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美大荔:夏季话纳凉

夏天炎热,哪儿可纳凉呢?那儿凉快便呆在那儿,这是人人的向往么。自古至今,寒来暑往,周而复始。老百姓于寒暑中,衣食温饱解决之余,也在不断寻求着御寒避暑的方法。冬找暖阳,夏避炎阳,是自自然然的事了。

古时候,科技不发达,没有如今的电风扇、空调设备,炎热的夏天,如何纳凉呢?皇室宫廷里面,达官贵人们,金食玉衣的特层人物,他们夏天也是怕热的。据传,侍从人员早于前一年冬天就已储备大量的冰块于地窖,待天热之时,把这些冰块散发给上朝值班的官员们。皇帝官员们以冰御暑,侍从们不时轻摇御扇,甜瓜鲜果陈列于案。歌舞升平,宫乐悠悠。这样的排场,对于他们这些显贵们,倒是挺不错的了纳凉方式。要么去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地方防暑降温,这也是一个纳凉的好办法。汉唐历代皇帝不是在骊山脚下设行宫,掘泉水以避暑吗?明清皇帝们以承德山庄为纳凉之地吗?

夏季纳凉,老百姓们就简单的多了。虽然都在一个天下面活着,夏季炎炎,一样的炎热难耐,老百姓们因条件所限,纳凉的方法便简里简单的了。手摇蒲羽扇,口喝凉白开水,于屋内,或绿荫之下纳纳凉,品偿几块西瓜或甜瓜,这就很惬意了。蒲扇轻摇,轻风徐来,凉风拂面,既驱蚊,又来风,也是不错的纳凉了。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夏季依然延续着古老而传统的消暑纳凉方式。白天,日午,有人在家手摇蒲扇,光着上身,身着短裤,地上铺张凉席,身子贴着凉席席地而卧,感觉挺凉爽的。有人拿把蒲扇提个小板凳,坐在大树荫凉下乘凉。树萌下面凉丝丝的,不一会儿,大树下聚集了四五六个来纳凉的人,有老爷爷,老婆婆,有叔叔阿姨,还有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大家或坐或侧卧在大树下面,人们一边享受着丝丝的凉意,一边兴致勃勃地侃大山。风轻轻地吹,大树的枝叶在风中瑟瑟发响,伴着高枝上蝉的鸣叫,周围的一切好像在时光的洞隙里睡着了似的,时间停止了流动,一切显得慵懒的样子,恍恍惚惚,恹恹欲睡。这时,整个村庄进入午眠状态。

此时,村边的池塘里成里男孩子们戏水的天堂。大伙儿赤条条钻进水里,或游泳,或打水仗。击水声,孩子们的呼叫声响成一片,吵杂的打闹声响彻云宵,这声音在天空,在周围的柳树、杨树的林子里回荡着,回荡着。再热的天气,只要扑嗵一声跳入这周围长着蒹葭的池塘的清水中,扎几个猛子,潜几次水,再在水里翻几个筋斗,浑身凉快的不行不行的,个个心里爽快得像当上了皇帝似的感觉!

傍晚,夕阳西下,夜幕低垂。炎热之气渐次消散。用瓷碗打一碗大人从深井汲取的凉水来,你一口,我一口的轮流喝着,冰凉甘甜的井水,立刻驱走了人身上的暑气,感觉舒服极了。天刚黑,蚊子太多,人们大多数走出户外,寻找村口纳凉的最佳去处。村头土台上,沙坡头上满是消夏的人们。男男女女,大伙光着脚板,或躺或坐在软绵绵的黄沙上面。微风阵阵吹,凉风习习来,老人们手摇着扇子,面带着微笑,慈祥的样子真可爱,他们正给围在自己周遭一圈的孩子们讲着离奇古怪的神话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入迷发呆的样子真逗人。这时的我入神地听着故事,心中展开无穷的想像,思绪已随故事中的人物飞往九宵云外。昏暗的夜色中,远方的秦岭高大凸兀,山脚下的灯光点点,偶尔传来陇海铁路上火车发出的低而沉的呜呜吗的声音。月牙弯弯,高悬于深邃的天空,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眼前不时飞过闪光的流萤。萤火虫打着黄昏的灯,在人群头上飞来飞去,一明一灭的,不知在凑热闹,还是在找食物,令我十分好奇。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们,三五成群的围坐着,一声高一声低的,不知在商谈着什么事。青年人,男女成对,远离人群,躲在黑暗的角落,亲亲热热,进行着彼此思想的交流,享受着二人世界爱情的甜蜜生活。

夜深时分,人们渐渐散去,整个村庄宁静了下来,天气也清凉的出奇。进入梦乡的人们,鼾声四起,睡意正浓。乡村的夜,笼罩着一层神密的面纱,神话般的美好,无法想象的神奇。过去那些夏天,夏季虽热,蚊虫叮扰,但是,我没有感觉像现如今夏天的烦热。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现代化防暑设备齐全,冬夏有空调,电暖扇,电风扇,房子冬天不寒,夏天不热,但我总觉得不如从前的感受好。我曾今昔比对,心里纠结难断,天气夏天同样酷热,如今条件这么优越,却感受不到儿时纳凉的情趣了呢?!

农村中青年大多数出门去打工,村子冷冷落落,让人有一种美好时光不在,马前冷落鞍马稀之感。老年人与小孩在家独守,年青人则去城里找灯红酒绿的场合热闹去了。夏天傍晚,现代化大都市,华灯初放,霓虹闪烁。广场上,公园里到处都是纳凉的人。音乐刺耳,广场舞成了流行时尚,一群一群的男女老少在狂舞,热闹是热闹,就是太吵闹了。

现代的一些人们则以不同的方式纳凉。有人整天呆在空调房,玩手机,或用电脑上网,足不出户,在网上把生活中的事情搞定。吃喝拉澈靠网络,怕热不离空调房。盛夏,有人则选择自驾游,选择外出避暑。去海边,比如北戴河,鼓浪屿,去名山大川,九寨沟,昆明,庐山,骊山,太白,西藏等。要么到避暑山庄,如承德,小汤山,庐山,太白等。天凉时游山玩水,天热时驻足休憩于宾馆,待个个把月,空调开着,心情舒畅,生活无忧。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着。如今的人们,夏天纳凉告别了过去的传统方式。这是时代的进步,无可厚非,不过,如今的生活方式,如今的纳凉习惯,总让人心里不适,似乎缺少了过去那种与人在一起的温情感。人与人彼此互动交流味不那么浓厚了,彼此间变得冷漠无情了似的,大家像套中人一样,各自带着一副面具,彼此提防,各自生活在与他人无关的一个独立的圈子里。

总之,我还是难忘过去农村夏天纳凉的美好时光,每当回忆起从前夏季纳凉的事来,让我心情愉悦。

作者:王金桩

大美大荔  欢迎来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日烦恼蒲扇好
你还记得20年前的夏天吗?
真心劝你不要打开这组图片
夏日的记忆
第412篇.北京夏天
夏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