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存动察

——在中和书塾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是2011年的第一次活动。看来大家年过得应该都不错。今天我想讲点什么呢?先宣布一下上个学期考核后学、修、炼三方面成绩都优等的名单。自身的变化是最好的弘道,没有比这个更有力量了。

刚才张总讲得很好。确实,张总是个笃行的人。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付出虽然很多很大,但是他很自然,这是他的一种境界。说起来我讲课主要是在口头上,而他主要都是在做上。

他的父亲,不幸的是在正月初七去世了。但是,在老人生病的这段期间,张总也好,范总也好,表现出来的这种对父亲的孝顺是非常令人感动的。所以说尽管老人是晚期的肺癌,照理说应该有很大的痛苦,但是,在他们悉心的照顾下,老先生走得非常安详。

现在我们全体起立,为老先生默哀一分钟。

好,请坐。

老先生的好学、善良,也深深地教育了我。临终前几天,我也去医院看过他老人家几次。他对于圣贤之道是那么地渴望!对讲的这些道理,一说,他就悟。一悟,他就做。在临终前几天,他把自己一生做的不好的事情,都去回忆,去忏悔。大家都看到他忏悔以后身心的这种变化,非常的殊胜!最后一次去看他时我问他,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他说他家乡村前有一条高速公路,经常会出车祸,会死不少人。所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上面修一座桥,避免行人遇到车难。

我当时听了非常感动——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他最大的愿望,恰恰是关心他人的生命!这是何等的境界!当我们面临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能生得起这种善念吗?很不容易啊!所以,老先生真是个善学之人!

圣人教我们的,就是一个“学”字,要善学。《论语》第一篇,讲的就是学。这次考学里,也是考对学的认识。大家认识都挺深的,因为大家都在做。

我记得上学期的开学典礼,主要讲了圣学的三柱石:敦伦尽性,集义生气,习艺进道。这三柱石主要是从道的角度去阐释。这个道要对我们起作用,还要落实到法上面来。所以这个“道”、“法”,实际上是不二的,道能生法。但是我们学的人,如果能有明师指点,可能得通过一种法——因为它具体,可触可摸,能够去把握——去修这个道。以虚生实,以实致虚,道与法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从法的角度讲,圣人传给我们的法不离二途。这个二途就是“静存动察”。

如果要问,三教圣人的教法相同在什么地方?可以说都同在“静存动察”上。

如果要问,大道衰竭,圣人的教化不行,主要断在什么地方?也是断在“静存动察”上。

只不过儒道释三教,对“静存动察”用的名词不同。

按佛家的说法,这个“静存动察”就是“止观”。这个“止”,《大学》讲“止于至善”,《孟子》讲“求其放心”。

从修行次第来讲, “知止而后有定”。所以起步在“止”上。如果没有止,观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呢,从本质上讲,止和观是一体的,它是一体的两面。

我们这颗心,胡思乱想。怎么收束它?就像这个鸡,白天到处跑。晚上了,要进窝,关在笼子里,得有个地方呆啊。

如果我们这颗心,一天到晚没有地方让它呆,它自然会跑来跑去,人就浮躁,就在消耗。

所以呢,静存是下手的功夫。在道家,就叫“守中”。

天地有天地的中,人身有人身的中。把这个念头,存到中里面去。因为人身中的这个地方,它是通先天的地方,血气不到的地方。

如果时时把心收到那个地方,这就是在做“复性”的工作。

我们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就是因为心不归性。后天的妄心,从来没有归到自性里面去,所以我们静不下来。

夫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东西能时时地去习,可以在生活的分分秒秒中去习?它不是讲具体的工作。具体的工作做不到时习,久了就累了。但是,有一项工作我们可以时习,越时习你就越不累。是什么工作?就是摄心归性的工作。

这个摄心归性,它分动静两头来做。静时守中,动时察过。这个察,是观察。但是我们对观察这个词,认识往往不到位。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了后天的观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是运用五官的功能去观察。这也是观察,但是,和圣人讲的这个观,不是一个层面。因为这都是后天做的功夫,时间久了就累了,不行。

