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文苑】王成:生活在苏村的河南人

河南这两天难受了,陕西有好多人都心痛。好多县城、镇点、街道上,少了卖豆腐脑的河南人。就像安徽安庆人卖小笼包子,就像福建人卖馄饨,就像湖南人卖米粉,就像山东人卖葱油饼、就像云南人卖过桥米线,就像四川人卖重庆火锅、川菜鱼、就像山西人卖刀削面、就像甘肃人卖兰州拉面一样,早点市场缺少了生机。河南人有手艺,那是一道风景。河南人的豆腐脑、水煎包、油条都好。
本来要拿出历史笔记,认真写出在苏村的河南人的细节。时间不足,先做个大体回忆。我知道我会有时间细说河南人的。
最明显的一支是,某某年,不知道省里号召还是县级安排。苏村镇每个村几乎都接了河南人。因为他们逃荒或者逃难,为了安居乐业,让每个生产队安居接收两家河南人。尤其是槐园村、苏村村人、堡子村森记忆最新。(槐园古会六月十五、堡子村六月十六、苏村村六月十九)大家不欺生,友好相处,给河南人也划了土地。分了桩基,甚至给了安家的青菜、锅碗瓢盆。原来苏村乡最早在苏村城里住着,所以,部分幸运的河南人也可以暂时过了一段城里的生活。如今苏村镇政府在洪善村地盘上。苏村镇大街在堡子村和洪善村交界处。
冯小刚电影《1942》里描述的河南人到陕西,也是在我们苏村乡存在着。毕竟从河南过来的火车那时到潼关转化好难,有时候也要走一段。实在坐不下了,坐累了,一路颠簸,就下来了。大家知道,西安市老火车站周围全都是当年落荒的河南人聚集的地方。西安人都知道北边城墙边上的大村庄都是河南人。好像也有玉祥门周围,听起来有河南足迹的,也有河南人。
河南人勤劳,据说都会磨豆腐。也是,陌生人来了,土地没有开垦好,就必须有手艺。帮帮当地人,也能暂时落脚。农村让自己家里男孩入赘别人家时,男孩多不愿意,(当然,现在都愿意傍大款,有情义,有改革,迅速致富)谚语云“租的地,赁的房,出来进去不气强。”总是描述了尴尬的艰辛生活。不过,时间长了,河南人都和当地人融入了一体。甚至慢慢再多叫几个本家姊妹或者重要亲戚,投亲靠友,悄悄落户苏村乡。
新来的,当地人对他们却分外友善。所以,河南人就逐步落脚了。他们住的多是对檐的厦房。本地人多是大房。然而,他们有经商的头脑,比陕西本土人要强大的多。他们能吃苦,苦涩的生活一年一年就熬过来了。有的河南人在各个村子里当队长或者村干部的也很多。现在开商店的、收黄花菜的、换豆腐的,头脑灵活的多是河南人。以后,村里这些小伙子回忆起来,他们必须问一问再问一问才能知道谁家原来是祖籍河南的。在那个起点时候,当地人背后总对河南人有个不敬的称呼,“河南碳(本来是蛋字,当地发音比较重)”,现在大家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了。大家都讲礼貌,每个人都有自尊,有钱人都是河南人。大家也就不好意思再嘲笑别人了。
历史的起点处,“君住黄河头,我住黄河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河水。”趁着古会到了,大家整理思绪,回忆现在暴雨中的河南人,和苏村乡的河南人面谈,问问他们老家河南长葛、河南洛阳、河南驻马店、河南许昌、河南三门峡的情况,一同珍惜幸福生活,感谢共产党好时代。当然,大家也可以谈谈渭河,他带给了苏村人的一切一切。

作者简介: 王成,渭南市大荔县人。渭南市著名英语教师。大荔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专家局特邀英语演讲嘉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图说历史】古蔺大村镇苏坝村,有一条伟大的堰沟
河南唯二早上吃面条的地方,一个是信阳,另一个你一定不知道 | 豫记
【王成】三字道尽堡子村的优美
王成 || 沙苑百年文脉
渭河两岸华州与大荔的呼应......
凤翔县陈村镇上营村:一铲挖出百年前“军事要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