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故事】温孝林:介子推避难育红村

介子推避难育红村

文 /温孝林

       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把他最宠爱的骊姬立为夫人。怀有野心的骊姬便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以便晋献公去世后,掌管晋国大权。她采取阴谋手段,先逼死了太子申生,为了确保奚齐继位,继而阴谋杀害二公子重耳和三公子夷吾。

            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后,连夜分别外逃。公子重耳带着介子推等人,先躲到自已的封地蒲城(在山西),晋献公受骊姬挑唆,便派宦官勃醍带兵去追杀。蒲城民众正想抵抗,重耳连忙阻拦道:“ 我靠君父而享受封地养生,才得到属下百姓的拥戴;有了百姓的拥戴,就同君父对抗起来,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还是逃走为上策。”重耳做完老百姓的工作后,翻墙便跑,这时勃醍追上去,拉重耳的胳膊,用刀便砍,结果只砍下一块袖子。

       再说重耳带着介子推等人先向狄国逃去。狄国国君到是接纳了重耳,并把一个叫季隗的姑娘送给了重耳,重耳在狄国与季隗生活了12年。后来晋献公得知重耳在狄国,便又派人去追杀,重耳便又向卫国逃去。卫国害怕迁怒晋国,不敢收留重耳,重耳无奈又向齐国逃去。就这样重耳于先后流亡曹国、宋国、郑国和楚国。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骊姬立她儿子奚齐为国君。一天夜里,卿大夫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派人去楚国迎接重耳回国即位,谁知夷吾却趁机夺取了君位。当得知哥哥重耳在楚国时,他知道重耳深得人心,威望极高,为巩固自已的国君地位,便又派人追杀重耳,重耳便又开始四处逃亡。

        再说重耳和介子推为了躲避追杀,总是昼伏夜出,东躲西藏。饿了便用野菜充饥,困了便躲进树林或洞穴休息一会儿。有一天两人渡过黄河,重耳又累又饿实在跑不动了,便躺在一个沟壑里休息。介子推看见重耳面色蜡黄、瘦骨嶙峋,心生怜念,为了报答公子的知遇之恩,趁重耳睡眠之时,用刀割下自已大腿上一块肉,用火烤熟让重耳吃。重耳问是什么肉,介子推便随口答道是兔子肉,重耳当时饥肠辘辘,也没多想,便大口吞咽起来。

       天渐渐黑了下来,重耳吃饱后,看见没有追兵,便又睡了起来,介子推忍着大腿的剧烈疼痛,一跛一瘸地来回转着,为重耳站岗放哨。大约半夜时分,介子推看见不远处的河中,突然升起一束白光直冲天际,照耀大地如同白昼,他急忙叫醒重耳。看见这奇异的光柱,重耳也感到惊奇,但直觉告诉他,一定是祥瑞之光,便预感到自已一定会时来运转,脱离厄难。天亮后,两人走出沟壑,看见前面有个小村庄,便一同向村子走去。这时村子里有一位老人,看见来了两个陌生人,连忙走上前去招呼:“贵人来鄙村,有何事?”

      看见老人慈眉善目,重耳知是好人,便施礼道:“在下姓姬……”

      “前辈,我俩是路过贵地……”看见重耳要报自已的姓名,介子推怕暴露身份,引来祸端忙岔话道。 

      “原来是二公子,草民给您磕头咧……”老人没等介子推说完,便跪拜于地。介子推看见老人认出重耳,便抽出刀来,以防不测。

        “二公子莫怕,小人原是晋国蒲城人,十五年前公子避难走后,勃醍大开杀戒,残害百姓,我便逃难到了此地……”

        听了老人一番苦诉,重耳泪如雨下,连忙扶起老人道:“是我害了蒲城百姓……”看见公子伤心,介子推劝了一会儿,便问老人:“此处是何地,公子可有危险?”

        “此是秦国地界,此村名为迄北村,乃僻壤之地,百姓善良,民风纯朴,公子暂住这里,一定会安然无恙。”老人将两人让到屋里后,连忙叫老伴做了一锅细面,重耳和介子推狼吞虎咽,不一会儿便吃了个锅底朝天。吃过饭后,重耳谈起夜里看见的光柱,老人告知他,此河叫洛河,河里栖居着伏羲时代的神龟,只要神龟显灵,便有光柱出现,也预示着祥瑞。自已正是因为晚上看见神龟显灵,知有贵人来临,便在村中等候,这才遇见公子。听了老人一番话,重耳知道自已的判断是正确的。

        重耳和介子推两人在老人家里休养了数天,重耳感到身体已恢复,便决定去投靠秦王。而介子推的腿伤却已溃烂化脓,根本无法走动。而这里离秦都尚有三百多里路程,路途艰险况有人追杀,重耳便决定让介子推留在村里治疗腿伤,自已一人前去。看见公子执意单独去秦都,介子推虽说十分不放心,但又无奈,只好与重耳挥泪而别。

       再说重耳去咸阳找到秦王后,秦穆公收留了重耳,并将自己的女儿怀赢改嫁给他。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东渡黄河夺取了晋国大权,史称晋文公。岂知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后,犒赏功臣时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因厌倦宫廷斗争,看淡了功名利禄,也不愿邀功请赏,便带着母亲隐居到了绵山。这时有人对重耳表示不满,于是在重耳门上挂了封信,信中写道:

       “ 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走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野中。”意思是晋文公忘了重耳割股奉君之恩。

       晋文公重耳见此信恍然大悟,感到很对不起介子推,遂派人去请介子推出山,子推不从,重耳便命人放火焚山想撵他出来。不曾想大火烧了两天后仍不见介子推踪影,火灭后,才发现介子推在大火中抱树而死。晋文公很痛心,于是命名绵山为介山,同时下令以后每年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全国禁火,吃干粮冷饭以纪念介子推,从此以后民间便也有了寒食节 。因介子推为晋国卿大夫,后人便把介子推避难的迄北村改名为卿避村。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取培育红色接班人之意,便又改名为育红村至今未变。

       注:卿大夫, 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要服从君命,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国君进行统治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纪合散文】育红村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身体畸形的他遭受亲人追杀,开启十九年的流亡,最终成春秋一霸
追杀,流亡,自新,在62岁时复国:看重耳如何把一副烂牌打成王炸
春秋第一贤臣
感觉人生沮丧时,不妨看看重耳
东周列国故事164之重耳流亡,名士跟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