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文苑】王金桩:那年,大年初一最难忘

那年,大年初一最难忘

文/王金桩

      那一年,大年初一我家过年与众不同。别人家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吃香的喝辣的,热热闹闹;我家在父亲的带领下,抓紧春灌。一冬无雨,小麦田十分干旱,松软的土地上,麦苗枯黄一片,极其需要浇水,否则,来年麦子肯定不会高产,收成不好,打不来麦子,我们一家六口的吃饭温饱一定是个大问题。

       那时,联产承包没几年,大伙都处在缺钱少粮的困难时期。有了地,就必须想办法把地种好,励精图治,奔向小康才是硬道理。当时,自从集体散伙后,各项农业设施很不完备,大多数农民,虽然地到户后,劳动积极性增强。但是,面对农业浇溉不完备的设施,地里干旱浇不上水的实情,他们多数人只是望天兴叹。大伙靠天吃饭惯了。可是,靠天下雨解决旱情根本不是一回事。旱情形势如此严竣,大多数村民还处在过大年的欢乐之中,父亲就带领我和兄弟奔忙于春季抗旱浇地。这不,大年初一大清早,父亲便骑上自行车,带上铁锨直奔我家大片田。

       “叔,忙啥去?”路遇一人问我父亲道。“去大片田浇麦子。”父亲对村子里的那人言道。“啥啥都没有,没井,没泵,没电,咋么样浇啊!叔,大过年的,好好在家休息休息,别胡整了,真是瞎子点灯一一白熬油哩!有功夫,把你的学教好!”那个人与父亲年龄相当,半开玩笑半戏谑地对我父亲说道。当时,父亲是本乡镇初中代课教师,村里别的村民以为父亲不会干农活,只会教书。

        仅管父亲平日里主要在学校教书,但是,他为了我们这个家的生计,着实没少操劳。

       到地里后,父亲首先察看周边地理环境。我家大片田北几百米处是一条东西公路,公路高出我家大片田1米左右。近贴公路的北边不远处有一条东西向水渠,水渠里的水浅而窄,涓涓细流,是从再靠北的沙坡下的泉里流出,流入莲池后,再汇聚到这边挨路的渠里的。泉水四季不涸,渠道细流不断。父亲想利用这条渠水浇麦地。

        他先让我兄弟俩修渠,修一条通向我家麦田的一条几百米长的南北渠。等到南北渠修好后。父亲和我俩在公路上架起一个小桥洞来。先从土路上掏挖出一个南北向的小洞后,再在洞子上搭上木料,架起一个小桥,这样以来,既不会影响东西向公路的通行,又可以让水从公路处流过。然后,我们三人抡起铁锨铲土,在流水的东西向渠道里筑起一道南北向的土梁来。到下午太阳落山前,一切浇水前的准备工作就绪。父亲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一边对我俩说到:“明天,咱家的小麦就可以浇上水了。”看着几百米远的大片田,再瞧着这边的涓涓细流的渠水,我对父亲的话将信将疑。

        初二早,天刚放亮,我便迫不急待地骑着车子去大片田一探究竟。哇!水已浇进大片田的麦地好大一片了,水茫茫的!等到地里一看,我惊呆了,我由衷地佩服父亲的精明能干!接着,我急往回村,把这一胜利的消息告诉给我父亲,父亲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说道:“庄稼可以浇上水了,今年的小麦有救了!”

         这样,不到一星期,不光我家的麦田靠这自流水得到灌溉,全村大部分人的麦田都浇上了水。以前调侃我父亲的人见到父亲后,高兴地说:“叔,你真行!牛!教书先生就是有智慧!”父亲则和颜悦色地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只是利用了这个大伙都知道的道理才让麦子见到水的,没什么奥秘,只是,我们家早动一步啊!”

       那年,我家的小麦高产,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村民们由于春节里小麦得到了及时浇灌,小麦也都收成可以,这一好收成,不都是父亲精干的结果吗?

       那年 ,大年初一最难忘,父亲带着我们兄弟俩干了一件有意义的大事!  

       作者简介:王金桩,陕西大茘苏村西王人,高中文化,自由职业,喜爱文学。愿以文会友,相互徜徉于文学的海洋,共同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散文】父亲的锄头
麦收时节
文学天地 | 岳静华:在这青山绿水间,有片幸福麦田
麦田里的守望者
最后的小麦
南小玲:麦田的守望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