一兵》的情操,让您成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的校长。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名人的阅读主题与生活方向,让我们更加明白,读书,就是要在书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语言的表达方式。余秋雨说:“读书,要建立自己的偶像。说白了,就是我崇拜谁,我最喜欢读谁的书。在我看来,没有崇拜就没有进步的阶梯,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也没有追赶的目标”。余秋雨还说:“我大学时特别崇拜的作家是雨果,后来又长期被海明威的硬汉气魄所倾倒。我觉得,只有崇拜一个人,才能产生读他、了解他、超越他的自信与激情。”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一个儿童从小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将来就可能会走什么样的路,乃至做什么样的人,正所谓“阅读塑造心灵,阅读改变人生!”
  陆 恕:对。一个人阅读面有多广,他的知识面就有多广;一个人阅读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就决定了他人生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而且,一个人的文化结构,决定了他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刘宪华:读书读到总想读自己读过的某几本书时,就已经进入了书籍与命运同在的境界,这当然也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在博览群书之后,心里反复的思考着一本书,或某一领域中的几本书,想一读再读,而每一次再读又都会有新的体悟,就和于老师您唱京剧一样,就和陆老师您读《普通一兵》一样,每一次唱、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悟。书籍是有生命的,每一本书都是在遇到能读懂它的人才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魅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一部《孙子兵法》治国又治家,日本著名的松下企业的创业与发展就得益于《孙子兵法》;《红楼梦》让人细至的体会生活;《水浒传》让人学会仗气侠义;……
  阅读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读什么样的书,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创造什么样的生活。读名人传记的人往往是自己也想成为英雄,休闲无目的读书的人往往是自己也胸无大志。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喜欢读孔子、孟子的人,很多去研究德育,喜欢读陶行知的人去做行动研究,喜欢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去研究情感教育。当然是在博览群书之上进行的。(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很多教师读过孔子、孟子,也没有去研究德育,读过苏霍姆林斯基,也没有研究情感教育……我想那只是读过而已,还不是喜欢读,热爱地去读,还不能在读中觅出真谛。)
陆  恕:这里,又牵涉到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了。近代科举制的价值取向是“学而优则仕”,现代的主导趋势是“学而优则富”。一为升官,一为发财,都表现为过于追求社会性需求,而忽略了人本身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表面是凝固的或静态的。但知识一旦被活生生的生命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它就会被激活、催化,就具有新的生命与含义。
  刘宪华:一个人知道读书的好处是不难的,可是要知道我应该读什么书,我最需要读什么书,可能是比较难的。旧书苍苍,新书茫茫,不要说儿童,就是我们成年人,也不知道怎样为自己选择书籍。大多数人在选择读什么书时,很多都是听同事、同学、朋友说最近有什么新书?什么书很畅销?什么书出了一个什么新观点?然后就不加思考的去读了!而不是从自身的需要、从建构自己未来的生活来考虑要读什么书。有些人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才弄清楚,哪些书是应该和自己终生相伴的书。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泛化的时代,如果不知道自己不需要读什么书,需要读什么书,那么读书也将进入一种泛化的现象。
   在教师这个群体中,我们就经常看到很多教师经常买书,看到同事读一本好书便借书,甚至有些教师的家中还有很多的藏书,但当你问他们,你最喜欢哪几本书,最敬畏这些书中的哪些人,最欣赏哪些人的哪些思想,他们往往答不上来。
  人云亦云,人读我读,读书没有见解,读书没有自我。如果把读书比作交朋友,这样读书的人,近似于交际场中那类四处点头握手、广散名片的人物,他们不仅没有知己、没有深交,而且没有记住什么时候在哪见过哪个人,那个人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特质。如果读书没有思考,读书没有主题,就会导致生活没有方向,情感没有寄托,灵魂没有归宿。
著名学者梁实秋曾说过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是他的读书秘诀。
  我特别欣赏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关于读书的主张:读书要忌杂,要读好书、读一流的书,从高位进入。应该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书,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这样,阅读才能导致我们向大师逼近,我们的生命内涵也才能因此而获得提升。
书要早读,早读的书容易入心,乃至入血脉
  于永正:书要早读。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用很多时间去讲解、去做题、去训练,而没有让儿童在小的时候多读些书,多积累些精神财富。儿童越小的时候读的书,书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影响就越大。因为小时候读的书,书的内容与内容蕴含的情感就更容易融入儿童的生活。
