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郭伟伟事件谈科学精神

​        前段时间郭伟伟的时空隧道生成实验装置带上了中科院的热度被多人嘲笑。时间隧道是百分之九十不会有人信,即使科幻片看多的人也不会信,仅仅是美国好莱坞大片娱乐而已。

  但是我宁愿去相信这个是一个人真实的努力,即便最后就是诈骗,我也高兴!

  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还要花两元钱买彩票,我问他你怎么不买点吃的,中的概率那么低。

他说这是我的高兴,我的念想,一个人没有了念想就离死不远了。我如果没有想富的渴望,我就是要去死了。我没有了任何继续生活的动力。

  毕竟爱因斯坦的大脑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的,至少中国不会出现。


  国内很多人都说中国不会有伟大科学家出现,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巨匠无疑是偏科的怪才,但是中国的教育是综合性的,你少了任何一科就会被大学拒之门外,而大学之上的自由和广阔才是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奠基。

  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全才,偏科成了老师指责,家长施压,自己疑惑的大问题。各学科的关联到底有多大?到底不学高中的文言文或者少做些数学题会不会让一个科学工作者一无所成?我们是在打造人才,还是在磨死兴趣?


  中国目前经济强大了,这个强大让社会上充满了利欲熏心,经济社会,金钱社会。而很多科研在短期是看不到任何利益的,科学家的奖金一百万,在城市连一套住房都买不到,而二线影视明星竟然可以拿到几百万上千万的片酬,不得不让人摇头唏嘘。目前国内的科研仍然是以经济利益来带动科研,抹杀或者制约了很多兴趣达人的进步。

  科学研究同样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如果非常有希望完成或者突然间的灵感,驱使一个科学工作者从事实验或者研究,他都要掂量两个问题,第一,我自己的钱够不够我“玩”,第二,我成功了能不能挣到钱。其实有很多科学成就当下是看不到经济利益的,或者说转化时间很长,我们缺乏特斯拉这样的为科学为想法而痴狂的人才。


  我们缺乏全民崇尚科学的精神,如果说你不喜欢科幻片,能理解。如果你们都厌恶它,就是我们的问题了,哪怕它是一个不切任何实际的科幻片。不要忘了,目前的科技成就在百年前也许就是不切实际,所有的科学进步都来源于幻想,都来源于天方夜谭的想法驱动。

  而现在的中国上层构建对科学侧重远远不够,我知道的侧重就是有的大学有些少年班。至于很多科研奖项和经费,竟然成了玩转心计的筛子。有人空手套经费,也有大公司集团砸经费争名义!甚至官方的科研鼓励可以成为代办公司的一个项目,个科学称号成为企业的商品宣传资本。

  社会上对科学的重视也远远不够,如果郭伟伟选择去诈骗,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社会上比较心理的刺激。当全社会都在追求财富,追求精神生活,而只有自己一个人追求幻想时,是多么的凄凉!

  一个研究学者固然太需要沉稳不浮躁的心理去认真做事。需要淡泊名利的心态,但是全社会都在攀比金钱利益,攀比虚荣享乐,一个人怎么会独善其身呢?

  没有激烈的变革,我们的研究成果注定是吃别人的剩饭剩菜,喝菜汤。即使这样还要把研究成果大肆宣扬一翻。有人说,人们没需求,自然没有人去研究,有需求才有研究的价值,这样淡化对真理的追求,强化科研的利益目的是不值得提倡的,更不值得官方提倡。哥白尼日心说,达尔文进化论,他们得到了什么好处?


   科学精神需要一种真正的痴迷,一种真正的疯狂!他们不缺乏面对失败的勇气,不缺乏坚持的意念,但缺乏全社会的认同,缺乏研究的资金,甚至缺乏维持基本生活的成本。

  如果我是郭伟伟,我选择诈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践精神 应用导向
成为中小学名教师的基本要求
论袁隆平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乔新生:缅怀钱学森 怀念一个时代
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之奥秘
刘亚军:浅谈“科学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