圣人教我们的观,是越观越静的。拿什么去观?就拿我们心后的那颗心去观。

什么叫心后的那颗心?我们后天的妄念,想东想西,一般我们自己不太知道,因为我们被这颗心带着走。这个在佛家就叫无明。就是你自己的心把你带走了,你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说一个人,当他静坐的时候,觉得妄念纷飞的时候,恰恰是他心后的那颗心出来了。否则,他就不知道自己有妄念。好了,能知道妄心的那颗心,就是我们的真心。在佛家就叫正念。正念并不是我们想好的念头,而是知道你想好想坏的那个念。这种功夫就叫做观,或叫观照,或叫觉知。因此,我们一想到去观的时候,就调动了本性的力量,你就在做尽性的工作。这时你的后天心就会退位。跟本性合上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清静经》讲的“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讲,宇宙间的那个最好的能量,最高一层的能量,就到你身上来了。这就是孟子讲的第二步功夫:有诸己。也就是先天的能量到你身上来了。先天的这种能量,是属于纯阳。这个纯阳,它既不属于阴也不属于阳,它是超越了阴阳的那一团混沌之气,这是我们生命的本质。一切的生命,一切的物体,都是由这团气造的。所以我们人怎么得到健康?怎么得到永恒?这是人类最大的问题。它的唯一出路,就是去复性。

得到纯阳之气的障碍就是我们的私心杂念。所以一个人不管你学什么,只要我们的功夫不放在去除私心杂念上,这都是假功夫,不能受益。不能受益,我们就在消耗自己的生命,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不健康。这个学习就得不到乐。

所以说《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我们有诸己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可能很深。到有诸己这个时候,它就会有一种自然的机制,也就是说这个性体,它会比较自然地现前。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妄念也会很多,但是突然一下,它出来了,哦,我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了。哦,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出现这个时候,就是有诸己了。

能去学而时习之,才算开始走上做人之道。只有打开本性之门,我们才有真正的喜悦。这种喜悦,就是内心很深层的一种平和。

所以这个静存动察,怎么把它落实到生活当中是解决我们生活问题的真正出路。尤其是大道修持,不离日用伦常,而伦常的根本却在心性上。因此,不能解决心性问题,伦常问题也是不能得到解决的。

为了让这个法能够更好地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我把它归结为“外修三毋(无),内修三觉”。

这个三毋(无),第一个是“毋(无)不敬”。《礼记》开篇第一句话就讲“毋不敬”。明白了毋不敬的道理,我们才能明白什么叫礼。这个敬,实际上它是归摄这个静存动察的。

我们把它分别讲。从静存这个角度讲,先儒把它叫做“持敬”。持敬就是保持敬的这种状态。敬的这种状态,就是我们内心专一的状态,不为外物所动的状态。

当然,不是说人成为一个木头人。我们外表上可以用各种情感去应接,但是你的内在是不动的。这个叫做敬。所以,这是静存的一面。还有一个落到人的交际上。这个敬呢,是指敬重,要尊重人。尊重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逼迫别人。

这种逼迫,强迫,是我们自我很强烈的一种表现,所以就做不到顺别人。做不到顺别人,别人就不顺我们。所以我后来反省,跟别人交往,表面尊敬容易,但是,内在的不敬不见得就没有,只不过碍于情面,碍于环境,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可是在家里,它就会肆无忌惮地表现在孩子身上,父母身上,或配偶身上,它就会掩饰不住。子女逆反,夫妻吵架,往往就是这种不敬所造成的后果。所以这一块,是我们经常有机会修的地方,尤其在家里。孩子要是变得越来越逆反了,说明自己对孩子越来越不敬了。这个孝,是敬爱之心啊。并不是说子女对父母必须有这个义务,父母就可以对子女不这样,那就不叫作道了。道都是双向的。父母对子女,这个敬叫尊重,这个爱叫做慈,内含并无不同。

所以实际上,从根本上说,子女对父母要孝,父母对子女也要孝。只不过我们不用孝这个词,但本质上完全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地方,哪一方没做好,他就会有苦的感觉。要是这个父母被子女气死了,别人看起来好像是子女不孝,但实际上,被气死的父母,可能更不孝。

他可能对自己的父母就是不孝的,所以体现在子女对自己不孝。所以,我们在交往当中碰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反省:自己对别人敬不敬?是不是尊重别人的想法?是不是尊重别人的做法?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这个地方做好了,马上会有改观。这个时候,父母会越来越欢喜,子女也会越来越孝顺。

所以,当我们不敬的时候,我们要想到“毋不敬”。你不断地做不断地做,最后达到一个境界,就是这个“无不敬”了。就是你自然地对万事万物,对他人都不会有不敬的想法与做法了。

