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阳经病症是否用柴胡与儿子的手机游戏(上)
                ——中医学习重要素养漫谈                 
《长沙药解·柴胡》有一段话:凡自心胁胸肋而上,若缺盆颈项,若咽喉口齿,若辅颐腮颧,若耳目额角,一切两旁热痛之证,皆少阳经气之逆行也。原文并称,“柴胡入少阳之经”,那么,“是不是只要少阳经气逆行,就适合用柴胡?”前几天,有网友就这个问题问我,我说“不是”。他很意外,因为该篇原文一并说到:柴胡入少阳之经,清相火之烦蒸,疏木气之结塞,奏效最捷。无论内外感伤,凡有少阳经病,俱宜用之。按理说,无论内外感伤,凡有少阳经病,俱宜用之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所以,他问我“不是”的理由。
理由是原文的两处关键字眼。一是“一切两旁热痛之证”“热痛”;一是“无论内外感伤,凡有少阳经病,俱宜用之”的下句,“缘少阳之性,逆行则壅迫而暴烈……”“暴烈”。这两处关键字眼表达的意思是少阳经“郁火旺盛”。柴胡的核心作用是入少阳经“清散郁火”(指“核心作用”),黄老师原文称之为“柴胡入少阳之经,清相火之烦蒸,疏木气之结塞”“清相火之烦蒸”是“清泻”,针对的是“火”;“疏木气之结塞”是“疏散”,针对的是“郁”,合起来就是“清(泻)(疏)散郁火”;需要“清散郁火”才用柴胡。如果少阳经气上逆,而上逆之气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少阳经的本气(木气),根本就看不到少阳经的化气(相火),如咽痛但不红肿、不口苦;或者胸部刺痛但不咽红、不口苦,并无唇舌红、白睛红、面热红等火热之象。那么,说明患者并无少阳的化气(相火)上逆,而只是少阳的本气(木气)上逆而已。该患者相火虚衰,阳虚已经比较严重了。这种情形,怎么还能用柴胡“清散郁火”呢?毕竟,无“火”之“郁”,更无“火”可“清”啊。黄老师说“无论内外感伤,凡有少阳经病,俱宜用之”,是因为“少阳之性,逆行则壅迫而暴烈……”,是针对少阳“壅迫而暴烈”的“一般情形”“普遍现象”讲的;不是针对少阳上逆的所有情形讲的。有木气而无相火的情形,收敛少阳木气,首选白芍(需要炒一下);其次是生牡蛎。
在简单作了解释之后,我一并提醒该网友,看书学习,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个是一定要抓住句子的关键词,一个是一定要理解关键词的精确涵义。简单说,就是要“抓住关键”“理解关键”。中医学界将《伤寒论》第16条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提炼为“辨证论治”,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抓住关键、没有理解关键的反面教材。《伤寒论》该句的关键、核心是“知犯何逆”,是“辨逆”“知逆”而不是“辨证”。这个问题,翻翻《伤寒论》第267条,看看张仲景先生对那12个字做了缩写之后的表述就知道了(原文: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详参拙著《四圣医学解要集》)。
实际上,其他领域还有不少其他习惯、素养,是学习中医必须借鉴、必须培育的,甚至某些看似玩乐的过程,从中仔细琢磨的话,也是能够得到一些学习中医的启发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东军易演伤寒论少阳篇注解选摘(易演中医网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46
耳病根原
从《伤寒论》谈临床辨治九步曲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3
《伤寒论素解》之小柴胡汤方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