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运六气索要(三)【有“五运”为什么要“六气”?】

——有了“五运”的概念,为什么要创造“六气”概念?

这是因为,“五运”的本义反映的只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昼夜和寒暑,即一日昼夜(日周期)和一年四季(年周期)的变化。其中主要是“四季”(或称“五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素问悬解》释为:“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五运迭相承袭,而皆治其主令之时。”《类经·运气类》释为:“五运,即五行也。袭,承也;治,主也。……如春气主木,夏气主火,长夏气主土,秋气主金,冬气主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也。”古人在认识天地的过程中,无疑是先认识并对这个最醒目、最直观的太阳进行研究的[2]

相比之下,月亮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较隐晦,但更重要,而“五运”的概念并不能反映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因此,随着人们对月亮在一个朔望月中,江海潮汐、动植物的活动、迁移、附着、开合,以及女性经期,乃至月亮反射太阳光到地球的“能量变化”等呈现出来的“月节律”的认识[3],在定义了“朔、上(弦)、望、下(弦)”(亦称“晦朔弦望”)的月周期之后,慢慢发展出以表示月亮为主的,反映“日月地”关系的“六气”概念[4]。任应秋先生认为:“从历史的发展看来,大概是先发明十干,再发明十二支,再发明甲子。”[5]这与“五运”和“六气”概念的渐进式产生过程是一致的,是符合人类认识天地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六气”表示的,是月亮在一个太阳回归年中,每2个朔望月对地球所产生的不同节律性影响(当然,12个朔望月和一个回归年时长不同,因此需要进行调谐,如采取“置闰”等方法)。

正因为月亮带来的节律性变化,受制于太阳视运动运行至天球的位置,因此,“六气”与表示太阳视运动的“五运”有着密切关系。“六气”分“三阴三阳”。所谓“三阴三阳”,就是太阳从南回归线运行到北回归线的6个朔望月(三阳),以及太阳从北回归线运行到南回归线的6个朔望月(三阴)[6]。之所以不称“六阴六阳”,是因为一个朔望月,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的一个完整周期。传统文化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2个朔望月才是一个完整周期,因此,6个朔望月,正好就是“三阴”或“三阳”[7]。用朔望月来表示太阳的“南来北往”,体现了“六气”与“五运”的内在关系。但是,“三阴三阳”的“唱戏人”是月亮,其呈现主角仍然是太阳。

“六气”和“五运”,二者有重合关系,并非截然分开的两个系统或两个层次。正因为并非两个截然分开的系统或层次,因此,“运”与“气”可以相生相克。如果两者处于不同系统或不同层次,就无所谓“运克气”“气克运”等变化出现了。这跟用药一样,黄芩、黄连走上焦清泻君相二火,跟干姜、附子走中下温补水土之阳,两者不相妨碍(药物所走的经络不同)。世俗有些业医的人说,“寒热相抵”,等等。这些说法是未经思考的。如果“寒热相抵”,就像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药性都抵消了,还怎么治病?这种说法,就像是说,办公楼的大门进来的员工,有男有女,到了办公楼里边,就成了又男又女或不男不女的怪胎一样,非常无稽。

在“五运”的概念之后又发明了“六气”的概念,这个过程跟有了“天干”的概念之后,还要发明“地支”的概念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干支”的概念比“运气”的概念出现得更早而已。天干记日、地支记月[8]


[1] “五运”(五行)是个多义词,本义指太阳在一年五季中的五种运行状态,后来也指五星运行。除正文本段的引文之外,又如《六节脏象论》:“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盛,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又,《脏气法时论》:“……歧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素问悬解》释为:“春属木,肝木主之……夏属火,心火主之……长夏属土,脾土主之……秋属金,肺金主之……冬属水,肾水主之……”可见“五运”“五行”的本义均指一年的五季。笔者注。

[2] 如日食:“我们的祖先三千年前就不断地在记录和观测。殷墟甲骨文有记载,《尚书》有记载,《诗经》有记载”……“单是《春秋》一书 242 年中便记有 36日食,其中 32 个已证明是可靠的。最早是鲁隐公三年二月朔的日食,即在公元前 720年 2月 22 日,比西方最早可靠的记录,希腊人泰耳所记的日食要早 135 年。”又如太阳黑班, “我国历史上从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 年)起,即有太阳黑子记载,一直持续到明代、清代。”……“在西洋,直至 1610 年以前,尚不知道日中有黑斑。”(《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第6页)

[3] 东汉时期,王充在他的《论衡》一书中明确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拉普拉斯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而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百度知道,匿名用户,2013-09-25)。《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第41页:“就动物来说,如望月蟹黄丰满,朔月反之,所以《本草纲目》说:'腹中之黄,应月盈亏。’牡蛎 (蚌蛤)的活动、迁移、附着及开合,都按照月相的规律进行。乌龟、老鼠的新陈代谢,也受朔望月周期的影响。植物中的胡萝卜也受月相盈亏的影响。”月亮对地球的影响,除了表现为“月节律”之外,还因其能预报风雨而被人们重视。《天文与农时》(栾来宗 栾巨庆)称:“古之测风雨,皆宗'月之从星’。”中国自古有“月从毕则雨,月从箕则风”的说法。关于月亮对地球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可参《中医运气学解秘》(田合禄,田蔚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1月第1版)第15页的“朔望月周期”。笔者注。

[4] “朔、上(弦)、望、下(弦)”的概念,不足以表示月亮在一个太阳回归年中,每一个朔望月对地球的不同的节律性影响。比如,月亮在夏季带来的潮汐,跟在冬季带来的潮汐,两者就是不同的。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就是因为太阳、月亮与地球几乎形成一条直线,日月的引潮力最大的缘故。《无极之镜》第90-91页:“太阳每天24小时持续作用于地球,白天平均大约12小时是机会均等的能量辐射,而夜间的能量辐射却剂量不同。如果没有月球的夜晚,就没有月球反射的日光辐射地球表面。不同的月相反射到地球表面的日光辐射量也不同。这就造成实际上地球接受日光辐射量的实质不同,从而形成地球在1个太阳回归年周期内不同时段接受不同日光辐射量,即黄道日光能量辐射规律。”笔者注。

[5] 《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第16页。

[6] 《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第126页:“为什么 《国语》以'天六地五’为'常数’呢?'地五’好理解,那么'天六’呢?古人看到太阳从南回归线冬至运行到北回归线夏至的夏半年用了六个朔望月;太阳从北回归线夏至运行到南回归线冬至的冬半年也用了六个朔望月,所以古人总结出天道是以'天六’为'常数’。”

[7] 《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第126页:“中国传统文化以乾天坤地阴阳观念来说明一切事理,认为一个朔望月是半个周期,加上第二个朔望月才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其模型就是太极图),半个阳周期,半个阴周期,阴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周期,所以将一年概括为六个周期。”

[8]《后汉书·律历上》注引《月令章句》:“大桡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第1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学说的科学性在这,学医不可不知!
五运六气并非虚无缥缈,它是一门描述自然变化规律的学问!
超级月亮:一年到底有几个超级大月亮(真龙虎论月孛之九)
朔望月
月亮绕地球一圈是多长时间
春节话“年”:阳历年,阴历年,阴阳合历“中国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