第二个是“毋(无)不亲”。

《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在复性的过程当中,必定会出现一种亲的状态。亲就是心灵没有距离。“四海之内皆兄弟”,宇宙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它的本性就是亲的。我们为什么会对别人有不亲的感觉?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丢失了。所以这个地方也是我们特别需要修的地方。

我们得时常反省自己:讨厌的人多不多?仇恨的人多不多?看不惯的人多不多?得在这些地方时时反省。假如一个人,看到什么都讨厌,那自己就被自己讨厌死了。我们的烦恼什么时候才能消?在真正的仁爱之心出来的时候才能消。一个人看什么都顺眼,看什么都亲切,他自然就没有什么烦恼了。这种亲的感觉,只有在我们不断复性当中,才能实现。外表的,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亲,是假亲。有利的时候亲,没利的时候就不亲了。

所以,在我们跟他人有隔阂的时候,要修“毋不亲”。《大学》里面讲“在亲民”,修亲即是做“明明德”的功夫,也就是做尽性的功夫。等到完全复性的时候,那时已是人天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达到了“无不亲”的境界。

第三句话是“毋(无)不学”。

夫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在交往当中,只要超过两个人以上,我们总会发现有比我们强的,或有比我们弱的,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局部上。那么善学的人,好的,向他看齐,当你向他看齐的时候,想向他学习的时候,你自然就不会妒忌。所以,妒忌心是不想学习的一个表现。因为你不学,人家比你好,影响了你的名,损害了你的利,你难受。所以,你能够真正地向比你强的人学习,是没有妒忌心的。对于做得比你差的人,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觉得自己比他强感到得意?如果是这样,就叫傲慢。傲慢也是不想学习的一种表现。所以,善学的人,一看到别人不好的时候,就翻过来想:我是不是跟他一样?

假如说我们看到别人不好的很生气,往往是我们自己有同样的毛病。自己不对自己发作,借别人发作。你身上真的没有这个毛病的时候,说明你是真的修过。修过之后你就能够理解对方,宽容对方。所以当我们不想学的时候,要想到“毋不学”,不会学的时候,要学会善学。真能善学就达到了“圣人无常师”的境界,也就是能以天地万物为师的“无不学”的境界了。所以说“古之学者为己”,为己就是时时刻刻,把一切力量都用在提高自己的境界上,这样我们才有进步可言。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把住这三点去修,容易找到感觉。

下面讲“内修三觉”。

第一个是“觉身”。这个身体,有形有象,可触可摸。我们容易觉察它。所以第一步下手,我们就从觉身开始。

这个身,一个是身的姿势。自己是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还是在行走?这是最容易觉知的。当觉知到有些姿态不利于健康的时候,就把它调整过来。这叫“正身”,也就是我们曾讲过的修“身中”。如能时常注意鼻对脐,耳对肩,必会促进身体气脉通畅,从而有助于“正心”。

还可以觉知身的松紧。身体在放松状态下,最不容易发生疲劳,在紧张状态下容易造成不通,所以不管是什么姿态,哪里紧张就去放松它。还有一个呢,可以觉知身体的动作。走路、干活、甚至平常做家务的时候都可以调动本性的力量去觉知它。这样去觉知的时候,我们的妄念自然会退位。这是培养觉性的功夫。因为这种觉知是和动作联系起来的,修起来就比较方便,也比较容易。你打太极也好,练别的也好,实际上只要在动,就可以练习觉知。禅宗教人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就是因为我们一般人,吃饭的时候心里都在想别的,没有观照自己吃饭时的各种动作。

这个叫“回归当下”。什么叫“回归当下”?就是我们内在的觉性现前。只要我们这个觉性一退隐,我们就接不到宇宙间最珍贵的那团气了,我们就容易疲劳、生烦恼。所以这个跟日常生活可以结合得非常紧密,是在动中能去“时习”的一个心法。