  刘宪华:“读书读得早,就很容易入心,乃至入血脉”,这是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于2007年4月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就自己的新作《刺猬歌》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交流时,表达的一个观点。张炜说,俄罗斯文学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特别喜欢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由于读他们读得早,很容易“入”;另一些东西读得晚,读得更明白但是不“入”,与其说不入心,不如说不入血脉。俄罗斯文学入了他的血脉,这对他的创作肯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张炜作家在谈论自己的创作是植根于土地还是书本、是植根于齐文化还是舶来品时,强调比俄罗斯文学入得更深的是生养自己的土地:齐鲁文化。)
  于永正:刘校长你讲的张炜作家的创作植根于齐鲁文化,我深有体会,我给你们两位讲一下我的故事。
  同事们常常讥笑我的普通话是“山普”——带山东味儿的普通话。我反而引以为豪,说:“我是山东人嘛!”我故意把“人”说成带胶东味儿的“银”字的音。乡音难改,因为它已溶入了我的血液。
  我是14岁那年,在山东莱阳读完小学后来到江苏徐州的。但几十年来,故乡的梦一直追随着我,故乡永远让我魂牵梦萦。
  柯灵说:“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的确是的,“乡土的一山一水,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的血肉,不可分割”(柯灵:《乡土情怀》)。
  我亲爱的故乡有灵山秀水。山山都有见证先人勤劳、智慧的壮观的层层梯田;那梯田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雕塑。故乡有风格独特的村舍民居,而且村村都有关帝庙。庙宇规模不大,但建筑考究,一砖一瓦,一雕一刻都透露出对关公的崇拜与虔诚。故乡有异常普及的京戏,掌犁扶锄的农民哼“昔日有过三大贤”者有之。故乡有真正的春节。春节,家家户户洒扫庭除,张贴年画,摆供祭祖;春节,男女老少穿新衣,村村疃疃唱大戏;春节,乡亲们走门串户,互相拜年,“过年好”的祝福声不绝耳;“初三看姑姑”,“初四看舅舅”,“初六看丈母”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故乡有淳朴、勤劳、乐善好施的人民,在故乡的词典里,没有“偷”、“懒”一类的词语……
乡土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山东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胶东是“京剧之乡”。故乡的父老乡亲都懂京剧,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田间地头休息的老农,山间小路赶毛驴送粪的小伙儿,唱“哗啦啦,打罢了头遍鼓”、“苏三离了洪洞县”者,不乏其人。
  我跟本村的一位三叔学的第一段京剧是《李逵下山》中的“俺李逵做事太莽撞”。他见我小嗓子好,又教了我一段《汾河湾》中柳春唱的“儿的父去投军杳无音信”。不久张敬斋老师又教我们拉京胡。十几个穷孩子,一人一把京胡,张老师逐个指点,一点儿也不心烦。那时,我不到十岁,上小学三年级。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听大人说万第镇“赶山”(即赶“庙会”,唱大戏),我和小伙伴于奎考翻山越岭,步行20余里,专程去看演出。第一出演的是《打渔杀家》,我们赶到时,萧桂英正在唱“老爹爹清晨起前去自首”这段西皮原板,——快演一半了。我和奎考惋惜得直跺脚,后悔动身晚了。第二出戏是《失·空·斩》。
  从小学三年级我和京剧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博大精深的京剧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培养了我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我的文学艺术素养,发展了我的思维,启迪了我的智慧。总之,京剧给我的太多太多。
  陆  恕:于老师与京剧的情结,不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是难以置信的。2009年5月7日晚上,在深圳宝安区的新梅园酒店,您应我和刘校长几个人的要求,播放了一段您的京剧青衣唱段录音。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把您这位头发花白、年已七旬的老教师,与从手机里播放出来的京剧唱腔联系起来。我想也许是以前的录音吧。第二天,您在课堂上,面对几百名听课老师的即兴演唱,则彻底地征服了我和所有的老师。您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达到专业水平的演唱,说明京剧已融化在您的血液中,您的语文教学是植根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里,您将京剧中的文学美、韵律美、舞蹈美等都融化在您的语文教学中了。
  刘宪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就是说明一种文化造就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文化,是种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儿童时期)的种子,随着生命的成长,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就是这种文化开始发挥作用。读书要早读,早读就会入心,甚至融入生命,也是这个道理。儿童时期的兴趣、爱好以及吸纳的人文素养会影响儿童的一生。
  陆  恕:二位的话极是。早读书,读好书,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奠基、定向、导航、保健的作用。早读书,读好书,听名曲,赏名画,一开始就让孩子接触高雅文化,抢占先机,先入为主,引领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我在我儿子身上就是这样做实验的。早期阅读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儿子5岁多,就把《365夜》、《上下五千年》等书反复读了多遍。我还和他的语文老师说好,家庭作业中的很多题都不做,时间用来读书。我还经常和他一起读一些经过我筛选出来的短篇经典,读完后就和他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对话、讨论。我俩常常陶醉其中,既享受着阅读的愉快,又享受着天伦之乐,我把这个过程叫做“无痕迹教育”。结果,儿子读完一年级,跳到三年级,读完四年级,跳到六年级,9岁半读初中,14岁半考入上海交大,24岁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在硅谷发展。儿子的成长得益于早读书,读好书。
  于永正: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一个人12岁以前读的书,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时候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空纯的,孩子在这个时候读到好书,就会让好书的内容占据心灵,更早地形成是非观,这就是我常说的,书要早读,早读就能入心,入其灵魂;二是小时候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会让人一生受用,孩子爱读书了,他就会在书中找到他的乐趣,就不会迷恋电视、迷恋网吧了。
