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轻人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偏好
发布时间:2011-1-23       浏览次数:261
杨振宁,《中国教师报》2011.1.12第11版
1929年,因为我父亲做了清华大学的教授,我们搬到清华西苑居住。当年秋天,我的父亲母亲带我到成志学校,那个时候成志学校很小,我就插班变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1929年到1933年,我在成志学校念了4年,所以我是成志学校毕业的学生之一。
那个时候,清华大学整体很小,南边的边界,就是现在大家从清华的西门贯穿清华大学向东边的那条路,最近有了个名字,叫做清华路。清华路当时是在校外,学校的南围墙就是沿着清华路的北边所修的一个围墙,那时候清华的北边界线,是在化学馆的北边,今天的清华附中当时完全是在农田里,在清华大学以外。所以说,当时清华大学的规模非常小,教职员工的子弟加起来只不过50多人,我们这些小孩就变成了成志学校的学生。
1933年,因为当时清华大学没有附中,我们小学毕业以后,同班同学纷纷到城里面去读书。那时候的中学男女分校,所以女孩多半进了灯市口附近的贝满中学。男同学多半去了崇德中学,崇德中学在西单绒线胡同附近,现在还有,改了名字叫做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我在崇德中学念了4年书,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我们全家搬到昆明。
回想起我在崇德中学的4年,我可以给在座的同学们介绍一点经验。
那时候的崇德中学大概有300个学生,三分之一的同学是住校的,我是其中之一。因为那个时候从清华到城里,要坐公共汽车、再坐校车,所以清华的小孩都成了住校生。
崇德中学不但规模小,设备也很差,幸好还有一个只有一间屋子的小图书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小图书馆对我有相当大的影响。那时有一本杂志,叫做《中学生月刊》,开明书店办的,这个杂志办得相当好,每一期我都从头看到尾。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当时有一位老先生,叫做刘新宇(音译),他从前大概是念数学的,不时写一些简单的关于数学观念的文章,我对这些文章非常感兴趣。
各位同学都知道,中学数学里有个基本的知识点,叫做排列和组合。关于这个知识点,我第一次吸收就是从刘新宇在《中学生月刊》上所写的一篇文章,我想,科学跟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普工作也是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在座的年轻同学们要格外注意。
总而言之,从这个杂志对我的影响可以看出,给中学生看科普文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另外,我还记得当时看了一本《神秘的宇宙》,也是在图书馆看的,原文叫做《Mystery Universe》,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做亚瑟·艾迪顿写的。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它用通俗的语言,讲了20世纪头几十年物理学的重大革命,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我了解了一下,这本书现在还出版。
我相信,现在清华附中的图书馆里,可能就有这本原文书,我相信也一定有翻译的《神秘的宇宙》。这本书里边所讲的东西我当时看了以后不是完全懂,可我对当时正在产生的物理学的观念性的一些革命有了非常深的印象,这与我后来走进物理学领域做一生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
当时,我在图书馆看的书,也不只是跟数学和物理有关系,我记得我看的另外一本书,是当时非常向往的,一个叫做斯文·赫定的瑞典人写的一个本书,他到了新疆探险,穿过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写了《亚洲腹地旅行记》。这本书看完后,我也是非常好奇,那么大的沙漠,他历史上第一次带领一个队伍从大沙漠的北边库车一直到沙漠的南边……因为这本书,以至于到今天,我对于新疆还是非常有兴趣。
我想,每一个人因为他的天分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不同,或多或少还都有一些偏好,而我个人认为,每一个年轻人,要想法发现自己的偏好,能够发现自己的偏好,培养这个偏好,将来发展这个偏好,我想是对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风#杨振宁谈培育孩子的兴趣
杨振宁:聪明的孩子不着急
杨振宁:要当一个不着急的聪明人
清华图书馆的甄选书单(第一期)|清华映像
杨振宁:我的中学与大学经历
卢宁中|物理只考了5分的他想转去清华物理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