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圣的心源是什么? ——四圣医学导读•“反逆”之动之一

三、着眼“中气升降”原则的“反逆”之动

“辨逆”三部曲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由第一、第二部组成的“经络辨逆”部分,目的是把握“阴阳之偏”或“阴阳之反”(“阴阳反作”[1]),即“六气逆顺”。这个可认为是还没到山顶的山的其他部分。另一个是第三部的“病机辨别”部分。这个是诊断的山顶、山巅。总称为“辨逆”环节。

“辨逆”完成,则可明治法[2];治法定,乃可“随证治之”。这就是《伤寒论》少阳篇第267条的,“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比如,知道“乙木下陷”之逆,就明确了“升肝达木”的治疗大法;知道“寒水下润”之逆,就明确了“暖水升阳”的治疗大法。治疗大法确定了,就可以根据其脉证来处方用药。比如,“乙木下陷”的脉证观察到瘀血,就必须用活血祛瘀药来“升肝达木”;“乙木下陷”的脉证观察到血虚,就必须用滋肝养血药来“升肝达木”。

治病就是“反逆为顺”的过程。

但“反逆为顺”不能矫枉过正。其目的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3]这就是“无过无不及”[4]的“中庸之道”。

(一)治法之要

《四圣心源》教导,六气生病的基本规律是:“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5]而“其原总由于湿盛”[6]。戊土是胃,火金是胆(心)和肺;己土是脾,水木是肾和肝。胃胆(心)肺是俗称的“三阳”(实际的“三阳”是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足阳明胃。心、肺居上焦,其气宜降;而膀胱经病,通常是外感病,其气以“开”为要,故俗称的“三阳”含心、肺而不含膀胱经)。实际的“三阴”是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三阳”“三阴”主要是指足经的经络。原因如《伤寒悬解·六气司令》:“《伤寒》六经,皆言足经而不言手经,以足经周遍于身,其部大;手经只行两手,其部小。”综合来说,通常讲的“三阳宜降”,指胆肺胃的经络和脏(腑)气的“降”;“三阴宜升”,指肝脾肾的经络和脏气的“升”。

这个升降关系,可简单理解为中焦(脾胃)转运基础上的四维(肾、肝和心、肺)升降。手少阴心经的君火和足少阳胆经的相火均为火,所以常常放在一起分析。但是因为“相火之性,暴烈迅急,非同君火之温和”[7],“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8]。因此,讲“三阳”,通常讲胆的相火而不讲心的君火。这也是“抓主要矛盾”的体现。“三阳”“三阴”的升降关系,如果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类比,那么像汽车方向盘。脾胃是方向盘连着底盘转向轴的那个中心点。“三阳”是左手,是胆胃肺,其运动方向通常向下。“三阴”是右手,是肝脾肾,其运动方向通常向上。这种情况下,方向盘总的运动趋势是向左的。这个恰好是肝气的运动方向。“肝木主生”[9],这个运动趋势,是生命生生不息的持续运动趋势。但是,对于病人来说,你的右手,就是病人的左侧身体;你的左手,则是病人的右侧身体。因此,从病人的角度来说,阳气运动概括起来是“左升右降”。如果出现了上焦症状,那么直接原因是右路不降的问题;出现了下焦症状,直接原因则是左路不升的问题。因为阳升于左降于右。方向盘是个病人,你用你的手去调理他的阴阳平衡,让他“反逆为顺”“阴平阳秘”。

可以看出,所谓“平衡阴阳”,其实就是在顾护中气的基础上调整左右升降。治疗,总的说,只是“三类法”。

第一类是调理中气。以《伤寒论》理中汤或《四圣心源》黄芽汤为代表思路。但中气之病,常与四维之病并见。因此,单纯调中气之需,少之又少。

第二类是顾及中气基础上的升达阳气,解决“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的问题,称为左路用药。

第三类是顾及中气基础上的敛降阳气,解决“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的问题,称为右路用药。

为什么左右用药,均须顾及中气?因为中气是“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10]。而“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11]

为什么要从左右用药而不从上下用药?因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12]道路通了,货物还能输送不到?“要想富,先修路”,人事与世事,无不同。

当然,在用药过程中,还有升左路兼敛右路,或敛右路兼升左路,或开表气兼左右路等思路方法。那是“三类法”——“常法”基础上的“变法”。“知常”,然后还需“达变”。“三类法”是基础。

顾复初先生,清朝光绪中期被推为蜀中第一书家,曾任光禄寺署正。他自己说,“略尝从事于此。”意思是“学过医”。网络上查不到他有医名。不过他对黄元御先生医理的概括却是至为精当。他在《四圣心源》的一次刻印中作序说,“其宗旨言[13]:中皇转运,冲气布濩;水木宜升,金火宜降。”这句话与黄元御先生在《长沙药解·桂枝》中说的,“大抵杂证百出,非缘肺胃之逆,则因肝脾之陷”的意思相同,但表述得更加周密完善。学人如果能对顾复初先生的这句话下一番功夫,必定有大收获。

是与不是,我们看看被誉为“方书之祖”的《伤寒论》。



[1]《素问·阴阳应象论》。

[2] 所谓治法,即培土温中、暖水达木、解表敛阳等。笔者注。

[3]《素问·至真要大论》。

[4]《孟子·告子下·无过无不及》。

[5]《四圣心源·六气解》。

[6]《四圣心源·六气解》。

[7]《长沙药解·附子》。

[8]《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阴君火》。

[9]《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

[10]《四圣心源·劳伤解》。

[11]《四圣心源·劳伤解》。

[12]《素问·阴阳应象论》。

[13]指《四圣心源》。笔者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17【p78-――p80第十五篇玉版论要】
从自然的三阴三阳类推人体脏腑
古脉法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五气、五病、五色与五行八卦的关系
就脏腑的阴阳来说,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第七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