第二个是“觉受”,觉受首先就是要觉知情绪。我们发脾气,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情绪。这个脾气是什么东西?就是我们的觉性失去以后,妄念太重了,重到极点了,它发作出来的一种现象。所以人在脾气当中很难觉悟,心完全被它带走了。假如在生气的时候,你能唤起觉性,观照一下,知道自己在生气了,那么一个念头,这个气它就很难生得大。觉照时间稍微久一点,它就消掉了。妄念这个乌云啊,经不住朗日一照!我们在七情来的时候,不管喜怒哀乐,哪一种情绪来的时候,要自己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很难的。许多心理治疗,给你一个发泄的办法。发泄的办法,它是一个办法。但是你这边解了,那边发泄也累,另外的烦恼又出来了。你用后天的办法去对治都不是究竟,你必须搬动你内在的那个本性,这才是有利无弊的。所以平时我们要观察自己情绪大不大?时间持续久不久?这点我们要学习小孩。小孩说笑就笑,说哭就哭,转换很快。而大人在哭的时候笑不起来,笑的时候也哭不出来,就是他被情绪左右的太厉害了。

其次是觉知自己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看到一个东西,感觉好不好,喜欢不喜欢。这种感觉往往是我们妄心的一种见解,但是它很容易左右我们。我觉得这个好,别人觉得不好,我就有点和他过不去。要跟着感觉走,等等。感觉对我们的支配力也很大。

感觉只是一种状态或境界的体验,太执着于自己的感觉就会陷在感觉里面出不来,进步不了。

还有一个是觉知触觉。触觉是我们身体的一种感觉。感觉是我们心里的。我们的身体,碰到硬的东西有硬的感觉,碰到凉的东西有凉的感觉。身体有时候这里疼,那里痒,等等。

这个东西我们也可以利用它,它也容易把我们的心带走。打坐的时候腿很疼,心也跟着难受。你要是能跳出来看着那个痛,这个时候,痛可能还是痛,可是你的心就不那么难受了。任何一种痛苦,我们都只有在超越中去解决它。所以,可以去利用它,作为我们修的一个对境。这样,我们人就可以去利用这个环境了。有些我们不喜欢的环境想避又避不开,我们还不如去利用它。利用它,它就变得有价值了。当我们想回避的时候是因为我们觉得它没有价值,妨碍我们。所以,我们的心怎么转,这是是否善学的一个标志。一个善学的人就可以利用任何的环境来修。

第三个是“觉念”。这个觉念呢最难觉。打坐时最难的是入静,因为贪念、恶念、杂念如乌云遮盖住明净的自性天空。所以我们一般人呢,一天到晚动多少念头自己全不知道。这叫稀里糊涂地来到人间,又稀里糊涂地走了。这个觉念,在我们能做到觉身、觉受的基础上,慢慢也能做得到。所以我们初修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挺好,没什么烦恼,坐在那边挺安静,但实际上他是在昏沉。等你觉到自己有妄想了,你的杂念已经比较轻了。但是我们觉到有念的时候,又容易跟它过不去,要跟它势不两立,往往会采取强压的办法。但是,你越反感,越烦谁,谁就越要过来和你过不去,因为你需要这个东西来磨炼。所以我们烦什么就会招什么。一个人要把念头全除掉,什么都没有,从实际上说不可能。因为它是大脑的一种自然运作嘛。

我们应对的时候要动脑筋嘛,它怎么会没有念呢?我们都是活人啊!所以,我们用功的时候,主要的精力不是放在跟它过不去上,去使劲压制它。最重要的修持在于我们觉知它,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要是能够从念中跳出来,也就是站在觉性的立场上去观察它,就会发现妄念是虚幻无常的,它来自空又归于空,你想抓住它却抓不住,想让它不走也做不到,那我们为何还要自寻烦恼地压制它或赶它走呢?所以六祖说,“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如果不用圣人传的“静存动察”的正心之法,一味地以妄压妄,或以妄逐妄,那得到的是告子的不动心,这种与自性隔绝的定叫邪定,不包含有的空叫顽空。一个修者如落入邪定或顽空是很难救治的,因为他会认为自己已经得道而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劝告,而实际上他不可能做到修齐平治,无法成己成人。而这里的关键恐怕还是在于师传。

静存动察,说起来不难,每个人都做得到。可是要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其心要恒常地不离这个,就很难。

所以圣贤之道呢,就是这么平常,这么简单。可是呢,又是那么神奇,那么艰难。所以一息尚存,学习不止!

(根据余觉中老师2011226日讲课录音整理,经余老师本人审阅并作了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時時刻刻學放下
《论语》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不要落在“了了常明的状态”里
如何不错过——承当和认取——2016~2017年(413)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73集)
善读「论语」9.4:子绝四意必固我,道贯一要在行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