  养成对“书”的敬重感
  刘宪华:陆老师在前面谈到:“前苏联翻译小说《普通一兵》这本书,写流浪儿马特洛索夫成长为苏联英雄的故事。书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广阔世界,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宏大的战争场面,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书里的人物冲击着我的心灵。当我读到马特洛索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法西斯的枪口时,热泪夺框而出。”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就是读书的孩子都很静。真正会读书的孩子表面上看,行为少动、好静,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波澜壮阔的,就像陆老师说的一样,书中的人物冲击着我的心灵,甚至泪水会夺框而出。
  而现在学生的精神状态大多不是这样,多数孩子看上去,是好动、急躁,而内心空虚。你看现在有好多小学生,每天就是看电视、看动漫、打电子游戏等,还有好多小学生,每天就是上舞蹈班、绘画班、奥数班等,表面上看,现在的孩子很忙,也很累,但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感觉得到,孩子的内心空虚,表面浮燥。
  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静静地坐在一角,全神贯注地看一本书,表面上看孩子安静,可从孩子一会露出的紧张、一会露出的愤怒、一会又露出的惊喜,可以感觉得到:一个真正会读书的孩子,对书是有向往,有期待的,期待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书中的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一样起伏跌宕,波澜壮阔。
  于永正:“宁静致远”。学习是要有内心那份宁静与安逸。
  刘宪华:还从陆老师开头谈的那一段话来说:“《普通一兵》我读完一遍,书得还给图书馆,我舍不得,就动手抄。把感动我的文字,整段地抄下来。后来,还常常拿出来读一读,读一次感动一次。读多了,很多话就背了下来。有的到现在我还记得。参加工作后,我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属于自己的《普通一兵》。”在这一段话中,让我觉得现在上了年龄的知识份子,对书都有一种敬重感,而这是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远的我不清楚,但在我上小学(七十年代)时,还是经常能看到那些发黄的书,被借来借去,有时也能借到手抄本看,而且那个时候借书,很郑重,也很守信用。而现在书很多,父母呀、老师呀、家长呀送书的很多,借书不还的也很多,书买了不看的更多。家长可以到处买书,孩子可以到处扔书,而就是很少有人认认真真地看一本书,更很少有人像陆老师这样,看一本书,藏一本自己看过的书。现在的孩子(包括我们老师),不会的知识到网上一找,就算完事,而很少有人认真研读一本书,爱一本书。
  陆  恕:刘校长的话,让我想起前几天我在2009年第8期《人民教育》上看到的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的文章《书本阅读:教书育人的重要着力点》中的一段话,我不妨读给大家听听:要帮助学生对书本阅读有一种健康的态度。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的爷爷看见我把一张写了字的纸,揉作一团丢在地上,他会充满敬畏地从地上捡起来,小心地把这张纸舒展开来。他说“惜字重纸”,是在孔子那个时代就已经养成的一种风气,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教养,如果一个人不重纸惜字了,这个人也就不会重视知识,不会重视文化,也就不会尊重老师,因而也不会重视国家和民族。我爷爷讲的这些话,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真正成为了我对一个人是否有值得尊重的教养的重要判断依据。这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读书的一种最重要的态度,没有这种态度,他不可能坐言起行,拿起书本认真地读下去;没有这种态度,他就不能够真正地坐下来,排除精彩世界对他的诱惑;没有这种态度,他就可能不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从行为学角度看,思想认识决定方向和高度,态度倾向决定信心和决心。可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书本阅读态度,是很重要的。我们说,人有很多种感情,但有一种很重要的感情是没有被开发和没有被重视的,那就是人类对崇高伟大的一种尊重和敬畏。对书、对知识要培养出这种敬畏,就等于一个人进入了一个庄严神圣殿堂的心态一样。对书应该持这种态度,对书本阅读应该持这种态度,正所谓“读书圣人事,开卷见神明”,即是这种态度的形象表达。有了这种态度,你的学习和你的人生就有了一个起步的健康态度倾向,这是从认识到行为转变最关键的保障,是书本阅读真正启动的信心和决心的中介源泉。我们作为教师,要着眼引导培养学生持有这种认识和态度。“书香校园”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书本,认识阅读的重要,更重要是培养他们一种正确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就会启动他的行为,并持续这种行为,最后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就从根本上达成了。我们可以培养一个科学家、一个文学家、一个企业家、一个官员,但是,我们更要重视用这样一种态度,培养我们的学生,培养一个有教养的民族。
  作者李小鲁副厅长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态度,进而谈到培养学生对崇高伟大的尊重和敬畏,从而达到培养一个有教养的民族的崇高目的。这不仅揭示了读书对人生的巨大作用与影响,而且指出了引领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那就是从端正读书态度,培养阅读感情入手。这使我想起鲁迅先生读书的故事。他每次读书时,都要先把手洗干净,翻页都是小心翼翼的,他读过的书从不会弄脏,也不会卷角。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不改变他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只要改变他的态度,事情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读书的一点感悟
刘宪华VS王力宏,谁的唱法更厉害?-全混声伍文彬老师
刘宪华的小提琴演奏
何炅45岁生日,众明星争相发文送祝福,没想到他的评论成了亮点!
新教材 《新主题阅读》
《向往的生活》刘宪华说演戏太累,我们怎样让忙碌的自己不那么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