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家忆旧]段无染先生和他临摹的《报恩寺图》

      作者黄枕石


段无染先生

和他临摹的《报恩寺图》

段无染先生的作品,由于历史原因,今存极少。师友所藏,多为小品。稍大一点儿的,也仅于近几年在江浙拍卖会上见到一些。这就是说,先生存世的大件作品,如凤毛麟角,极为罕见。然而,就我所知,先生的大件作品目前仅有一幅,即先生二十八岁时(1942年)临摹的髡残上人的《报恩寺图》。此图纵180厘米,横97厘米。笔墨飞动,气势磅礴,精彩之极。


    先师无染先生所临《报恩寺图》

髡残上人(1612 1674)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僧,本姓刘,湖南常德人,二十七岁出家为僧,字介丘,号石谿。四十岁以后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栖霞寺、最后住在牛首山之幽栖寺,直至圆寂。髡残上人性情寡淡,所画山水,奥境奇闢,幽深淳雅,笔墨苍古,绝非明清人之所能梦见(潘天寿语)。与石涛上人,后世并称“二石”。髡残上人于五十二岁时,即康熙二年(1663年),于报恩寺为一位老朋友画了一幅《报恩寺图》,并在画的上部作了370余字极为深奥难懂的长跋,讲述了自己对佛与儒的认识及绘此图的原委。此图纵133.3厘米,横75.1厘米,今藏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无染先生所临即此图。


    石溪《报恩寺图》原作

要谈无染先生此临本的意义,就要首先说一说南京大报恩寺的历史。因为画的主题就是报恩寺。

大报恩寺原在南京中华门外。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年),由高僧康僧会所建,寺名“初建”,为江南佛寺之始。西晋太康间(280 289年)更名长干寺;梁武帝萧衍曾诏重修;宋朝又更名天禧寺,并建圣感塔;元代再改名天禧慈恩旌忠寺。元末毁于兵火。至明朝成祖皇帝(朱棣)于永乐十年(1412年)六月诏令在原址重建,以报其母之恩德,故名为“大报恩寺”。为建此寺,征集军役、匠夫十万人,至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竣工,耗时十九年。

重建的报恩寺方圆九里十三步,“宫殿樛郁,万栋栉历”,尤以琉璃宝塔驰名于世,夜间燃灯,光怪摇曳,香烟缭绕。海外夷人见之,必“顶礼赞叹而去”。明末散文家张岱见而叹曰:“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可惜的是,此寺此塔却毁于清代太平天国“杨韦内讧”之中。据一位叫肯能的爱尔兰人回忆,翼王石达开以“清君侧”为名,回军南京,要求天王洪秀全杀北王韦昌辉,为东王杨秀清报仇。韦昌辉害怕石达开以报恩寺的古塔作为攻城炮垒,“下令毁之”。时间是185610月。就这样,被欧洲人称之为“绝美的伟大建筑”,刹那间,在太平天国的内讧中,灰飞烟灭,荡然无存。现存遗物,唯一巨碑,文字剥蚀,浸漶难读。我们只能面对着冰冷的石块,默想它当年的辉煌。

我想,如果打开无染先生的摹本《报恩寺图》,人们一定会有同样的感觉,因为不仅是他临摹的“形神逼肖”,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艺术家对古代文明的留恋、对文化传承上的追求。也正是基于此因,无染先生的摹本受到当时文化艺术界人士的肯定和推崇。临作的上部空白处有两位文化界的名人题辞,就是最好的说明。

第一位就是陈柱尊先生(18901944年),陈先生名柱,一名郁瑺,广西北流人,是我国著名的教授和学者。曾任无锡国专教授,安徽大学校长等职。著作五十余种,有《待焚诗稿》、《守玄阁诗钞》、《中国散文史》、《国学教学及自修法》等。然其嗜酒如命,自封为“酒帝”,终因饮酒过量,患足瘫而逝。其书法,晚年追摹《急就章》,极为法家称道。

陈柱尊先生为《报恩寺图》的题跋是一首七言律诗,并用李东阳韵:

        偶携妙迹向南窗,怀古欣逢古佛幢。

        上界竦钟传远梵,辽天尽处接长江。

        参差松竹穿云过,多少楼台对影双。

        看此忽羞作闲汉,与君浩气更难降。

无染仁兄法家以所摹石谿上人《报恩寺图》见示,形神逼肖,因用李东阳游报恩寺韵奉题一律,以志钦佩,即希□正。        壬午秋北流陈柱。

壬午为1942年。书体为章草。李东阳是明朝诗人,茶陵诗派的创始人。此诗的深刻含意在最后两句。意为:目前(指抗战期间)应以作闲汉为羞耻,因为我与君(指无染先生)的浩然正气是最难以压制的。那“浩然正气”的内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指为抗战作一些有益的事情。陈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表现无遗。

第二位题跋者是我国现代最为著名的学者、古典诗词研究家钱仲联先生(19082003年)。钱仲联先生字萼孙,号梦苕,晚清骈文大家钱振伦之孙,常熟翁同龢的外孙。受业于唐文治,喜诗词,极为前辈推崇,誉为“少年诗客”。淞沪抗战时,发表的乐府诗,被时人称为“当代的黄公度”。钱先生对传统诗词的校注功力极深,其校注整理的著作有《人境庐诗草》、《李贺年谱会笺》、《韩昌黎诗系手集释》、《剑南诗稿校注》等等。专著有《梦苕庵文集》等。因其对古典文学研究的突出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国务院提名,人大批准,授予博士荣衔。许姬传先生称之为“学术界的鲁殿灵光”。

钱仲联先生的题跋是一首词,词牌为《水龙吟》,用楷体写成:

           图边无限江山,莽苍都在秋心里。六朝何处,淡烟冷翠,不成诗味。白燕谣驚,红羊劫换,事随流水,想琉璃地上,诸天宫殿,兴废梦、从头记。

     欲会残僧心事,叹而今,津梁倦矣。凭君点染,三生尘影,一襟清泪。如此丹青,过江人物,古怀同寄。对塔痕如笔,笺天无语,甚人间世?

 水龙吟,无染先生嘱题,即请教证。壬午秋虞山钱萼孙。

钱先生的这首词,情调上略现悲凉。上阙写看到此图的感受,表现了对毁坏文明者的厌恶,和对当道者的失望,从而引起他对人世间文明兴废的感伤和无奈;下阙则表现了更为深层的哀伤。意为:今天已无人再像临图者,这样追寻古人的精神了。虽然临摹者如“过江人物”,才华横溢,但所画的内容已在人间消失,只能以“一襟清泪”了之。最后作者感愤地呐喊道:“甚人间世!”

请注意,钱先生填此词的时间也是1942年秋,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这种呐喊,不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也显示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无染先生所临的《报恩寺图》,在思想文化内涵上有多么的深刻,此图即可补无染先生早年作品缺失之憾;又可使后人默想报恩寺存留前之规模,以及髡残上人原作的笔墨精神;更使后辈学者,不仅瞻仰了陈柱尊、钱仲联两位前贤治墨宝,同时还可以领略其诗情词意。无染先生所临《报恩寺图》其文化艺术上的价值即在于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名师钱仲联
千春孰比肩,九畹种兰荃:关于钱仲联
剑南诗稿校注(全8册),1985年版
463、《剑南诗稿校注》一 陆游著 钱仲联校注
清初四僧 石涛作品欣赏(十二)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书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